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畫家陳跡山水作品欣賞

著名畫家陳跡山水作品欣賞

著名畫家陳跡山水作品欣賞

畫家:陳跡

陳跡

1969年生。

廣東澄海人。廣州美術學院中國畫系研究生畢業並獲碩士學位;

廣東畫院一級美術師,兼任廣東畫院美術館館長;

廣東省美術家協會理論委員會副主任;

廣東省美術家協會中國畫藝委會委員。

答文人畫二十問

採訪人:黃立婷

2016年10月28日

1.您認為什麼樣的畫可以稱之為文人畫?

陳跡:“文人畫”的具體概念,自近現代以來眾說紛紜、至今依然無法準確表述和清晰界定,我當然也無力把它描述清楚。“文人畫”這一指稱,正像那些高妙的“文人畫”作品那樣,可以意會,卻難以言說。

2.什麼樣的畫家可以稱之為文人畫家?

陳跡:很難用文字定義。舉例吧:元代趙孟頫、倪雲林,明代徐渭、董其昌,清代八大、金農,近現代黃賓虹等等,都是我心目中傑出文人畫家。

有人說,潘天壽是最後一位文人畫大家。我承認潘的高度,但我並不把潘歸列為文人畫家,這無關褒貶。

著名畫家陳跡山水作品欣賞

陳跡 隆林寫生 45cm ×38cm 紙本水墨 2011年

3.陳師曾謂:“文人畫之要素:第一人品,第二學問,第三才情,第四思想。”您認為文人畫最核心的要素及價值是什麼?

陳跡:暢神、非關功用、警惕主流(流行)甚至超拔時流。最後這一點,或許需要陳師曾所說的“人品、學問、才情、思想”來支撐。

4.您最喜歡或者說最崇拜的文人畫家是誰?

陳跡:我不崇拜任何人,但我又貪心、博愛。米友仁的《瀟湘奇觀圖》,倪瓚的山水,徐渭的花鳥,八大、金農的畫,還有好多好多,我都很喜歡。傳董源《溪岸圖》我也真心喜歡,但這傑構能劃入文人畫範疇麼,我很猶豫。

著名畫家陳跡山水作品欣賞

陳跡 依稀邊城 37cm ×44cm 紙本水墨 2010年

5.陳師曾在《文人畫之價值》一文中這樣解讀文人畫:“即畫中帶有文人之性質,含有文人之趣味,不在畫中考究藝術上之工夫,必須於畫外看出許多文人之感想,此之所謂文人畫。”您怎麼看?

陳跡:到目前為止,談論“文人畫”的文章,我以為陳師曾這篇《文人畫之價值》,是最有名的“名篇”。

但是,“文人之性質”、“文人之趣味”是怎麼一個樣子?我真的不知道。

首先,什麼人可以算是文人?我以為,在中國文化語境中,並非認識多些字、能夠吟誦幾篇唐詩宋詞、寫幾篇窮酸文字,或者諸如現代的知識分子,便可以稱之為“文人”。在傳統中國社會,學而優則仕,讀書人和選官制度是拴在一起的。按照李零的說法,“中國的文人士大夫或所謂儒林,漢學家把它翻譯成official-scholar,他們是已經當官的學者,或準備當官的學者,機會不同,目標一致”(李零《喪家狗——我讀論語》),傳統的文人畫又稱之為“士夫畫”。科舉制度廢除之後,什麼人可以稱之為 “文人”,就真的很難界定了——尤其還把“畫”扯在一起的時候。

文人的“趣味”,我想也是千差萬別的,倪雲林的趣味、徐渭的趣味、和八大的趣味,都很不一樣。周樹人周作人這對文人兄弟,趣味也很不一樣。我們還可以在許多的所謂“文人畫”作品中,聞到腐酸之味。

至於“不在畫中考究藝術上之工夫,必須於畫外看出許多文人之感想”這一說法,我想,陳師曾所強調的,當是“技”與“道”的關係。這種觀點,和倪雲林《答張藻仲書》中那幾句廣為傳頌的名言“僕之所謂畫者,不過逸筆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娛耳”,在思想上是一脈相承的,而且,倪雲林所強調的“聊以自娛”,還回答了他作畫動機的“非關功用”。當然,如果回到《答張藻仲書》這封信的具體語境,倪雲林的這種說法,也暗含以自謙來推託(索畫者)的意思。在該信中,倪雲林如此抱怨:“近迂遊偶來城邑,索畫者必欲依彼所指授,又欲應時而得,鄙辱怒罵,無所不有,冤矣乎!”

