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俊談《如懿傳》:希望成就一部生活流的後宮浮世繪

《如懿傳》播出的網絡環境,用一句話來形容,叫“大家一起找錯誤”。

從開篇中被吐槽演員聲音“畫風不對”,到女主所繫的“蝴蝶結”絲巾“貌似怪異”,再到三顆珠子的耳墜被錯看成“米奇”頭像的烏龍事件,《如懿傳》播出後,遭遇了各種圍攻和亂箭。

從好的方面看,這其中有許多人,在認真地看劇,對這部劇的每一幀畫面,每一句臺詞都有過仔細推敲,這自然是在很早前便抱有極高期待的觀眾。但由於《如懿傳》預熱階段過長,檔期幾番調整,觀眾的期待值幾經跌宕,等待越久,心理落差也越大。

汪俊談《如懿傳》:希望成就一部生活流的後宮浮世繪

而從播放媒介來看,《如懿傳》從臺轉網的變化,也直接影響了劇集的觀看效果。因為針對兩種播出平臺拍攝、製作方式、觀眾的審美取向,都存在很大差異。“開始是按電視臺的輸出方式製作的,有很多宏大場面,比如新帝登基、木蘭圍獵,這些在移動端很難看出效果。” 提及這點,作為導演,汪俊有些遺憾。

當然,也有劇集製作的一些問題:“色調是因為輸出介質與騰訊設備對接出現了問題,不過我們已經在調整中了,後面大家會看到不一樣的效果。”對於網友的各類爭議,汪俊態度客觀而誠懇,甚至沒有一點焦慮,自始至終都不急不緩,就事論事。

汪俊談《如懿傳》:希望成就一部生活流的後宮浮世繪

導演汪俊

其實當某部劇處在輿論風口浪尖上的時候,劇集主創大多采取回避的態度,由第三方發聲,汪俊卻不同。他不僅積極配合採訪,對於敏感問題也毫不避諱,“沒有什麼不能聊的”。在他看來,《如懿傳》是經得起時間考驗,值得觀眾耐心對待的一部劇。

《如懿傳》由新麗傳媒出品,流瀲紫任編劇,汪俊執導,黃瀾任製片人,周迅、霍建華領銜主演。

鬥爭戲少了,後宮的日常是什麼樣的?

《如懿傳》做了很大膽的嘗試,即弱化了後宮鬥爭的部分:女主不爭不搶,後宮嬪妃的對抗性不那麼強。

汪俊談《如懿傳》:希望成就一部生活流的後宮浮世繪

這點,讓它與其他清宮戲有很大的不同,卻也被許多網友diss,有人覺得,後宮鬥爭戲少了,看起來就沒那麼爽快解氣。

從《金枝欲孽》開始,後宮鬥爭模式逐步成為清宮戲中最大的賣點。因為那種爾虞我詐、升級打怪的設定,最能刺激觀眾眼球。當已然成為“主流”模式的刺激少了,觀眾就有點不知所措了。

汪俊是一名經驗豐富的導演,對觀眾心理十分了解,但他卻沒有迎合,“相比其他清宮劇,《如懿傳》的商業元素會少一些。”

這麼做,一方面是考慮到清宮戲情節雷同性過高,汪俊希望能夠跳出後宮鬥爭的小圈子,向外做出探索;另一方面,他還希望這部劇能儘量還原出一個真實的宮廷日常。

汪俊談《如懿傳》:希望成就一部生活流的後宮浮世繪

項目籌備期,汪俊往故宮跑了好幾趟,也專門請教了多位清史專家,“歷史上真實的後宮其實是很平淡祥和的,沒有那麼劍拔弩張。”

據相關資料記載,清宮內有相當規範、森嚴的制度,后妃懷孕,會享有單獨宮苑、御醫上夜、生母陪護等待遇,餐飲脈息記錄會交給皇帝過目。皇子公主多幼殤,多因清皇室的遺傳疾病和當時醫療條件所引起。有關子嗣這種主要矛盾的條件被限制了,後宮嬪妃們的鬥爭源頭也就被截斷了。

沒了鬥爭,後宮的日常是什麼樣的?

