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大学生起重机创意大赛历届回顾——武汉理工大学

全国大学生起重机创意大赛历届回顾——武汉理工大学

周勇副教授工作照

武汉理工大学是教育部直属, 由教育部、交通运输部、国家海洋局、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国家首批“211 工程”、“985 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学校建有材料复合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等 4 个国家级科研基地、30 余个省部级科研基地。学校自成立以来,已成为我国建材建工、交通、汽车三大行业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具有 60 多年港口机械专业办学历史的武汉理工大学物流工程学院,是全国率先建立物流学科的学院之一,在港口装卸技术研究及装备研发、港口机械全役安全研究、港口物流系统规划、物流装备自动化及智能控制、现代物流与供应链技术等方面具有很强的科研实力。

2016 年,我校与西南交通大学等五所高校共同发起该项比赛,目的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学科建设、促进学科交流,并不断强化专业教育,服务行业;培养高校创新型 + 专业型人才,提升相关专业大学生对起重机械在国民经济中重要地位的认识。

本次比赛相对上届比赛来说, 设置了避障的内容,增加了比赛的难度,但同时也给参赛队伍更多的突破传统起重机设计的创新空间, 锻炼大学生们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各参赛团队在充分理解比赛主题的基础上,还需要在以下4 点有所突破:

1、效率是唯一的核心指标。虽然最终核定作品得分有三个指标, 但比赛时间越短,搬运货物数分会成倍增加,作品搬运货物的效率是最重要的。

2、自动化和智能化。起重机械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是必然趋势。在合理的经费范围内,实现作品的全自动化或半自动化,并且加入一些智能化的元素,可以帮助作品合理高效的避障,有助于作品在比赛中脱颖而出。

3、稳定性、可操控性要求更高。本届比赛的作品跟去年相比,机构更多,更复杂;因为要避障,作品的动作也会更多。这就要求作品结构强度刚度要满足要求,稳定性要好。

4、机构和避障控制是创新点的潜在得分点。货物的抓取、避障, 及堆放这三种状态变化可通过机构创新设计实现;同时,作品避障方法及控制方式也是一个创新点。

武汉理工大学对本次大赛进行了积极宣传与普及,通过校内选拔赛,共推出了 5 件作品参加国赛。这些作品紧扣大赛主题,各有特色, 均体现了较好的创新性和设计水平。如有的作品采用对称变位式设计, 可实现对货物的全自动化高效搬运; 有的作品采用夹持环绕式设计,具有轻巧和操作灵活等特点;有的作品采用十字连杆式设计,可巧妙地实现搬运和避障功能;有的作品采用夹持展开式设计,通过机构“变形” 实现货物的取放和避障;有的作品采用双向联动式设计,通过多钩对一物及连续堆叠的方式实现货物的快捷和稳定搬运。

全国大学生起重机创意大赛历届回顾——武汉理工大学

参赛作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