如果細細審視傳世的倪雲林那幾件確實可信的名跡,我們還是可以感受到他那無與倫比的筆墨功夫和超絕塵世的才情的。而且,有了這一等一的功夫和才情,陳師曾所謂的“於畫外看出許多文人之感想”,才成為可能。縱觀繪畫史上的傑出文人畫家,幾莫例外。

著名畫家陳跡山水作品欣賞

陳跡 白練垂天 68cm ×34cm 紙本水墨 2014年

6.您認為當代有無真正的文人畫家?如有,試舉例說說。

陳跡:什麼是真正的文人畫?我自己的看法也是動態的、不確定的。這問題還真的不能太認真太刻意,正如真正高妙的文人畫,也一定不會是有計劃的、認真的、刻意的創作出來一樣。惚兮恍兮,中有物兮……

7.文人和文人畫家有何聯繫?

陳跡:擱在古代,文人畫家,當然都是文人,但文人並不見得都畫畫。現在呢,什麼人算是文人,我也搞不清楚。拙眼所及,即使某些以文字為職業的行業領導甚至主席,我都不覺得他們可以算是文人。當然,其中也有些畫幾筆蘭竹什麼的、並自詡為文人畫家的。其實,多數時候畫的真難看。

8.您認為什麼樣的繪畫題材可以較好地表現文人畫的價值?

陳跡:賢者無所不能,如石濤,山水、人物、花鳥、畫論,樣樣了得。就畫史而言,大致是這樣的次序:山水—花鳥—人物。往後的,不知道。

著名畫家陳跡山水作品欣賞

陳跡 黑團團中見光明 34cm ×34cm 紙本水墨 2012年

9.在繪畫這件事情上,您有沒有過煩惱和困惑?

陳跡:本來就是餘事,興之所至而已。

“恆無慾也,以觀其妙”(帛書甲本)。老子這句話,擱畫內、畫外,大概都是合適的。

10.衡量一個文人畫藝術家價值,最重要的標準是什麼?

陳跡:前面說過的超拔時流。

11.傅抱石雲:“‘文人畫’重點不是畫,而是文?”您怎麼看?

陳跡:這話擱現在,很有現實針對性的。文,亦可作識見解。

著名畫家陳跡山水作品欣賞

陳跡 流雲 34cm x34cm 紙本水墨 2011年

12.您覺得大師有可能畫出很爛的畫嗎?

陳跡:如果是“文人畫”大師,不太可能。其他類型大師,難說。

真正的文人畫大家,其筆墨功夫、其識見,都在那兒,想丟都丟不掉。一出手,即使非佳作,其筆墨精神、氣格,亦非泛泛之輩可比。

13.您如何看待地域文化對畫家創作的影響?您最理想的狀態是什麼樣子的?

陳跡:眼中有神,奈何腕底常有鬼。很難有最理想狀態。

至於地域文化對畫家創作的影響,我以為是複雜的、多方面的,個體之間也是差異明顯的;正面抑或負面,都需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在我看來,這問題寫一本專著也寫不完、但又是沒有太大意義的。

14. 要做好一個文人畫家,您的體會是?

陳跡:我不算文人,也沒畫好畫。所以,也就沒有值得言說值得分享的心得體會。

著名畫家陳跡山水作品欣賞

陳跡 青城後山又一村 24.5cm×27cm 紙本水墨

15.徐文長曾說:“吾書第一,詩二,文三,畫四。”這是否是文人慣用的詭計,即把自己最受人重視的藝術放在最末的位置,以抬高其它?您如何看待自己的身份?

