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謙祈夢問功名,關公:回去問你嫂子即知!無心2句話全都應驗

于謙祈夢問功名,關公:回去問你嫂子即知!無心2句話,全都應驗

公元1449年7月,外寇大舉進犯明朝。

登位不久的年輕明英宗,在受寵的太監王振的慫動下,帶領50萬大明精銳之師和50多名文武百官,御駕親征。

誰也沒有想到,在兵力佔有絕對優勢的情況下,明英宗親率的大軍,卻在土木堡遭遇慘敗:明英宗被俘,全軍覆沒。

“兵敗如山倒”。自大明建國以來,這個王朝何曾遇到過如此的恥辱和被動局面?

一時間國內主和或主逃派不絕於耳,紫禁城中內的後宮皇后和嬪妃們更是哭聲一片……

國廈將倒、千鈞一刻之際,站出來一位當時並不算有名、不算有地位的官員——于謙。

于謙祈夢問功名,關公:回去問你嫂子即知!無心2句話全都應驗

“提議南遷的人應當斬首!京師是天下根本,只要一動便大事去矣。難道不見宋朝南渡的故事嗎?”于謙正詞嶄嶄,聲色震厲。

他力主抗戰、一番厲害和義正嚴辭之下,得到了時任吏部尚書王直、內閣學士陳循等愛國官員的力挺。

朝局動盪、人心惶惶之際,于謙卻審時度勢,運籌帷幄,挽救國難和人民於水火之中。

此後,這個明朝的清正剛廉的政治新星,開始了他的施政報國之路。一路升至巡撫、尚書,成為明代的政治家和明朝的名臣。與岳飛、張煌言並稱“西湖三傑”。

相傳,少年時期的于謙曾喜歡以夢占卜吉凶。

有一天,他想知道自己的未來和前程,功名怎麼樣,就夜宿關公廟,希望關帝能夠對他指點迷津。

于謙祈夢問功名,關公:回去問你嫂子即知!無心2句話全都應驗

到了晚上,關公顯靈託夢于謙說:看在你挺真誠的份上,就指點下你吧!你的官職和日後的命運,回去問問你的嫂子就知道了。

于謙夢醒後,感覺有些神奇,卻也不知何意。

第二天天一亮,他就返回家中,見到嫂子就好奇問:嫂嫂請你猜一下,我今後能做幾品的官?

嫂嫂平時並不太喜歡于謙,便順口罵了一句:你這個天殺的,當個一二品的小官就足夠啦!

于謙的嫂嫂並不知道官品越小,級別越高。但于謙清楚,聽到嫂嫂無意說的話,心裡特別的高興。

“源易緣”通個傳說注意到,于謙嫂子無意說有兩層意思:

一、于謙官至一二品

翻閱大明歷史,我們看到于謙力排眾議,反對南遷京都和議和,擁立景帝登上皇位。他還多次率領軍隊打敗進犯明朝的瓦刺軍。後又改革軍制。

于謙祈夢問功名,關公:回去問你嫂子即知!無心2句話全都應驗

于謙後來不僅官至少保、兵部侍郎(尚書),成為一品大員,應了她嫂子的話。

二、民族英雄被冤殺

《後漢書》太史公曾留下一句名言:直如弦,死道邊;彎如鉤,反封侯。這句話不幸發生在這位愛國忠臣的身上。

明英宗被放回明朝的8年後,發動了“奪門之變”,重新奪回皇權。

于謙在天下人都知道其被冤枉的情況下,被以“謀逆罪”遭冤殺。

這也正應了于謙嫂嫂的“天殺”之言。

于謙祈夢問功名,關公:回去問你嫂子即知!無心2句話全都應驗

然而,于謙不僅是明朝的一位愛國重臣、忠臣,還是當之無愧的民族英雄。

他還曾為後人留下一首有名的《石灰吟》: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閒。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萬曆十八年,于謙沉冤昭雪,被追封諡號——“忠肅”。《明史》稱讚其“忠心義烈,與日月爭光”。

古往今來,德才兼備者,又有幾人。

就此話題,您有哪些看法或高見,歡迎留言互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