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房交易中「最複雜」的環節既然是這!

都說二手房交易比較複雜,具體表現在哪些地方?有些人說是流程複雜,有些人說是過戶複雜,但是小編覺得最為複雜的還是與“錢”有關的,即二手房交易的價格。因為單單一套房子在交易的過程中,就有可能會出現5種價格,懵圈了?沒關係,等小編慢慢道來!

二手房交易中“最複雜”的環節既然是這!

一、賣家自估價

售房者在賣房之前都會給自己的房子定出一個“理想價格”,此時,估算出來的價格往往就會偏高。一般來說,賣家通常會結合自己房屋的地理位置、配套設施、房屋戶型、使用面積、漲價空間等多方面因素結合起來所估算出的一個價。但大部分人對自己的房子存在偏愛的心理,基於這樣的心理估算出來的價格往往都會偏高一些。其實這也是可以理解的,畢竟這是一種理想狀態。

二、中介估價

如果委託中介買賣房產的話,中介會再估算一次價格,該價格往往會在一個區間內。一般來說,中介會先檢查房子的狀況,並且會比較一下週圍郊區或城鎮與該房子比較類似房屋的房價,然後再給出一個價格。而這個價格往往會在一個區間內。是因為中介需要留出能夠賺取的利潤和與買家討價還價的空間,所以這個價格相對來說可能會比較合理,但也是會要再高出一些。

三、銀行估價

一般來說,銀行的估價比較保守。會先衡量房屋的價值,然後再擬定出買家的價款金額,這個價格通常會比市場上同等房屋的售價要低10%到20%之間。因為房貸是要根據評估價來判定可貸款額度的,而這個評估價和實際的價格之間也是有一定的差距的。因此這個價格相對來說,是比較偏低的。

四、房屋售價

通過中介進行買賣的話,中介為了賺取更多的利潤,一般會提價出售。因此房屋的真實售價會比中介估價高出一些,這中間會有很多人為的影響。

五、房屋成交價

總的來說,房屋成交價才是最終實實在在被實行的價格。因為,它的成立是建立在買賣雙方根據銀行估價協商和貸款、稅收等相關內容基礎上,再加上中介報價的影響等四方因素共同達成一致而確立的價格。

其實,從通常意義上來說,前四個價格的排序是:銀行估價<買家出價<中介估價<賣家定價。而這幾種估價是針對最常見的房屋買賣流程而言的,具體的估價方式和種類還是要根據實際情況而定。但無論價格由誰來定,最終房屋的價格確立是滿足了各方的建議,保障了各方的基本利益的,因此超出房屋本身價值而確定的成交價,希望購房者可以慎重決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