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沙漠种水稻?你想不到的中国科技力量!

袁隆平团队成功试种“沙漠海水稻”

2018年7月22日,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宣布,袁隆平院士“海水稻”团队在迪拜试种包括“海水稻”在内的80多个水稻品种分批成熟。

经来自国际水稻所、印度、埃及、阿联酋和中国等五名专家组成的国际联合测产专家组对首批成熟的品种进行测产,这些品种都超出了全世界水稻4.539吨/公顷的平均亩产量(来自2014年FAO统计数据),标志着袁隆平“海水稻”团队在迪拜沙漠地区的试验种植取得了阶段性成功。

在沙漠种水稻?你想不到的中国科技力量!

在沙漠地区种植水稻存在多个方面的巨大挑战,其中包括极端昼夜温差、地下高盐度水位、低湿度、缺乏淡水、沙尘暴、缺乏土壤团粒结构、缺乏种植资源等多个方面。袁隆平项目团队除了需要选育出适应于当地积温带的水稻耐盐碱品种以外,必须采用一种被称之为“四维改良法”的沙漠盐碱地改良技术,发展不同于常规水稻种植的植保体系,达到节约淡水资源、避免次生盐碱化、建立土壤团粒结构和智能化水肥循环等目的,将沙漠变成人造绿洲。

在科技日益发达的今天,就连沙漠都能种上水稻,让更多人不再为粮食发愁。除了“海水稻”“沙漠稻”,你还知道近年中国有哪些科技成就?

可燃冰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

2013年6月至9月,在广东沿海珠江口盆地东部海域首次钻获高纯度天然气水合物样品,并通过钻探获得可观的控制储量。2014年2月1日,南海天然气水合物富集规律与开采基础研究通过验收,建立起中国南海“可燃冰”基础研究系统理论。2017年5月,中国首次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可燃冰)试采成功。2017年11月3日,国务院正式批准将天然气水合物列为新矿种。

在沙漠种水稻?你想不到的中国科技力量!

可燃冰被科学家们称之为天然气水合物,被认为是21世纪最具潜力的接替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新型洁净能源之一。中国在世界上首次实现可燃冰试采成功,标志着我国成为全球第一个实现了在海域可燃冰试开采中获得连续稳定产气的国家。

首颗量子卫星“墨子号”发射

2016年8月16日1时40分,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在酒泉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升空。

在沙漠种水稻?你想不到的中国科技力量!

中国科学院联合研究团队将量子纠缠分发的世界纪录从百公里级提高到千公里级,并以每秒1对的速度在两个地面站间建立量子纠缠。中国科学家用严格的科学实证,回答了爱因斯坦的“百年之问”,改变了爱因斯坦“百思不得其解”的量子理论“还不完备”一说。

“天眼”走出世界走向太空

2016年9月25日,被誉为“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经过一年紧张调试,已实现指向、跟踪、漂移扫描等多种观测模式的顺利运行,并确认了多颗新发现的脉冲星,是我国天文望远镜首次发现脉冲星。

在沙漠种水稻?你想不到的中国科技力量!

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由我国天文学家南仁东于1994年提出构想,历时22年建成,于2016年9月25日落成启用。是由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主导建设,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世界最大单口径、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综合性能是著名的射电望远镜阿雷西博的十倍。

全球首创N2爆弹

2017年1月,南京理工大学化工学院胡炳成教授团队成功合成世界首歌全氮阴离子盐,占领新一代高能含有能材料研究国际制高点。

全氮类超高能含能材料(炸药)的能量可达3倍TNT以上,具备高密度、高能量、爆轰产物情节无污染、稳定安全等特点。

世界上第一台超越早期经典计算机的光量子计算机诞生

在沙漠种水稻?你想不到的中国科技力量!

2017年5月3日,中科院量子信息和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在上海宣布:世界首台超越早期经典计算机的光量子计算机已在中国诞生。

中国科学院率先宣告了在该领域的突破性进展——世界上第一台超越早期经典计算机的量子计算机的诞生,意味着我过在量子技术上的霸主地位在不断加强。

新一代喷气式大型客机C919成功起飞

2017年5月5日,我国自主研制的新一代喷气式大型客机C919在上海浦东机场成功起飞。

在沙漠种水稻?你想不到的中国科技力量!

C919大型客机是我国按照国际民航规章自行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喷气式民用飞机,座级158-168座,航程4075-5555公里。

全球首台25MeV质子直线加速器通过测试

2017年6月5日至7日,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任务局组织测试专家组对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和高能物理研究所联合研制的ADS先导专项25MeV质子直线加速器进行了现场测试。

在沙漠种水稻?你想不到的中国科技力量!

全球首台25MeV质子直线加速器研制成功,标志着我国现金核裂变技术获得突破,该技术可以讲铀资源利用率由不到1%提高到95%,有望使核裂变能从目前的百年变为近万年可持续、安全、情节的战略能源。

首颗X射线天文卫星“慧眼”成功发射

2017年6月15日,HXMT卫星发射成功,我国科学家在浩瀚宇宙架起了一台属于中国人自己的真正意义上的太空望远镜。

在沙漠种水稻?你想不到的中国科技力量!

“慧眼”是中国第一颗X射线天文卫星,他的成功研制和发射意味着中国在空间高能天体物理领域长期没有自主观测数据的历史即将结束。

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 “复兴号”服役

2017年6月26日,由中国铁路总公司牵头组织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中国标准动车组“复兴号”,在京沪高铁正式双向首发。

在沙漠种水稻?你想不到的中国科技力量!

在高速动车组254项重要标准中,中国标准占84%,标志着中国铁路成套技术装备已经走在世界先进前列。

新型万吨级驱逐舰首舰

2017年6月28日,海军新型驱逐舰首舰下水仪式在上海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举行。

在沙漠种水稻?你想不到的中国科技力量!

这艘中国完全自主研制的,且达到了世界同类舰艇先进水平的海军新型万吨级驱逐舰首舰下水,标志着我国驱逐舰发展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中国的海军编队正在走向世界。

我国首艘国产航母在大连正式下水

2018年5月13日清晨,001A型航空母舰离开码头,开始海试; 5月18日,完成首次海上试验任务。

在沙漠种水稻?你想不到的中国科技力量!

这是中国的首艘国产航母,它的下水,意味着中国在航母制造业上又向前迈了一大步,象征国家的军事建设迈向一个新的里程碑,对于维护世界和平和亚太地区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庞大的高速铁路网络,通过智能手机购买和支付大部分商品和服务的能力,以及面部识别系统和电动汽车的普及,使得其他国家看起来有些落后。雄心勃勃的太空计划以及在量子计算、航空和武器方面所取得的令人印象深刻的进步,仅举几例,已引起全球关注。这些情况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最新的全球创新指数中已有所反映,中国从2017年的第22位跃升至第17位。

在沙漠种水稻?你想不到的中国科技力量!

技术是全球化的,任何国家都难以实现自给自足,中国面临着缺乏科学理论知识和技能的特殊挑战。在客观条件下的我们,还需要加强技术人员培养,努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