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化腾背后的男人,亿万身价开十万小车,说好产品赚钱要优雅

马化腾背后的男人,亿万身价开十万小车,说好产品赚钱要优雅

马化腾背后的男人,亿万身价开十万小车,说好产品赚钱要优雅

作者|黄时雨

来源|新财富杂志、腾讯学院

很多人都知道腾讯的“老大”是马化腾(Pony),很少人知道张志东(Tony)。马化腾的QQ是10001,张志东的QQ是10002,可见张志东在腾讯当时的地位。

张志东曾任腾讯公司执行董事和CTO,是不折不扣的低调技术男。

那么有关张志东的传奇要从哪里说起呢?让时间倒流到上世纪80年代末......

另类的网络发烧友

1993年深圳大学本科毕业后,张志东继续在华南理工大学攻读计算机系硕士学位。

提及自己专业的选择,张志东表示,是因为自己在初中时参加过一个计算机夏令营,并至今对此记忆尤深。

那时的他,第一次接触软件编程,第一次步入计算机世界,第一次燃起了对软件的浓厚兴趣。高中开始有了自己的第一台PC,开始养成宅在PC前敲代码的习惯。

1995年底,和其他同学一样,张志东一边做毕业论文,一边找工作。

当时国内开始有一些科研机构和技术类公司使用互联网,但上网速度很慢,网民很少,网上的内容和应用贫乏。

上网时,张志东经常感到很多不爽的地方,他不时会想,如果能既解决生存需要,又能做互联网体验的工作就好了。

但那个时候,互联网还没有商业模式,除了在中国电信的网络建设部门,企业界还很少有这样的工作机会。

“我在研究生毕业的时候全班只有11位同学,其中有10位同学选择读公务员或者是进电信企业工作,而我是唯一一个跑去民企的。当时我的想法就是我喜欢这种与计算、算法有关的工作,所以我就选择民企。有同学问我,那你读研干嘛呢?我说我喜欢,那我就去试一试。”

和马化腾一拍即合

抱着这种想法,1995年底,张志东在深圳一家系统集成商实习了一段时间,开始接触到系统集成行业。

1996年毕业后,就加入了这家系统集成公司。在第一家公司工作近3年,参与了多个政府信息化和企业信息化的项目。

“我很感激第一家公司,集成行业是一个生存压力挺大的行业,那是一家很优秀的集成商。对于刚毕业的学生来说,能有机会和专业团队一起经受高强度的实战,工作虽忙虽累,但能感受敬业乐业的职业精神,结识到很多良师益友,全力投入工作的感觉很好。工作2到3年后,开始独当一面了,主持多个中小型项目,有成功的喜悦,更有失败的教训。”张志东说道。

但在1998年,系统集成行业第三年,张志东开始遇到了行业瓶颈。

由于客户对软件和服务价值的认售度较低,集成项目主要收入依赖硬件的一次性销售,而软件和服务售后的收入,是无法支持集成商持续投入的。

为了生存需要,系统集成商往往跨多个行业领域。

而项目和项目之间,跳跃比较大,往往一个项目还未验收、跑顺,就要开始新的项目,很难有多年聚焦一个领域做深做透的机会。

张志东思维活跃,沉迷技术,一心希望可以通过自己提供的技术帮助别人改变生活。

他说,他一直很渴望能持续数年做一个软件,能凭好的产品体验和好的技术,让许多人很方便地使用。

“但系统集成行业无法让我实现这个梦想,这个行业瓶颈,不是一个团队,一个企业所能改变的。这个行业瓶颈让我非常困惑。”

恰好在那个时间,张志东和马化腾两位老同学见面了.....

马化腾(Pony)是张志东在大学时的同班同学,他也是一个狂热网络爱好者,他在大学毕业后加入了一家大型寻呼公司,做通信业IT系统。

据张志东介绍,互联网在国内开始发展的时候,马化腾是最早第一批网虫,经常深夜泡在网上,他一直想基于互联网做软件应用,也一直苦于当时互联网没有商业模式。

同学聚会时,张志东和马化腾经常会谈论这方面的想法,他们开始有一些在互联网创业的念头,但当时还只是朦胧很不成熟的憧憬。

而到了1998年,互联网在国内发展了几年,虽然网民数量基数还小,但快速增加趋势已经很明显。

马化腾一直在设想将互联网和寻呼业的深度结合起来,就找到张志东谈这个设想,正好张志东当时在系统集成行业遇到瓶颈,在马化腾的鼓励之下,便有了创业的冲动。

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后,1998年11月11日,腾讯公司正式成立,“腾讯”寓意“万马奔腾的时代”,自此,他们开始了网络创业之旅。

马化腾背后的男人,亿万身价开十万小车,说好产品赚钱要优雅

▲腾讯集团 来源|网络

开着十万小车的亿万富翁

张志东是一个很注重方法论的人,他对待产品一直以来都秉承着两个理念,一个是“三个柱子能够顶起一颗球”

在QQ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产品几乎是1到2个月更新一个版本,在当时PC端的时代,这种更新速度是很少见的。