汪俊談《如懿傳》:希望成就一部生活流的後宮浮世繪

“應該就是嬪妃們坐在一起喝喝下午茶,聊聊八卦吧。”汪俊很喜歡那種平淡真實,有煙火氣的後宮日常,就像《紅樓夢》裡大觀園,小姐們在園子裡品美食、放風箏、吟詩作賦,她們傷春悲秋,有小爭執、小心思,卻不會鬥得你死我活。

所以在《如懿傳》的前期,觀眾常常看到如懿和海蘭一起喝茶、繡花的情節。這些細膩的描述,看似平靜,卻真實、富有生活質感。

汪俊談《如懿傳》:希望成就一部生活流的後宮浮世繪

當然,前期的平靜鋪陳,也與後期的狂風驟雨形成了強烈對比。

《如懿傳》更像是一首輓歌,探討了更深刻的命題

《如懿傳》講述了烏拉那拉·如懿(周迅飾)與乾隆皇帝(霍建華飾),從少年時代的相愛相守到情意信任漸漸消失、婚姻破滅的整個過程。從一開始,本劇就將愛情作為落腳點,所有敘事也都在為乾隆和如懿的愛情服務。

汪俊談《如懿傳》:希望成就一部生活流的後宮浮世繪

比如上文所說的生活日常,它越細膩,越有煙火氣,也就越襯托出劇中感情的真實性。因為生活本就是平淡的,不會每天都高潮迭起,這樣的故事模式更像是古代的家庭劇。

再比如劇集開篇對如懿和乾隆兩小無猜的鋪墊。

在原著和劇本中,這個部分是沒有的,開篇直接就是雍正薨逝。汪俊認為這樣缺少了對愛情的鋪墊,“這是一部愛情戲、婚姻戲,還是要以愛情戲的方式去敘述。”

汪俊談《如懿傳》:希望成就一部生活流的後宮浮世繪

有青梅竹馬,有相知相守,有迷失破滅。這樣才是完整的一段愛情。前期的美好,自然是相守的根基,也是最終愛情破滅時天崩地裂的源頭。

儘管這段前史由於“聲音出畫”,“少女感”不足等客觀原因,遭到部分觀眾吐槽,但,單從劇情本身來談,它令這段感情可以落地生根。

汪俊坦言,“《如懿傳》更像是一首輓歌,是對封建帝王婚姻的控訴。” 相比純粹講述一個女人在後宮掙扎求生的鬥爭題材,這部劇顯然探討了更加深刻的命題,比如愛情、婚姻、自由。這些,在如懿身上都有清晰的展現。

汪俊談《如懿傳》:希望成就一部生活流的後宮浮世繪

如懿這個人物與其他後宮女性不同,她有對愛情的追求,對自由的渴望。她和乾隆相愛於年少時,嫁給乾隆,為的只是“牆頭馬上遙相顧,一見知君即斷腸”的感情。即便經歷了太后的限制、其他嬪妃的陷害,卻始終堅守著攜手此生的誓言。當太后詢問她最盼望的是什麼時,她答道:“情深義重,兩心相許。”所以在汪俊的鏡頭下,如懿一直有對美好愛情的回憶,不離不棄。

最值得一提的是,劇中提出了非常現代的感情觀——一夫一妻制。這個觀念經由西洋人郎世寧的口說出,卻深種在如懿心裡。儘管封建極權社會,沒有培育這樣觀念的土壤,但如懿卻以另一種形式對這種感情觀進行了實踐。比如她的不爭不搶,不是不在乎,而是對愛情有足夠的信念,其他人全然不在自己眼中。再比如當發現時移世易,兩人間的情意信任漸漸破滅,她選擇 “斷髮為祭”的執拗意氣。

汪俊談《如懿傳》:希望成就一部生活流的後宮浮世繪

“身為帝王夫妻,如懿一直想要平民布衣的生活。”汪俊表示,從始至終,將如懿困在紫禁城的都不是封建舊制,而是愛情。

從外到內,《如懿傳》給了每個人物足夠的理解

汪俊說,《如懿傳》夾雜著人性的困境。

這部劇中,所有人似乎都活得異常艱難。這是汪俊的“有意為之”。他認為,清宮戲中的人物都有一些固定的典型:高高在上的,囂張跋扈的,笑裡藏刀的,隱忍負重的…

既然很難在人物類型上出新意,那就要把現有的人物琢磨透了。所以,汪俊在挖掘人物多面性上下足了功夫。從皇上,到嬪妃、宮女、太監,《如懿傳》中的人物儘管都是典型人物,卻沒有臉譜化,他們立體、多維,而且有變化。

