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突圍,打響版權保護卡位戰!

在創作門檻日益降低的當下,如何讓版權生產者獲得回報,既是難唸的經,也是版權經濟發展的必經之路。

版權保護一直以來是內容產業面臨的難題,而中國數字版權市場需求量大。據國家版權局公佈,2017年,全國著作權登記總量達2747652件,同比增長36.86%。面對數以百億級別的數字內容,傳統的登記制度也難以適應當前海量作品的確權。

區塊鏈突圍,打響版權保護卡位戰!

現行的版權保護存在確權比較複雜、侵權嚴重、維權舉證比較艱難的情況,當區塊鏈應用與版權結合將帶來哪些改變?

360“圖刻”

7月30日,360搜索上線原創圖片認證平臺“圖刻”,宣告首次進軍區塊鏈領域。

區塊鏈突圍,打響版權保護卡位戰!

依託360區塊鏈的技術能力與360搜索的品牌,“圖刻”為廣大內容創作者推出區塊鏈版權認證、品牌流量收益、全網版權保護三大核心功能,並打通360十大產品體系,幫助原創作者獲得流量分成收益,實現搜索引擎流量與內容行業創作“共贏”,助力原創價值傳播。

當然,360並非第一家規範內容版權市場、維護創作者權益的企業機構。

區塊鏈突圍,打響版權保護卡位戰!

“圖騰”引入區塊鏈技術,並藉助百度搜索的平臺力量以及第三方合作伙伴的生態力量,構建了一個覆蓋圖片生產、權屬存證、圖片分發、交易變現、侵權監測、維權服務的全鏈路版權服務平臺。

7月21日,由暨南大學知識產權研究院、廣東省知識產權研究會共同主辦的“基於區塊鏈技術的版權鏈運行平臺成果發佈暨版權鏈司法認定的證據效力及相關問題的研討會”在暨南大學舉行,併發布“基於區塊鏈技術的版權鏈運行平臺”。

區塊鏈突圍,打響版權保護卡位戰!

該平臺旨在構建完整的區塊鏈版權授權與維權模型,解決基於區塊鏈的去中心化版權登記和授權機制、基於區塊鏈的數字產品非法轉讓追責模型、基於區塊鏈的數字版權保護法律效應等問題,為數字版權在線上產權管理中提供法律服務與技術支持。

西班牙兩機構合作開發

7月底,西班牙作家和出版商協會(SGAE)和馬德里電信工程學院(ETSIT-UPM)宣佈合作開發區塊鏈技術,旨在對數字時代的版權進行管理。

區塊鏈突圍,打響版權保護卡位戰!

兩家機構簽署了一項為期一年的協議,開展合作研究,建立一個版權管理數字處理平臺,該平臺將使用區塊鏈、大數據、機器學習和人工智能(AI)等技術。平臺利用先進技術來幫助保護作者在互聯網上的音樂和視聽內容。

雖然區塊鏈技術與版權保護結合有著良好應用前景,但實際運用中走到了哪一步,效果如何?

區塊鏈在版權保護中扮演重要角色,目前業內形成的共識是在確權環節,一是能為作品提供權屬證明,二是緩解現行機制下版權或專利申請流程耗時長、效率低下的問題。

區塊鏈突圍,打響版權保護卡位戰!

在國家現有的出版體制下,區塊鏈更適合解決諸如文章、圖片、短視頻等微作品版權的確權。

有業內人士認為,大家每天在朋友圈分享的圖片、文章,發的快手、抖音這些短視頻都可以應用區塊鏈技術,這些作品很便宜,買授權的話可能就幾塊錢到幾百塊錢不等。雖然價格低,但圖片、短視頻等積累地越來越多,糾紛也越來越多。如果要保護它們,不管是公證還是司法鑑定都達到千元左右,傳統的版權保護方式又貴又慢,區塊鏈技術的嚐鮮就成了新的保護趨勢。

區塊鏈突圍,打響版權保護卡位戰!

如果有人要用一張圖片,付錢後在區塊鏈上拿到授權,系統會生成電子合同。相反,使用者要是用了圖片卻沒有得到授權,那作為運營公司則可以監測到,可以提供法律維權服務等。區塊鏈版權保護可以與國際上的版權服務接軌,形成一個版權保護的生態系統。

區塊鏈一大特點是去中心化,版權自動取得實際上從法理上來講也是不需要中心化管理就可以自動產生效力的。

儘管區塊鏈技術在版權保護方面有很多優點,但距離其真正廣泛應用還有諸多挑戰。我國關於區塊鏈保護著作權這方面出臺了一系列的政策規章,從法律層面目前還是一些傳統的基本法律。

區塊鏈突圍,打響版權保護卡位戰!

從目前法律的明文上,區塊鏈著作權證據證明力的問題還沒有得到法律方面的承認,儘管杭州互聯網法院是從基層的司法實踐上進行了採集,但是怎麼樣把法律的實踐能夠上升到立法的高度,還需要法律專家來做這個工作。

運用區塊鏈技術進行版權保護是不是會存在登記的這些版權沒有實質性的生產,符不符合原創性的要求,是不是抄襲的等問題。保證上鍊的信息真實性,現在唯一的方法就是讓國字頭的,能達到相應準確信息的機構來對信息進行上鍊前的審計工作。

區塊鏈突圍,打響版權保護卡位戰!

區塊鏈技術應用到版權保護領域的場景和已開發的功能,大家普遍認為該平臺在功能開發與市場結合方面具有可行性並對版權保護將起到重大的保障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