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大陸遭遇三個黑暗面,能否順利上市已成迷

說到加密貨幣挖礦,有一個名字肯定無法繞開,它就是——比特大陸。 隨著騰訊、軟銀和DST等知名風投澄清並未對其進行pre-IPO投資之後,彷彿一盆冷水潑在了比特大陸頭上,也讓原本計劃中的上市之路蒙上了一層陰影。

比特大陸遭遇三個黑暗面,能否順利上市已成迷

事實上,吳忌寒的公司已經成為目前加密貨幣生態系統裡最成功的企業之一。比特大陸為整個行業發展所做的貢獻毋庸置疑,不誇張的說,圈內能夠與比特大陸相提並論的私營公司幾乎鳳毛麟角。然而,雖然比特大陸擁有毋庸置疑的行業影響力,但業內對他們的印象似乎卻以負面居多。去年,外媒Coindesk將吳忌寒評選為加密貨幣行業內十大負面人物之一,甚至用“惡棍(The Villain)”來形容他。

最近,比特大陸宣佈計劃啟動首次公開募股(IPO),這一決定可能會進一步提升其市場價值。然而,隨著騰訊、軟銀和DST等知名風投澄清並未對其進行pre-IPO投資之後,彷彿一盆冷水潑在了比特大陸頭上,也讓原本計劃中的上市之路蒙上了一層陰影。最近,外媒披露了三個比特大陸“有趣”的黑暗面,下面不妨就讓我們來了解一下:

黑暗面一 不道德的挖礦行為

在業界,幾乎無人不知比特大陸以推廣比特幣現金(BCH)而聞名,作為一家挖礦公司,這麼做當然不僅僅是出於對加密技術優勢的熱愛,“鼓吹”比特幣現金最主要的原因,想必還是因為比特大陸能夠輕鬆掌握大部分採礦權。

根據報道稱,比特大陸只差一點點就能擁有比特幣現金51%的挖礦算力。根據消息人士透露,比特大陸目前已經控制的比特幣現金算力比例為49.64%,至於控制“51%算力”能夠造成多大的影響力和破壞力,業內人士應該非常清楚,如果你還不知道,可以自行百度一下。

不僅如此,比特大陸還遭到了一些其他指責,比如秘密進行加密貨幣挖礦——據悉,他們的做法是把最新的ASIC挖礦設備在投放市場之前先自己用來挖礦,在“秘密挖礦”之後,才開始向市場銷售他們的設備。顯然,這麼做會讓比特大陸比其他礦工更具競爭優勢,因為他們的挖礦算力將得到大幅增長,而且市場上至少在一段時間內難以找到能與之匹敵的競爭對手,從而確保了獲得巨大的利潤。

當然,比特大陸否認了這些“指控”,並宣稱:

“比特大陸非常重視透明度和公平競爭,因此,我們一直反對(秘密挖礦)這種做法,並且會繼續維持我們長期持有的零容忍政策。”

儘管比特大陸發佈了這一聲明,但加密貨幣業內人們並不“買賬”。雲儲幣SiaCoin開發團隊最近就透露,比特大陸在向市場推出ASIC礦機之前就秘密挖掘了他們的代幣。SiaStats創始人薩爾瓦·赫雷拉(Salva Herrera)解釋說:“我們可以追蹤到的最早螞蟻礦池區塊是#132204,日期為11月17日,這意味著比特大陸秘密挖掘Siacoin代幣有兩個月時間…….”

根據業內人士的估算,比特大陸螞蟻礦機A3的開發成本大約為1000萬美元。如果仔細計算一下這筆賬,就會發現比特大陸通過秘密挖礦的這兩個月時間內就能將ASIC礦機的全部開發成本給賺回來。當然,這其中還不包括這款挖礦設備近7600萬美元的銷售利潤(以每臺設備售價約為2300美元,共售出3.3萬臺計算)。然而,不知是有意還是無意,在比特大陸的首次公開募股時所提供的信息中,比特大陸並沒有提供其採礦活動的一些細節。

黑暗面二 鼓吹比特幣現金背後的原因,可能是因為他們虧了

比特大陸一直在推廣比特幣現金,但是這個加密貨幣已經造成了至少5億美元的損失。根據披露的比特大陸首次公開募股的招股書顯示,比特大陸擁有大約100萬比特幣現金,由於山寨幣市場規模本身就很小,因此他們似乎難以利用這一數量規模在業內形成較大一系列。

Twitter知名博主在 2018年8月15日曾發佈了一條推文,其中寫道:

“比特大陸擁有超過100萬比特幣現金,他們幾乎不持有以太坊,看上去,他們一直再把比特幣轉化成比特幣現金。”

事實上,根據 Trustnodes 提供的信息,當比特幣現金價格在900美元左右的時候,比特大陸投資了這個“山寨幣”,因此如果按照當前價格計算的話,也就是說他們對比特幣現金的投資虧損金額已經達到了約5億美元。前比特幣中國(BTCC)首席運營官、現Blockstream首席戰略官繆永權(Samson Mow)在8月11日也發了一條推文,其中透露比特大陸的虧損額可能更多,他表示:

“根據比特大陸 pre-IPO 向投資者披露的信息,他們將自己持有的大部分比特幣出售,換來了 BCash。在比特幣現金900美元的時候,意味著過去三個月他們已經‘失血’了5億美元。

如果比特幣核心開發人員沒有披露BCash漏洞,比特大陸的資產負債表上可能會被抹去10億美元。”不僅如此,知名加密貨幣評論員WhalePanda 建議Pre-IPO投資者敦促比特大陸立即披露Q2財務數據,並稱比特大陸二季度虧損可能達到6-7億美元。8月21日,有消息稱比特大陸內部人員透露,吳忌寒及其團隊將年度預算自80億美元下調至30億美元,也似乎側面證實了比特大陸正面臨資金困局。

黑暗面三 為了利益,金主爸爸可能不會有想象中那麼靠譜

前段時間,也就是比特大陸披露將要進行首次公開募股的時候,多家媒體報道稱許多大企業有興趣參與,其中就包括國內互聯網巨頭騰訊集團、中金公司、以及軟銀集團等。不過,正所謂屋漏偏逢連夜雨,船遲又遇打頭風,軟銀在幾周前忽然對外否認了這筆交易,並稱無論是軟銀還是軟銀願景基金都沒有以任何方式參與比特大陸的首次公開募股交易。

幾乎是在同一時間,騰訊公司也出來明確表態並未參與投資比特大陸。而根據報道,知名投資公司DST Global最近證實他們從未參與投資加密貨幣挖礦巨頭比特大陸的pre-IPO。

當然,不得不說,獲得這些金融和科技巨頭青睞的消息在短期內的確起到了幫助比特大陸拉高估值、吸引投資者的作用,但隨著各家公司紛紛出來表態,傳言也不攻自破,這肯定會對比特大陸的首次公開募股前景產生一定影響。現在,這些問題已經擺在了吳忌寒和詹克團面前,你們覺得比特大陸能夠順利完成上市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