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轴心国这么大?

二战时,轴心国这么大?

轴心国(Axis),是指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结成的法西斯国家联盟,领导者是纳粹德国、意大利王国和日本帝国及与他们合作的一些国家和占领国。

轴心国这一名称源于1936年11月1日意大利法西斯独裁者墨索里尼在与纳粹德国达成协调外交政策的同盟条约后,不久对此评价的一次演说:“柏林和罗马的垂直线不是壁垒,而是轴心”,因柏林和罗马在同一经度线上,因此,后人就把法西斯同盟称为“轴心”,参加国称为“轴心国”。

二战时,轴心国这么大?

当时轴心国的成员国有:德国、意大利、日本。仆从国有:匈牙利、罗马尼亚、斯洛伐克、保加利亚、南斯拉夫、克罗地亚。(其中南斯拉夫在加入两天后退出)

以上签订了《三国公约》的国家,其任一国受第三国家攻击或攻击第三国家时,其他成员国需援助该国或也向第三国家发起进攻。

轴心国除了成员国和仆从国外,还包含了傀儡政权、合作国、占领国。除了上面八个(南斯拉夫除外)国家外历史学家通常将反共产国际协定成员国也算作轴心国成员,虽然事实上这些国家并未加入三国公约。

二战时,轴心国这么大?

二战时轴心国的傀儡政权:伪满洲国(反共产国际协定成员)、蒙疆联合自治政府(反共产国际协定成员)、汪伪国民政府(反共产国际协定成员)、冀东防共自治政府(反共产国际协定成员)、斯洛伐克独立国(反共产国际协定成员)、克罗地亚独立国(反共产国际协定成员)、塞尔维亚救国政府、意大利社会共和国、意大利社会共和国、缅甸国、菲律宾第二共和国、黑山王国、维希法国。

二战时轴心国的合作国:芬兰(反共产国际协定成员)、西班牙(反共产国际协定成员)、泰国(反共产国际协定成员)。

二战时轴心国的占领国:法国、丹麦(反共产国际协定成员)、挪威、荷兰、比利时、卢森堡、阿尔巴尼亚、希腊、捷克斯洛伐克、波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中国东北、华北、东南沿海部分地区、苏联(1922~1991)部分地区、朝鲜、缅甸、法属印度支那、新加坡、马来亚、荷属东印度、东帝汶、新几内亚、菲律宾、摩洛哥、阿尔及利亚、突尼斯、利比亚、埃塞俄比亚、意属索马里、太平洋上的许多岛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