当时张志东要求在每一个新版本里,至少包含3个关键特性的革新,这迫使技术人员绞尽脑汁去找出产品中的bug,不断做出更好用,更能符合用户体验的产品。

另外一个是“小步快跑,快速迭代”。PC端应用程序可以在发现bug时,通过向用户发送一个新版本做改进。

跟实业产品做出来就不能修改、只能回收重做不同,张志东并不需要产品多完美,而是需要根据用户体验不断改进,每一次改进可能都微不足道,但随着产品的不断更迭,带来的变化就是显著的。

据了解,腾讯内部的产品经理形成了一个“10/100/1000法则”:产品经理每个月必须做10个用户调查,关注100个用户博客,收集反馈1000个用户体验。这种方法虽然简单粗暴,但却很有效。

江湖还流传一个关于张志东技术能力的美谈:他搭建的系统架构,在后来QQ用户达到以亿计量时仍能支撑。

为此张志东被誉为“互联网最牛架构师”。

对此,张志东曾耿直回复,“那时首先是希望能活下去,然后是不要让用户掉线,少挨点骂。所谓‘天才’都是被逼的结果,‘最牛’架构是腾讯几代技术人员兢兢业业、不断改进换来的。”

此外,腾讯高管出入的都是宝马香车,而张志东作为拥有估值数十亿港元腾讯股票的大股东,却一直开着一辆十分不起眼的小车。

于是,腾讯也流传着这样一个段子:张志东一直开着宝来,忽然有一天,同事们奔走相告:张志东终于换车了,张志东终于换车了。于是有人激动地问,换的啥车?回答:一辆新宝来。

张志东的产品和经营方法论

1、创业头三年:一是活下去,二是少挨骂

腾讯刚成立时,没有任何成文的制度,上下班也没有规范时间。初期的成员起床后就跑去公司,趴在PC上看用户意见。

除此之外,腾讯有一个简单的统计图:每分钟统计一次在线用户人数,在图上画一个点。

如果这条曲线突然掉下来,就说明出现了故障。张志东还没来得及叫车回公司,团队已经有同事在定位修补。

团队本身就是产品的重度用户,大家对用户掉线的不爽是感同身受的。

2、人品+勤奋,维持公司运作

遇到业务风口时,有的企业可以快速发展起来。但对于企业内部的传承力量来说,团队培养要慢工出细活。

企业开展多元业务时,要将同方向的产品研发、市场合并到一个领域里,由主要领军人负责。

主要领军人必须要有综合的能力,同时要有内部文化的认同度。

互联网的浪潮日新月异,当走到“革命”还是“被革命”的关口时,只要把人、企业、服务的基础连接设施做好,就能有机会促进更多行业的改变和提升。

世界是不断变化的,所以企业也必须不断变化才能适应。

3、选择惊险变革,拒绝“温水煮青蛙”

历史成绩容易成为一个企业转型的负担。管理者会对成绩有留恋,觉得收入很多,市场份额也有“江湖地位”。

事实是,如果你不能在一定时间内完成自我革命,你随时可能老化,不再能适应新时代。

而能不能抓住这个变革的时间窗口,核心就是管理团队有没有危机感。

领军人物要有对危险的认知,不能仅凭蜻蜓点水式的“转型”,这样只会无功而返。

企业的转型肯定会带来阵痛,每个大型企业会有很多bug,但企业团队之间若能一起debug,就是很好的事情。

4、好的产品,营收模式一定是优雅的

一些业界现象是:有的团队很爱给自己打鸡血,年会时用夸张的方式庆祝收入创新高;有的管理者用很强硬的996,推动团队各种管理压强.....

但真正好的产品团队不需要打鸡血,不需要CEO告诉团队我们很牛,而是每一个参与其中的成员都能感受到自己在做的事,大大地提升原有体验。

随着时间变化,产品对年代的重要性会随之改变。如果一个产品产生可观的收入,但是用户感到了别扭和不爽,从产品的角度讲,模式就不算理想。

因而必须把收入看淡,团队就能在更优美的地方创造出新东西。

在移动时代,好的产品,营收模式一定是优雅的。

马化腾背后的男人,亿万身价开十万小车,说好产品赚钱要优雅

▲张志东在科技向善研讨会发言 来源|网络

离开Tony的腾讯依然有两大挑战

2014年3月,张志东宣布辞任腾讯公司执行董事及首席技术官,转而担任腾讯学院荣誉院长,并在腾讯学院担任讲师。

张志东的辞去,只是从前台退居幕后。正如马化腾给张志东的信中所说:“即使Tony不在管理岗位,他对公司人才培养的热忱和努力,依然会在腾讯的发展上发挥重要作用。”

而面对未来的数字化社会,腾讯将会面对两个大挑战。

一个是社会化的挑战。新科技在推动社会快速数字化,极大提升社会效率,同时也会带来许多衍生的社会问题。

腾讯作为一家定位于连接的互联网企业,能否通过技术和产品,去有力地帮助社会缓解这些问题,是下一个阶段需要面对的大挑战。

另一个是企业内部的组织演进。

大数据、AI、云计算的快速发展催生了社会各行各业的升级,对腾讯来说,这应该是特别大的创新机遇。

而腾讯的内部组织结构,尚没有做好准备去匹配这样的时代,以原来完全BG化的组织结构面对新时代,会有不少大坑。

这两者既是腾讯未来的挑战,也是腾讯未来的机遇。

马化腾背后的男人,亿万身价开十万小车,说好产品赚钱要优雅

有趣的创业故事,有用的管理知识,及时的政策资讯,尽在粤创10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