陳跡:這種“詭計”,代不乏人,於今尤烈。但對於徐文長這個具體人來說,我真的認為他的字極好!在徐文長的時代,我沒覺得有誰寫得比他好。這種好,尤其體現在他的“書”行筆的過程之中,那是一種暗合古賢的恣肆。

你問我“如何看待自己的身份”?這問題我無法回答,因為我都不知道我自己是什麼身份。我從來都不是某個圈子中的人,哪個圈子都不是!我就一個一直處於邊緣地帶的普通美術工作者。在廣美中國畫系讀研時,我的專業卻是美術史而非國畫;畢業後到盛產名家大師的廣東畫院理論創作室工作,卻主要從事美術史研究,而畫畫,只是餘事,也從不好意思投稿省展國展;榮幸被聘為省美協理論學術委員會委員十餘年,但我連美協會員這麼重要的表格,卻都還沒見過,當然也就並非會員。有人提醒我說我是書協的,我說書協的活動,我都十多年沒參加過,會費也忘了交——應該也已經被開除了吧。

著名畫家陳跡山水作品欣賞

陳跡 青城勝景圖冊·之九 24cmx18cm 紙本水墨 2017年

16.如何看待新文人畫這一問題?新文人畫是文人畫嗎?

陳跡:我只喜歡好的,至於是不是文人畫,是舊“文人畫”還是“新文人畫”,我都不關心。

“新文人畫”群體中,我最喜歡朱新建,還有他的畫。不是現在爆紅了值錢了才喜歡,是十幾年前很不值錢的時候。

飯吃了一半,突然發現朱新建的牙齒全沒了,問怎麼回事。原來牙齒都是假的,被他一扭頭取下來了——變魔術一樣。他說被敲掉了,然後就誰誰、如何如何敲的,笑嘻嘻地詳細描述了一番。

你說朱算,我不反對。真性情,畫如其人,不端著,文字又那麼好。

著名畫家陳跡山水作品欣賞

陳跡 重陽臥遊圖冊·之五 24cmx18cm 紙本水墨 2017年

17. 有人說文人畫的標配是詩書畫印,您認為是嗎?文人畫的標準形式到底是什麼?

陳跡:我看倪瓚的畫,就經常不蓋印;八大的畫,雖然基本上都鈐上印章,卻多數只是窮款——難道是老人家拙於題詩?董其昌是經常題詩的,見過很多一畫一字對題的山水冊,但那題畫詩,又大多和畫意風馬牛不相及——董大地主說不定就是故意的。“標配”二字,用於工業產品或者機構設置,似乎更加合適。

文人畫可以詩書畫印四全,但詩書畫印四全的,並不見得就是文人畫。現在那些總以詩書畫印“四全”標榜的,往往是偽文人畫,是一種以高雅為名義的惡俗。

著名畫家陳跡山水作品欣賞

陳跡 重陽臥遊圖冊·之七 24cmx18cm 紙本水墨 2017年

18.有人說中國藝術領先西方數百年,據說指的就是文人畫。對此您怎麼看?

陳跡:我承認文明有先進落後之分,但我不認為藝術有領先和落後之分。

19.有人評價您是“文人畫家”,您的反應會是?

陳跡:我從不在乎別人的評價,但我會認真傾聽,或者假裝認真傾聽。

著名畫家陳跡山水作品欣賞

陳跡 重陽臥遊圖冊·之九 24cm x18cm 紙本水墨 2017年

​20.美國學者高居翰認為,元代之後的中國繪畫,一直便是以文人畫為主導 (除了明初院畫有短暫復興)。您認為這一傳統會復興嗎?為什麼?陳跡:這是不可能的事。

著名畫家陳跡山水作品欣賞

陳跡 自家之酒·亂雲欲霾山 82cm ×66cm 紙本水墨設色 2006年

主要展覽:

