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手艺当成身体一部分 鲐背篾匠黄树银的“侠隐”岁月

把手艺当成身体一部分 鲐背篾匠黄树银的“侠隐”岁月

97岁,几乎是普通手艺人“息艺”的时候,黄树银老人却获得了国际竹藤组织颁发的“亚太地区竹工艺终身成就奖”。鲐背之年的他,仍未放下篾刀、竹丝,只要身体状况许可,他都会以做竹编活“自娱”。来自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竹工艺专委会的调查显示,他是亚太地区健在的最高龄竹编艺人。

“我们这辈子都习惯活到老做到老,一辈子真正把手艺变成了身体的一部分。”面容清秀、语速和缓的黄树银笑着说,“做竹编就和穿衣吃饭一样,一天不做就不自在。”10岁就开始学做竹编手艺的他,一辈子行事低调,以充满首创精神的尝试,书写了东阳竹编界的“侠隐”。

把手艺当成身体一部分 鲐背篾匠黄树银的“侠隐”岁月

“赛场面”挨打,练出一身好手艺

1922年,黄树银出生在千祥镇隔塘村。因为家贫,10岁即被父母安排学做竹编手艺,跟着师父一路步行到兰溪,开始学徒生涯。又因为在一堆学徒里年龄最小,被师父和师兄们当成孩子看待,黄树银经常挨打。

12岁那年,师傅为了承揽生意,让黄树银和两位师兄“赛场面”。比赛时,作场上摊出一领地簟,两人蹲在上面,每人右手拿同样长度的篾片,左手拿“篾添”。师父喊一声“开始”,徒弟一起动手,在地簟原有三上三下的花纹中,补上新篾。如果一个徒弟补到头了,师傅就喊停,然后看另外徒弟落后几个花纹。如果落后3个花纹也就是9片篾的距离,就要被打3下屁股。虽然黄树银很努力,但还是落后于师兄们,被打了屁股。“这一天,我分别和两位师兄赛场面,被师父打了两次,而且是当着很多人的面,感觉一辈子都抬不起头来。”忍住满腹委屈,黄树银理解了做手艺“千虚不如一实”的道理,努力琢磨如何把手艺做得更好。

13岁出师后,黄树银成了“半作”,手艺精湛的他能把一根竹子剖出8层篾,半天多时间就可以编好一对方箩,因此经常从事精细的竹编活,帮助把作师傅带徒弟,后来又带其他半作,成了半作们的“老师”。

把手艺当成身体一部分 鲐背篾匠黄树银的“侠隐”岁月

组建篾业社,加入竹编合作社

1954年,在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改造中,黄树银获知手艺人也要成立手工业社,于是和朋友马朱奎一起,率先在千祥后马宗祠组织了“后马篾业合作社”,招收了十几个篾匠,与千祥供销社建立了业务关系,成为千祥首家篾业社,黄树银被推选为监事主任。因为大家齐心协力,加上黄树银业务指导得力,当年就实现了盈利,提高了社员们的收入。

同年,东阳县民间竹器小组在楼店成立,主要为北京工艺美术服务部做外销产品,工艺要求精细,想请黄树银过去。费了一番周折,1956年夏,黄树银加入县民间竹器小组。同年9月,竹器小组改造成东阳竹编生产合作社,黄树银成了合作社组建成员之一,负责样品编织。

当时,东阳竹编总共有16种主要编织技法,经过组合可以编织约两百种花纹。即使这样,面对进出口公司发过来的订单,还是常感觉不够用。面对复杂的花纹,黄树银经常要琢磨很久。后来,他看到妇女在“耕布”(东阳土布组织经线),想到织布时经线起头多,花样就变化多,就尝试改进传统的六篾起头法,增加起头的篾丝数,增加穿插组合的机会,从而编出复杂的花纹。后来,这种编织方法被大家纷纷采用,成了东阳竹编主要的编织方法。

在东阳竹编生产合作社,黄树银编织了大量外销竹编样品,成了数一数二的竹编高手。

把手艺当成身体一部分 鲐背篾匠黄树银的“侠隐”岁月

编献礼作品,担任创作大组长

1958年10月,东阳竹编生产合作社搬到卢宅,成立了东阳木雕竹编工艺厂,次年又更名为东阳工艺木雕厂。当年6月,为配合浙江省工艺美术研究所创作国庆十周年献礼作品,黄树银带着7名工人来到杭州。

