你的孩子,TA可能需要想點不一樣的事,以免成爲高鐵霸坐男

你的孩子,TA可能需要想點不一樣的事,以免成為高鐵霸坐男

一條消息說:

在從濟南到北京的高鐵上,一名男乘客霸佔了一女乘客靠窗的座位,並以“站不起來”為由,拒絕回到自己的座位。經列車長及乘警勸說無果,當事女乘客被安排到商務車廂。

網友提供的現場視頻顯示,乘務員問男乘客:“沒喝酒為什麼站不起來?”男乘客稱“不知道”,並表示到了北京南站也站不起來,需要乘務員幫助下車後找輪椅。網友看到視頻後,紛紛指責該乘客的不文明乘車行為,也有網友呼籲針對不文明乘車的乘客建立黑名單。

高鐵“霸坐”男的樣子,讓人覺得特別熟悉,我在很多孩子身上,都看到過類似的影子。

我喜歡在不同場合觀察爸爸媽媽和孩子們的表現。幾乎每一次,都有新發現。

01

在人流熙攘的宜家餐廳,我見到一位媽媽帶著七八歲的孩子,用會員免費咖啡的杯子,打了滿滿一杯碳酸飲料,自己喝一口,給孩子喝一口,兩人都覺得不好喝,媽媽就“譁”地倒在水槽裡,換個口味,又打了一滿杯,還是不喜歡喝,又倒掉,接著再打一杯……

母女倆嘗得心無旁騖,旁人看著,百味雜陳。

我想那位媽媽應該知道一些特別基本的小事:

面向會員免費的,是咖啡,不是軟飲;

咖啡杯是用來打咖啡,不是用來打軟飲的;

倒掉的飲料是消耗掉一些資源生產出來的,不應該被那樣浪費……

即便媽媽不知道,七八歲的孩子也應該知道的。可惜,他們誰都沒有顯示出知道而且願意遵守那些小規則的樣子。

你的孩子,TA可能需要想點不一樣的事,以免成為高鐵霸坐男

02

在一家路邊大排檔,一家人在吃花生毛豆,五六歲的小女孩,吃一個毛豆,就把皮故意丟到兩張桌子中間的地方,再吃一個,再丟——那片地上,乾乾淨淨,除了她扔的毛豆皮。爸爸媽媽就這樣看著孩子饒有興致地扔,什麼都沒有說。

吃完毛豆,一家人離開,小女孩又做了一個讓人吃驚的動作:她熟稔地拉開副駕駛的車門,坐了進去。

我想那個孩子應該知道一些特別基本的小事:

吃飯產生的垃圾,可以放桌上,不可以扔地上;

你把垃圾扔地上,別人是需要清掃的;

隨意扔垃圾,是不文明的;

她那麼大的孩子,是不可以坐汽車副駕駛的;

她坐在副駕駛座位上,一旦發生急剎車,會有生命危險的。

即便孩子不知道,他的爸媽媽媽也應該知道的。可惜……

你的孩子,TA可能需要想點不一樣的事,以免成為高鐵霸坐男

03

我們的孩子,可能從幾個月起就上早教班,從一歲起就聽繪本、童話,從會說話起就接受英語啟蒙,從兩三歲起就開始學習各種才藝特長,從一上學就開始做奧數難題,他們知道很多東西,比小時候的爸爸媽媽要多,甚至比成年後的爸爸媽媽也要多,但是,有很多在那個年齡很有必要知道的事,他們概念全無。

不知,不想,然後就這麼一路走下去,成為依然對這些事一無所知的成人。

他們可能在在地鐵不戴耳機,開著手機音量,刷下載的電視劇;可能像那位讀到博士但教養為負數的霸坐男一樣,成為全網笑柄;可能坐車從不繫安全帶,哪怕是上了高速;還可能因為一些不經意的小事,遭受懲罰,或者觸怒他人。

這不單是教養問題,更是感知世界的問題。每個人都需要知道,“我”是生活在一個世界當中的,這個世界上,除了我,還有別人,為了這個世界能夠運轉良好,大家需要建立一些共同的規則,然後一起遵守,我也要建立自己的一些行為準則,有些事,能做,有些事應該做,有些事不能也不應該做……

這其實還是一個人對自己的感知、對生命的感知:作為一個人,我要做什麼樣的人,不能做什麼樣的。往小了說,這是個人的自覺和自律,往大了說,這是生命的哲學。

你的孩子,TA可能需要想點不一樣的事,以免成為高鐵霸坐男

04

這些問題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孩子未來會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它們實際上,比孩子能通過任何具體的課程學到的東西都重要得多。可惜,並不是每個孩子,在幼年時代,都得到這些問題的啟蒙。

很多父母每天被各種各樣的具體事務煩惱著,已經覺得累到不行,根本沒有餘力顧及到這些,或者自己頭腦裡也根本沒有這些。於是,給孩子的家庭教育,就欠缺了這樣一大塊重要的內容。

我常常有個想象,如果孩子是一片蘊含無限可能的處女地,焦慮的爸爸媽媽們,就更像是高效的拖拉機手,急於讓這片土地變得平整、規範、易於耕種,然後快快地機械化播種,種上高產莊稼,快速出產肉眼可見的收成,卻很少去設想:如何讓這片土地,能夠“可持續發展”,自己的耕種,是否就是它全部的必要和可能?

為了這些必要和可能,爸爸媽媽們,除了眼前的各種焦慮,真的是需要想一些不同的事,同時也幫我們的孩子,知道一些不同的事,思考一些不同的事,一些人生大事。


真心爸媽(徐智明、高志宏):

我們是一對真實的爸爸媽媽,本科均畢業於北京大學,真心媽媽為中國傳媒大學博士。育有兩子,一個生於2002年,一個生於2006年。我們在這個專欄中所分享的,都是自己親身經驗、思考所得,所有文章均為原創,歡迎轉發分享、評論、討論、提問。(原創文章,未經許可,謝絕“轉載”)

真心爸媽已出版的育兒書:

養育是不控制孩子,也不懈怠自己。 《育兒基本(1)》分享真心爸媽實現孩子自主生活、自主學習、自主閱讀、自主情感的基本教養法則;《育兒基本(2)》,分享真心爸媽與孩子合作的理念和方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