2000

首屆廣東省扇面書法小字展 金獎 廣州文化公園 廣州

2001

慶祝建黨80週年廣東省優秀書法作品展 廣東美術館 廣州

2003

首屆廣東省南雅獎書法篆刻展 銅獎 長安圖書館 東莞

2005

乙酉集:三房一廳藝術空間展 廣東美術館時代分館 廣州

2007

國際潮人國畫名家作品邀請展 澳大利亞·悉尼

2008

生活·第五屆廣東省中國畫藝術大展·學術展 嶺南美術館 東莞

2010

文人意趣·第七屆中韓水墨藝術交流展 關山月美術館 深圳/韓國·光州

2011

潮上·廣東新水墨 汕上空間 汕頭

2012

當代嶺南中國畫年度大展·2012 嶺南畫派紀念館 廣州

潮籍名家名畫邀請展 嶺東美術館 汕頭

“三房一廳”第二回展 汕上空間 汕頭

“三房一廳”第三回展 述古堂 深圳

2013

重返山林·南方山水新趨勢 嶺南美術館 東莞

“南北宗·回望董其昌”中國山水畫學術研究邀請展 炎黃藝術館 北京

嶺南性格·“三房一廳”與廣東當代中國畫學術邀請展 炎黃藝術館 北京

2014

重返山林·第二回:逸筆草草——南方山水畫展 嶺南美術館 東莞

野樣·陳太一、陳跡中國畫展 文翰藝術館 順德

廣東山水三十年:當代嶺南名家山水畫邀請展 中山書畫院 中山

和熙共鳴·嶺南當代書畫名家邀請展 花城美術館 廣州

傳承開拓·當代嶺南中國畫大展 中國國家畫院美術館 北京

墨寫心象·當代嶺南中國畫邀請展 嶺南畫派紀念館 廣州

美麗珠海美術作品展 古元美術館 珠海

2015

野樣·陳跡山水畫展 北京頌雅風文化藝術中心 北京

西江靈勝·廣東省山水畫作品展 肇慶學院美術館 肇慶

澄觀——心·當代嶺南山水寫生作品展 河南省美術館 鄭州

嶺南風範·當代嶺南中國畫大展 中正紀念堂/臺灣藝術大學 臺北/新北

靜觀閒賞·當代嶺南中國畫作品展 北京畫院美術館 北京

靜觀閒賞·當代嶺南中國畫專題展 集文齋美術館 濰坊

墨尚畫跡·當代嶺南中國畫大展 陝西省美術博物館 西安

境在紙尺·2015當代中國寫意畫小品展 畫友會館 北京

2016

院風·當代青年十人邀請展 嶺南會展覽館/見賢五號美術館 廣州/汕頭

畫風·當代嶺南中國畫作品展 仰山樓 潮州

嶺南文人畫十人展 羊城晚報藝術研究院 廣州

2017

院風·當代水墨十人邀請展 廣州美術學院大學城美術館 廣州

丁酉春開作品展 雅達文化美術館 汕頭

潤澤嶺南·當代嶺南山水邀請展 嶺南美術館 東莞

“後嶺南”與珠三角 廣東美術館 廣州

廣東美術百年大展(入選) 中國美術館/廣東美術館/關山月美術館 北京/廣州/深圳

開門·見山——當代嶺南山水邀請展 佛山市圖書館展覽中心 佛山

墨社·嶺南大寫意集群展 陳樹人紀念館 廣州

廣東畫院畫家寫生作品觀摩展 廣東畫院美術館/嶺南美術館 廣州/東莞

嶺南畫風·當代嶺南中國畫邀請展 小欖藝術館 中山

追遠歷新·廣東美術館建館二十週年作品展 廣東美術館 廣州

2018

遊心方外·藝術家眼中的山水 廣州美術學院大學城美術館 廣州

潤澤嶺南·當代嶺南山水畫邀請展 廣州美術學院大學城美術館 廣州

出版:

《陳跡2012·山水篇》(河北教育出版社,2012)、《陳跡2012·書法篇》(河北教育出版社,2012)、《傳承開拓·當代嶺南中國畫大展作品集·陳跡》(安徽美術出版社,2014)、《理想激情與歷史規訓:黃新波研究》(廣東人民出版社,2016)等

收藏:

廣東美術館、嶺南美術館、廣東省政協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