献礼作品是一樘六扇花鸟竹编屏风,由中国美院教授邓白以唐伯虎的画作为底本设计,用传统的“蛇皮编”编织而成。但在编织过程中出现了问题:传统的“蛇皮编”是以5根经篾为一组,如果编织面上没有花纹,就挑起4根白色经篾,压下1根黑色编篾;如果编织面上出现花纹,就挑起1根白色经篾,压下4根黑篾。但是,邓白教授的书画作品线条与空间均跨度较大,如果按传统编织方法墨守成规,不灵活挑压,画面上的黑点就会混乱。经过摸索,黄树银把一根篾丝分成两根,通过增加篾丝数量,丰富挑压变化,反映线条细小处的变化。遇到较大跨度的图案时,在中间间隔植入“挑一压一”增加牢度。同时在编织过程中控制好篾丝的排列间距,防止线条跑偏导致整个画面倾斜。这套办法经推广后,顺利解决了问题,黄树银从备料组组长跃升为创作组大组长。

这件作品赴京展出后被中国工艺美术馆收藏。与此同时,黄树银独立编织的八角提篮也被挑选为国庆献礼作品,同样被中国工艺美术馆收藏。

创竹编模具,提高加工合格率

上世纪60年代中期,东阳工艺木雕厂接到了大量出口订单,竹编车间力量不够,厂里于是发展加工点,让厂里的技工到一个村庄集中传授技术,村民们编织好后再送到厂里。

有一次,厂里接到了一批面包斗的加工订单,数量大,工期紧,对匀称度和精致度要求高,但从加工点收上来的样品规格误差较大,时任车间主任的黄树银连吃饭走路都在想解决方法。

一天下班后,黄树银走在路上,看到路边有个妇女在做布鞋,正用木制的鞋楦往鞋腔里塞,给鞋面定型。他忽然想到,早先做挈篮等器物时,有在篮底衬上一块木板的做法,保持篮底更坚固耐用。要是能依照面包斗的大小做一个模具,让人按照模具编扎,最后收口时把模具取出来,这样问题不就解决了吗?当晚他就做了个模具试验,发现这种办法不仅可以保证产品质量,而且因为有模具做为依托,编织时间缩短近三分之一,木模还可以反复使用。

模具分发给各个加工点后,收上来的面包斗合格率达95%以上,这一做法从此风行起来。

把手艺当成身体一部分 鲐背篾匠黄树银的“侠隐”岁月

编织九龙壁,自创两种新技法

黄树银的技术创新能力之强,在同行中有口皆碑:1978年编织《双狮戏球》,他创新出篾片卷圈法、插弹法、贴片法,作品在1982年美国田纳西州举行的世博会上接到大笔订单。1979年马宣华创作《香炉阁》,他又协助解决了香炉腹部的圆形内胆编织难题,并完成了收口锁边等高难度工作,他的夹口技术也因此被称为“绝技”。

但黄树银最脍炙人口的创新,则是1983年创作《九龙壁》。彼时,黄树银已经退休,但仍被厂里留用。接到省工艺品进出口公司下达的编织《九龙壁》任务后,厂里让黄树银负责两条龙的编织,要求最大程度接近龙鳞的样子。在编织出“方格龙”后,黄树银经过反复试验,以8根经线、5根纬线为单元,以“压七挑一”为基础,逐渐改变减少为“压五挑二”“压三挑四”,再逐渐返回,编织出了简单的鱼鳞纹,又加入“十字纹”,大家一致认为此图案非常接近鱼鳞。这种技法被命名为“压花人字混编”,被大量运用于鳞片和羽毛编织。他还负责编织云纹和火球以及波浪,由于波浪起伏较大,普通竹丝难以达到这个要求,他提出用藤条编织,对藤条事先全部煎煮烘烤,定型成相应的弧度,再从下到上并列粘贴,逐渐由细变粗,翻卷出细小的浪花。而底座上的每个回形纹有16个直角,66个回形纹的篾丝排列都要计算准确,只要一根篾丝编织错误,整个图案就会走样。在黄树银的努力下,这些技术难题被逐个攻克。

1984年,《九龙壁》在第四届全国工艺美术百花奖评比中被评为国家级珍品。黄树银被县二轻总公司记功一次,获得一等奖,奖金100元。

鲜为人知的是,1978年,轻工业部首次评审“中国工艺美术家”(后改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黄树银与楼水明同时被推荐参评。出于地区和行业平衡,他未能上报轻工业部,但仍以平常心对待工作。令人欣慰的是,2012年,他的小儿子黄小明获得了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二儿子黄学敏被评为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和亚太地区竹工艺大师,让他很是欣慰。

东阳日报 记者 吴旭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