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天乐十年不断更博,这才是文艺的本质

1

古天乐十年不断更博,这才是文艺的本质

在头条上收到一个问答邀请,题目是:你的文艺生活有哪些?生活中还能感觉到文艺吗?这个问题,我自认为还是比较适合我。毕竟,我被大家公认为文艺青年,生活也过得很文艺。就我个人的经验和看法,我觉得文艺的生活其实很简单。

将住处收拾地井井有条,干干净净。在一室明亮中,打开音乐,随意听着歌,看着书,甚至是什么都不做,纯粹发呆。或者是,陪孩子在干净的地板上打滚,在小小的空间里做游戏。在发呆和闹腾之间,感受到生活的底色与温热。

再或者是,趁孩子睡着后,爬起来,扭亮台灯,打开电脑,放开音乐,摊开一本书,拿着一支笔。或在阅读中圈圈点点,或在键盘上敲敲打打。一人一室一盏灯,一书一笔一扇门。一字一句一世界,一撇一捺一人生。心灵徜徉在书海之中,神思游离于躯体之外,在文字与思想碰撞的炫光中,感受生命的澎湃。

又或者是,在节假日,天气晴好时,领着孩子,带着家人,去户外走走停停,转转拍拍。在光影摇曳中,捕捉诗意。在微风清澜中,刻录流光。在光与影流转的瞬间,感悟生命的万象与万变。

在平平淡淡的岁月中,因为这份矫情,变得文艺而浪漫。在琐琐碎碎的时光里,因为这份敏感,又能时刻感觉到文艺。

我以为,这就是普通人平凡日子里文艺的状态。直到,我看到了古天乐的一则新闻,才知道,自己对文艺生活的理解是有多浅薄。

2

古天乐十年不断更博,这才是文艺的本质

这则新闻是说,古天乐几乎每天都会在新浪博客里,写一篇文章。而这个习惯,至今已经坚持了十年。

十年时间,新浪博客由最开始人声鼎沸、热闹非凡的鼎盛时期,到如今门可罗雀、无人问津的衰败模样。古天乐博文的阅读量,也由最初的10W+到如今的不足千人。而古天乐依然坚持每天在上面更新一篇文章。

在当下这个时代,各种自媒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状态下,他不开公号不写专栏不卖人设,依然坚守在微博这片越来越荒凉的平台上,坚持每天一篇文章地输出。仅这种淡定自若、镇定自如的状态,就甩我们这些伪文青几个银河系。更何况,他有颜值又有钱力,有才华又自带热点,作为演员,文艺是他的基本素养。他却将这个职业素养,变成了自己的生活习惯。

在如今喧腾不息、叫卖人设、博眼球买热搜的娱乐圈,向来不缺文艺,缺的是文艺的心灵与生活。古天乐这样不在乎阅读量,不在乎流量,更不在乎别人步调的人,用坚持给我上了一堂深刻的文艺生活课。

3

古天乐十年不断更博,这才是文艺的本质

娱乐至上的年代,我们都习惯了用心灵鸡汤类的文字,来掩饰内心的空虚。

习惯了用色彩艳丽的照片,来突显食物的可口诱人。习惯了用各种各样的滤镜,来表达人物的美好景色的意境。甚至也习惯了摆出各种各样高难度的动作,来证明自己对健身和瑜伽的偏爱……凡此种种,来表现自己的文艺和有趣。

却无法面对生活的艰难,不愿接受生活中的不美好,不愿接受不完美的自己,一边抱怨生存艰难,一边恣意挥霍青春。一边吐槽生活不易,一边放纵自己沉沦。一边乐此不疲地玩自拍,一边自欺欺人地PS。我们把挥霍当潇洒,把放纵当自由,将沉沦当成坚持,把美颜当日常。然后将苟且打扮成诗和远方的模样,将自己化成梦和理想的姿态,冠上名头视为"文艺生活"。

这种带着浮躁欲望,和浮夸演技的文艺,是当下的主流。不知是时代的伤痛,还是我们这代人的悲哀。

4

古天乐十年不断更博,这才是文艺的本质

古天乐,就用他糙男人、硬汉子的形象,生动地给我上了一堂关于文艺的课。

所谓文艺,不是不食人间烟火不沾阳春白雪,不是百花齐放花团锦簇中的歌舞升平,更不是岁月静好时光安然中的一声喟叹,。而是即使在菜米油盐酱醋茶中,还能过出琴棋书画诗酒花的心境。即使在身处动荡不安颠沛流离的环境里,依然有漫看云卷云舒淡看花开花落的心情。即使在时过境迁物是人非冷清下,依然有不忘初心步履不停的行动。

文艺生活的最高境界,就是像古天乐这样,无论身份地位环境怎样变化,热爱的事情坚持成一种习惯。没有为文艺而文艺的形式,却有不因文艺而更文艺的本质。

忘却文艺的形式,保留文艺的形态。既有感知幸福与美好的敏锐,也有抵抗痛苦与悲哀的能力,更有保持自我与顺应环境的定力。才是文艺生活的最高境界。也是文艺的本质所在。

诚如网友所说,生存已是不易,生活更加艰难。想要将生活过成文艺、诗情、浪漫的模样,更是难上加难。可,生活不就是因为这样的千难险阻,而显得更加意味深长吗?文艺不就是因为这样来之不易,而更加值得追求和珍惜吗?

这里有有趣的婚恋,有料的深飘,有用的杂文

冷眼看世间,热心享生活,人生如梦,何妨透彻与深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