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机场接孩子,孩子因一句话连刺她9刀!竟然是因为……

曾经有这么一个新闻震惊了世人

一位赴日留学5年的研究生汪某,对前来接机的母亲顾某连刺9刀,只因为母亲说,不会再给他钱,要钱的话就只有一条命了。

妈妈机场接孩子,孩子因一句话连刺她9刀!竟然是因为……

留学5年的全部花费,超过150万元,远大于汪母每月7000元的工资收入。汪母后来四处举债,可仍然不能满足儿子的欲望。

据同在日本的留学生说,「汪同学每年开销二三十万,未免太奢侈了」。

母亲为了孩子付出超出承受范围的全部,换来的却是孩子的9刀连刺。

金钱教育,该是去教会我们的孩子如何去获得和对待拥有。而不是让孩子不断向父母索取,化身为功利冷血娃。

01

2018年1月,一位妈妈报警求助,她身患白血病儿子的15万救命钱没有了!

这位妈妈有一个10岁的儿子涛涛,2017年确诊白血病。某天,涛涛妈竟然发现银行账户里原本应有的3万余额竟然只剩9000。

钱都哪里去了?

原来,涛涛沉迷在王者荣耀游戏中,经常充钱玩游戏。

涛涛看过妈妈用微信转账,对钱没有概念的他学会了转钱的操作,把钱转到了自己的手机上,用于平日游戏的充值。

多的四万,少则八千,如此持续了一年,最终事情败露时,涛涛已经花光了十五万元,这都是家里给他准备的救命钱。

涛涛妈一直在深深地自责,说自己没有看管好孩子。

妈妈机场接孩子,孩子因一句话连刺她9刀!竟然是因为……

被涛涛花出去的钱,已经追回三分之二,剩下的涛涛妈会一一去求那些公司理解并返还。

“一切都是我的错,我希望能追回这些钱,游戏公司能给无知的孩子一次机会。”

对于涛涛来说,手中的钱跟微信里的钱不是一回事。

这次事件,暴露出家庭教育中金钱教育缺失导致的恶果。

02

据调查显示,直播中重金打赏主播的未成年人,52%在12岁以下,25%为初中生,3%为高中生,打赏金额从2770元至40万元不等。

妈妈机场接孩子,孩子因一句话连刺她9刀!竟然是因为……

许多孩子通过偷窃,从父母那获得家庭的积蓄,用于游戏充值和打赏主播。

令人惊讶的是,孩子不认为拿父母的钱是偷,只是这一过程未经允许,可能挨骂。

侥幸心理带动下,孩子从第一次拿钱的战战兢兢变成了胆大妄为,花费的数字也越来越大。

妈妈机场接孩子,孩子因一句话连刺她9刀!竟然是因为……

当发现孩子偷钱的时候,你应该如何跟他解释你的愤怒?

许多父母在发现孩子偷钱的迹象后,往往大发雷霆,通过毫不留情地批评孩子等方式“震慑”孩子,希望孩子下次可以不再犯。

但这样会给孩子造成严重的道德压力,留下情感创伤的体验。他并不知道这件事的严重程度,也不理解“偷”的行为在大人世界中是何等恶劣。

其实,温和地解决问题,才是最好的办法。

孩子也有自己的独立人格和自尊心,在被家长质问时,他们会极力撇清关系,不惜撒谎来证明自己的清白。

此时,家长应该坦诚地告诉孩子:“我们发现你偷偷拿了钱,这件事情很不好。我们希望你需要钱的时候,跟爸爸妈妈说。只要是用在正确的途径,有正当的理由,爸爸妈妈不会不给你。”

“坦诚”,是让家长的情绪有个缓冲期,也是打开孩子心门的钥匙。

03

2018年1月12日,一个叫“一个失业父亲等待女儿归”的博主,在新浪微博上悲情哭诉:

“我含辛茹苦积攒了300万,却被女儿偷走,挥霍一空。”

