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五种洗碗错误,大多数家庭都中招了,快看看有你吗!

天天做饭洗碗,你真的知道碗该怎么洗吗?如果洗碗布不干净、洗碗方式不对,就会让细菌钻了空子,进而危害身体健康。为了家人,赶紧学会正确的方法,赶走细菌和病毒,怎么吃都不怕!

刷碗——这看似很简单的活儿,

里边包含了不少“技术”。

很多人其实都“洗错”了!

有些坏的洗碗习惯,

不仅不能把碗筷真正洗干净,

反而滋生出上万倍的细菌。

1.错误一:用水泡碗等空闲了再去洗。

很多人吃完饭不爱洗碗,总爱将碗堆在水池,等着有空了再洗,或是隔天再清洗。

医生提醒,为了预防沙门氏菌和幽门螺旋杆菌,用过脏碗筷不能放置超过4小时,否则细菌就会疯长,最好每餐使用完后,就及时将碗筷清洁干净。特别是盛粥的碗,如果不立即清洗,风干以后就变得难以清洗。若能在没有风干之前清洗,可能只需用水轻轻一冲就干净了,简单而快捷。

碗碟也不要长时间泡在稀释的洗洁精中,也最好不要把洗洁精直接挤到碗碟或厨具上,而应用海绵或碗布蘸稀释洗洁精擦洗,并且在洗完后立即用清水冲洗干净。

2.错误二:洗碗布长时间不更换。

洗碗布应该要定期更换,并且要定期的消毒,洗碗布清洗过后最好放在通风,太阳光照强烈的地方照射,这样可以起到杀菌的作用,洗碗布中含有对人体有害的多种致病菌,所以大家应该要注意定期更换洗碗布。

专家建议一般每三个月就应当换一次洗碗布。尤其是在夏季时,洗碗布的更换频率应更高些。洗碗布要定期消毒,每次用后要晾晒在通风、干燥的地方。另外,洗碗布一定要“专布专用”。

这五种洗碗错误,大多数家庭都中招了,快看看有你吗!

洗碗布是厨房必备用品,在平时使用时,很多人都是注重了洗碗而忽视了对洗碗布的消毒,而实际上,洗碗布又是很容易藏污纳垢的地方,是细菌容易滋生的理想场所,所以为确保饮食卫生,应该定期对洗碗布进行消毒处理。

3.错误三:洗碗后擦干,造成二次污染

你以为洗完碗就万事大吉了吗?用餐布将残留的水分擦干,这个看似不起眼小的动作,却极易导致餐具上细菌超标,造成餐具的二次污染,之前的清洁工作相当于白做。

正确的做法是:用流动的清水将餐具内外的残留洗涤剂冲干净,然后放入洗碗槽中的沥水池,将其沥干后再放入橱柜。

若没有沥水池,建议把清洗后的锅铲、勺子、洗菜篮、抹布等挂在墙上的挂钩上,并尽量拉开距离;

还可在橱台上放置一个可沥水的刀架、碗碟架,使其能充分自然干燥。

如果非要用餐布擦拭,必须先将其在开水中煮烫,高温消毒后再用。

这五种洗碗错误,大多数家庭都中招了,快看看有你吗!

4.错误四:洗洁精没冲干净有残留

用清洁精洗碗很方便,也可以洗得很干净,不过有时候需要冲洗好几次才能冲干净。其实可以用淀粉来代替清洁精刷碗,因为淀粉可以和油脂结合,形成淀粉-脂肪复合物,非常容易被水冲洗掉。

5.错误五:从来不给碗筷消毒

为了省事,很多人觉得都是一家人,没必要消毒。为了健康卫生考虑,最好定期给所有碗筷进行消毒。

如果家中购置了消毒柜,定期用消毒柜消毒即可。没有消毒柜的话,煮一大锅水,把洗干净的碗筷放进去煮10分钟,同样有消毒作用。

这里需要说的是:开水烫碗没有消毒作用!

外出就餐时,有人会拿热水烫一下碗筷,这只能起到清洁作用,并不能消毒。高温杀菌消毒,要看高温的持续时间。如果外出就餐,拿到餐具,打开后可以闻闻有没有刺鼻气味,用手摸摸有没有水或涩涩的感觉,来判断是否干净。

这五种洗碗错误,大多数家庭都中招了,快看看有你吗!

2018.08.23

洗碗小妙招

除了洗洁精,还有哪些健康又环保的代替品,可以用来清洁餐具?这些洗碗小妙招,让你不再头疼,去油杀菌,厨房更干净!

01.面粉去油污

面粉或玉米淀粉有吸附油脂的作用,没用完的过期面粉就用来洗碗,比洗洁精省事多了,关键还健康无毒。

02.柠檬+醋

可以用新鲜的柠檬汁加适量白醋按照1:5混合,调配成自制洗洁精,还可以加入适量薄荷或其他草本植物,洗碗不仅干净,还能除异味,自带芳香。

03.用食盐、小苏打洗锅

裹在铁锅上的锈渍、焦底糊块,可以用食盐擦拭,可以有效去除锈迹,让锅底恢复光亮。

如果是不锈钢、或是搪瓷锅具,不能使用百洁布或钢丝球擦拭,可以将锅装水并加热,向锅里倒入适量小苏打,便可去掉糊块。

04.木质餐具抹点油

木质餐具不要在水中久泡,要用海绵或软纱布擦拭,洗完后沥干水分,可以涂抹一点食用油,可以除异味、起到保护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