汪俊談《如懿傳》:希望成就一部生活流的後宮浮世繪

比如皇帝。在一般的後宮爭鬥劇中,皇帝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利,而且永遠都置身事外,女人們爭得你死我活只為博他的青睞。而這部劇中,乾隆卻被困於朝堂和後宮的權力博弈。

前朝、後宮本是一體,嬪妃大多出於朝堂重臣之家,家族榮辱往往關係後宮的恩威賞罰。皇帝既要在前朝和後宮之間保持均衡,又要在如懿與太后、後宮眾多嬪妃之間保持均衡。所以,高斌的女兒可以位列貴妃,囂張跋扈;顧忌太后鈕鈷祿氏的喜好,乾隆也要刻意與如懿保持距離。

汪俊談《如懿傳》:希望成就一部生活流的後宮浮世繪

皇帝擁有權力,卻不再是“無人爭鋒”的境界,作為一個人,他有感情,也有弱點。比如開篇中誘青櫻參加選秀,是一種少年的狡黠與可愛;把海蘭挪至延禧宮,是對弱者的善意;後期成長為成熟帝王,多疑善變及自私專斷也不斷顯露。

這是一個多維立體的乾隆。

如懿這個角色也非常複雜,作為烏拉那拉一族的希望,她不得不揹負著家族的重託前行;作為女人,她要追求從一而終的愛情;作為後宮中的一員,她即便沒有趟渾水的心,也要時刻提防四面八方的冷箭。

汪俊談《如懿傳》:希望成就一部生活流的後宮浮世繪

她前期既要有少女活潑的底色,也要有家族敗落的堅毅;既要有深宮中的隱忍,還要有對愛情的倔強和執拗。當然,對於想要保護的人和事,她也有出奇制勝的謀略和拼死一搏的膽識。

再看後宮其他嬪妃:富察皇后表面看端莊大氣、溫良恭儉,實則陷入他人圈套中,受盡挑唆。身居中宮,既要時時斡旋於太后和皇帝之間,也要刻刻警惕著妃嬪的覬覦;海蘭本質善良可人,但歷經世事變遷,也以柔弱做武器,掩蓋萬般算計;高晞月家世顯赫、地位尊貴,卻要日日苦心謀劃,囂張跋扈的外表下,也只是個為求皇帝青睞的可憐人…

汪俊談《如懿傳》:希望成就一部生活流的後宮浮世繪

當然,劇中也有後宮鬥爭,比如金玉妍暗中挑撥皇后,高貴妃汙衊海蘭偷炭。但這裡的鬥爭不是為鬥而鬥,而是人在困境下的性格彰顯,留心觀察,所有鬥爭戲份都依託在人物性格之上,哪個計謀離了設定的人物都不成立。

汪俊談《如懿傳》:希望成就一部生活流的後宮浮世繪

從外到內,《如懿傳》給了每個人物足夠的理解。汪俊透露,每個人物死的時候,他都給予了很詩意的表現,這是對人物的憐惜和尊重,亦是對封建極權制度和舊式婚姻的控訴。

更新到十幾集以後,劇中人物的豐富性正徐徐展開,劇集的精彩程度得到提升,因為觀眾很難預測,接下來人物的走向,人性在錯綜複雜的宮廷內,會呈現哪些變化。

汪俊談《如懿傳》:希望成就一部生活流的後宮浮世繪

截至目前,《如懿傳》的豆瓣評分逐步上升為7.0,網友的評價也是“一集比一集好看”,這是觀眾在拋開前期各類因素迴歸理性評論的一種表現。《如懿傳》到底什麼水平?這一點,可以待播完再下結論。

但顯然,它是一部有野心、有表達,也有膽識的劇,因為它沒有迎合當下爽和甜的潮流。汪俊說,“它的前期就是一部後宮浮世繪”,這個形容極其貼切,後面埋伏的野心越大,前期的鋪陳也就越多。也許,越往後看,便越能理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