这名博主就是成都的老柴,他女儿今年已经18岁。

女儿很小的时候,老柴就和妻子离了婚,他觉得对不住女儿,所以对女儿的要求总是百依百顺。

2017年,女儿提出去加拿大留学,老柴二话不说就答应了,“我往这张卡里存了300万,每个月给你打钱。”年底,老柴女儿就去了加拿大。

一周后,老柴发现银行卡不见了,一查,钱已全部转至女儿名下。

“我发现女儿并没去学校报到,而是天天吃喝玩乐买奢侈品,在微博和朋友圈上四处炫耀……”

老柴在微信上苦苦哀求女儿:“如果你不把钱退回来我只有死,你花的钱是带血的钱,是老爸拿命换来的。”女儿却一下拉黑了他。

妈妈机场接孩子,孩子因一句话连刺她9刀!竟然是因为……

家长们为了孩子的教育成长,拼尽了全力。

汇丰银行曾发布了一份《2017教育的价值报告》,对全球的教育投入等方面作了分析,里面提到:

82%的父母已经准备好为孩子成功做出牺牲,其中中国父母在教育的花费上,高居榜首,碾压了全世界。

似乎我们的教育就变成了一场无边无界的牺牲。

知乎上有一个问题:为什么中国有那么多的父母,在孩子身上花着远超家庭承受能力的钱?

明明自己并不能完全承受,可还嫌自己付出的不够多。以爱之名,为爱牺牲,何等悲壮!

这些更让孩子变成了一个不懂对父母感恩,只知索取金钱的自私者。

04

小时候,大家都有一个存钱罐。大人告诉我们把钱一个个放进存钱罐的小孔里,积着,积着,积满了之后“扑”的一声摔碎,便可以有笔大钱。

那一笔钱做什么用?从来没有人告诉我们。

我从小被这小小的玩意儿诱惑,觉得怪有趣,每当手里的钱有所富余,便迫不及待投进存钱罐,“当”的一声,特别好玩。

但不久我就发现自己被骗了,当我需要买零食时,里面的钱无法取出来,倒不出来,抠不出来,要摔么又不敢。

我开始明白,这不是一个玩具,这是强制储蓄的陷阱。

金钱为什么会这么宝贵,需要周密地储存起来呢?我想着这个问题,对钱发生了一种神秘的感觉。

大多数中国父母,从不教孩子正确认识金钱,全凭孩子耳濡目染。

在“缺钱”教育下长大的他们,不仅对金钱缺乏正确的认识和了解,更难以理清金钱和人生的关系。最终,因为金钱而毁灭了自己。

05

教育家默克尔说:“金钱教育是人生的必修课,是儿童教育的重心,就如同金钱是家庭的重心一样。”

金钱教育的第一步骤,就是让孩子明白金钱来自于哪里。

有人主张,用实验的办法教导孩子:不工作便没有钱。于是他们鼓励孩子们服务,按服务的多寡优劣而付给报酬。

打扫卫生,五元钱;洗碗,五元钱;超市购买生活用品,五元钱;帮忙拿东西,三元钱……

这种做法有一个好处,告诉孩子钱不是白得的,是劳动换来的。

但也有弊端,孩子帮家长忙变成了“没有钱就不工作”。长此以往,不给钱就不在作业上写一个字,不给钱就死抱着门框不想上学,不给钱就撒泼打滚不给你安静的一分钟。

钱成了贿赂孩子的工具了!

这样的举措,出发点并没有错,但抹杀了家里人之间的情分与义务,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变成了一场交易,实在不妥。

那该如何正确给孩子创造挣零用钱的机会呢?

做自己的功课、收拾自己的玩具等,我不会奖励,因为这是你自己的事情。

洗洗碗、扫扫地等家务事,这是为爱而做的事情,我不会奖励,这也是你应该参与的。

你捡瓶子卖,我会给予奖励。你修剪草坪,我会给予奖励。你去卖报纸,我会给予奖励。

同时,家长帮助孩子制定消费计划并督促实施。这将利于孩子产生独立自主意识,适度消费并且培养量入为出的习惯。

这样有效的金钱管理,能够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孩子懂得了如何使用钱,就懂得了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