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買定期保險,保障期限該選多長?

關於這個問題,恐怕就是保險業內人士,也得頗費一番思量。

在“保險觀察”之前的文章裡,有提到過用"買定投餘"的思路來選擇終身保險和定期保險。現在也有不少年輕人對自己理財頗具自信,願意選擇購買定期險來提高保障槓桿,同時通過理財來覆蓋定期保險到期後的保障缺口。

不過,即使決定購買定期保險,但應該選擇保障多長時間,仍然是個令人困擾的問題。

當然,我們也可以把各種保障期限對應的保費羅列出來,分別用內部收益率IRR計算一下"買定投餘"的年化收益率,計算出年化收益率最低的那一項,就是"理論上"最佳的保障期限

不過,“保險觀察”這裡不建議再用IRR計算保障期限了。

我們在決定購買定期還是終身保險時,已經用了一次IRR來計算,這其實並不完全符合保險的本質。

因為保險賠付是基於大數法則和精算原理的,僅就我們個體而言,再精確的計算公式也無法計算出我們的風險

在"買定投餘"的保險購置方法中,最大的風險就是投資風險,當節約的保費無法達到預期收益時,整個計劃就會遭遇失敗。

我想買定期保險,保障期限該選多長?

投資風險無法計算而出

在這種情況下,難倒你還想讓保障期限的選擇再經歷一次看似準確的數學推導嗎?

我的答案是NO!

在保障期限的選擇過程中,“保險觀察”建議還是儘量感性一些。

其實,我們看問題要抓核心,抓主要矛盾。所謂保險,核心就是衝著"轉移重大風險"去的。如果不是擔心未來萬一出現重疾等重大風險,還買個啥呀?"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拿這點錢吃喝玩樂,有啥不好?

雖然說,人生風險,無處不在,但是大致上還是有跡可循,尤其是健康方面。而這恰恰是我們考慮保險保障期限的重要因素。

一般來說,人年輕時,總歸元氣充足,身患重疾的概率比價低;但是,一旦到了中老年,隨著元氣衰竭,身體各方面機能下降,各種重疾,很有可能在一夜之間就冒出頭來。

我們可以來看一下權威的官方數據,看看在人的一生中,重疾大致分佈的數據是怎樣的。

我想買定期保險,保障期限該選多長?

《中國衛生和計劃生育統計年鑑2016》就像一個照妖鏡,各種疾病在人生各階段如何分佈,一目瞭然,無所遁形。

1、購買定期保險,一定要覆蓋45歲-59歲年齡段。

比如腫瘤,作為25種必保重疾之一,在年齡段45歲-59歲中,大概佔到了所有癌症患者的三分之一。

而對於女性來說,45歲-59歲這個年齡段,情況更加惡劣,女性在該階段,特別容易高發特定的惡性腫瘤,此類病症患者,差不多佔了所有患者的一半以上。

我想買定期保險,保障期限該選多長?

惡性腫瘤是重疾之王

隨著被保人逐步進入知天命之年,除了腫瘤這種聳人聽聞的重疾開始纏上身來,肺結核、肝炎、呼吸系統疾病、高血壓、糖尿病等各種慢性病也開始如影隨形。像心腦血管疾病,更是棘手,它的出現,猶如一個個定時炸彈,直接影響到投保是否成功。

因為此類慢性疾病萌芽出現,意味著以後發生重疾的風險概率急劇上升。

所以,這種潛在的大坑,投保人千萬得注意避開——在最初購買定期保險時,一定要將45歲至60歲的年齡段給覆蓋掉。

不然,等慢性疾病風險悄然臨近,預感不妙之際再想"嫁禍於人",保險公司是不會背這個鍋的。

因此“保險觀察”會建議在做投保規劃時,至少應該要保至60歲,因為45-59歲是癌症高發的年齡段,同時又是家庭責任最重的年齡段,而且保障至60歲的保費一般家庭也負擔的起。

無論是從重疾發生概率來看,還是從家庭責任來看,這個年齡段都應該保障進去。

2、保額高低與期限長短,孰輕孰重?——依據投保人年齡而定。

如果是給中年人購買定期保險,由於人至中年,保險公司收取的保費,也是逐年增高,所以,關注重點,最好落在保單的期限長短上。保單期限越長,對投保人越有利,因為避免了中途續保時,需要再次面臨健康告知的問題。

如果是給兒童購買定期保險,那麼,“保險觀察”建議,還是先側重保單的保額高低。保額越高,越能保障兒童健康權益。保障時間上倒是不一定非得買終身險。

為什麼同樣是購買定期保險,給兒童買,與中年人買,會有如此大的差異?

歸結到一點,就是"通脹猛於虎"!

我想買定期保險,保障期限該選多長?

通貨膨脹之壓力巨大

因為相較於中年人而言,兒童的人生之路還很長,從0歲到80歲,漫長的人生歲月,橫跨80年,其中增長的不僅有年齡,還伴隨有劇烈的通貨膨脹和醫療通脹。

根據中國官方渠道數據,改革開放30多年來,中國的通貨膨脹就翻了60多倍。未來如何不好預估,但是通貨膨脹的態勢應該是要繼續延續的。也就是說,當下給孩子投保50萬保額,在七、八十年的通貨膨脹作用之下,勢必會大大縮水。

與此同時,醫療費用也在不斷上漲。

想想看,依據未來的醫療費用,縮水的保額還足夠治療重疾嗎?

因此,我們在為孩子配置保險時,一步到位是絕對不可能的,一定需要後期再加保。

而作為孩子的父母,此時是家庭最重要的兩名成員,承擔了家庭重要的經濟責任,是需要重點保障的,當佔據了家庭保費開支後,給孩子先配上一款定期保險,以後再根據情況加保,不失為一個好的投保選擇。

總結一下,個體的風險是難以用公式來進行精確計算的,因此在選擇保障期限時建議從重疾高發年齡段、以及家庭責任期來綜合考慮,至少保障至60歲。而寶寶的保險由於需橫跨很長的時間,出於通貨膨脹考慮,可以適當考慮更為短期的保險過渡,或者採取長期+短期保險的形式進行組合。

我是保險觀察,一個客觀、專業、有溫度、有態度的保險自媒體。請關注我,讓我把專業帶給你!也歡迎點擊“瞭解更多”,關注本人公眾號哦!如果有任何保險問題,歡迎諮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