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笛的基本知識(附音頻)

陶笛的基本知識(附音頻)

單管陶笛

陶笛,英文名稱為Ocarina,也譯作奧卡利那笛、洋壎、瓦壎、土笛、鼓浪笛等,陶笛是一種全球都流行的吹管樂器,目前國際上比較流行的陶笛多數是一種源自意大利、狀似潛艇、有哨口、通常用陶土燒製的吹管樂器。

一、陶笛是源於中國的樂器

需要特別說明的是:陶笛是源於中國的古老民族樂器。中國曾出土了目前世界上最早的陶笛,距今4000多年前,原以為是壎的別種,後經專家組研究確認是古老的陶笛。

目前的“陶笛”這個名稱是由我國臺灣地區傳入大陸的,之前在國內沒有人這樣稱呼這件陶土燒製的樂器,很多人叫不出它的名字,或是叫錯他的名字,或叫壎、泥咕嚕、嗚嘟、泥哨……。

當然,文化有時會存在著“平行發展”或“不約而同發展”的現象,例如,六世紀南美的瑪雅人和阿茲特克人用於裝飾和祭祀的仿鳥鳴的彩繪樂器也是陶笛的源頭之一,後來陶笛從美洲傳到了歐洲。

二、陶笛文化的迴歸

令人遺憾的是,由於種種原因,在歷史上,陶笛在中國逐漸淡出樂壇,甚至消失。

一個尷尬的現象是,目前在國際有影響力的陶笛名家幾乎沒有中國人。

近幾年來,陶笛在中國才開始逐漸熱起來,這股風是從國外刮過來的。

對此,不必過於詫異,這其實是一種文化的迴歸。

陶笛的基本知識(附音頻)

日本陶笛名家—野村宗次郎

三、陶笛名家

日本:陶笛之父明田川孝。

日本:野村宗次郎。

意大利:GOB七人陶笛樂團。

中國:周子雷。

中國:遊學志。

陶笛的基本知識(附音頻)

中國陶笛名家—周子雷

特別介紹一下:周子雷先生。

周子雷先生是中國為數不多的專職從事於陶笛藝術的演奏家,他是中國民族器樂協會常務理事,中國陶笛學會副會長。

周子雷先生曾赴巴黎參加中法文化年的演出活動並先後在意大利米蘭、威尼斯、羅馬等地及德國、阿拉伯聯合酋長國迪拜、中國臺灣進行演出及文化交流,首次讓陶笛在國家大劇院舉辦專場音樂會,2012年初又攜作品《千年風雅》登上了維也納金色大廳的舞臺。

可以說,周子雷先生為中國在世界陶笛音樂界爭得了一席之地,為中國陶笛文化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四、陶笛的材料、結構、種類、音域、指法等

(1)陶笛的材料

製作陶笛的材料很多,例如陶土、瓷泥、紫砂、塑膠、木材等,近年來還不斷使用新材料。

(2)陶笛的結構

陶笛具有吹孔、出氣孔和按孔等,分為4孔陶笛、5孔陶笛、6孔陶笛、7孔陶笛、8孔陶笛、9孔陶笛、10孔陶笛、11孔陶笛、12孔陶笛,甚至還有17孔以上的陶笛。

(3)陶笛的種類

陶笛分為高音陶笛、中音陶笛、低音陶笛。

(4)陶笛的音域

陶笛可以吹半音,轉調十分方便,12孔中音C調能輕易演奏7調的樂曲。

陶笛的音域不寬,主流的12孔陶笛可以演奏13個高低不同的音名。

近年來,陶笛也不斷得到改進,開始發展出雙管陶笛、三管陶笛甚至四管陶笛等,以擴展其音域。

例如,雙管陶笛具有兩個吹口,可以演奏17個高低不同的音名,表現力得到了大大提高。

陶笛的基本知識(附音頻)

四管陶笛

(5)陶笛的指法

陶笛的指法可以分為:全按做低音5、全按做低音6、全按做低音7、全按做低音2、全按做低音3、全按做低音升4、全按做中音1,共計7種指法。

如果進一步劃分,還可以分為12種指法,在此不予詳述。

五、陶笛的演奏技巧

相對於笛子或長笛等樂器而言,陶笛的演奏難度要降低了很多。

陶笛屬於大眾普及型樂器,價格低,簡單易學,成手快,即使沒有音樂基礎的人,依照相應的陶笛曲譜,經過短時間練習,也能吹出令人滿意的曲子,完全可以自學。

當然,陶笛演奏也講究“氣、指、舌”三大技法。

關於陶笛的演奏技巧,隨後再專門發文章介紹。

六、陶笛的優缺點

(1)陶笛的優點

陶笛音色純樸自然、清麗、空靈,介於壎和笛子之間,別有一番風味。

陶笛還具有價格便宜,攜帶方便,容易演奏,衛生健康(陶瓷)等優點,估計陶笛在將來取代豎笛(塑料)是有完全有可能的。

(2)陶笛的缺點

由於陶笛本身結構或材料等限制,陶笛在演奏樂曲時不能表現出音樂的強弱變化(變化不明顯),沒有音樂的強弱變化就沒有音樂的起伏,這是陶笛作為陶土樂器的侷限。

陶笛作為普及樂器,它完全能夠具有特定的功能,但是作為演奏樂器,甚至獨奏樂器,就有一定侷限。

另外,陶笛獨奏的作品很少,表演受到嚴重限制。

當然,陶笛是不能摔的,最好專人專用。

七、陶笛的音樂收聽

1.《故鄉的原風景》,演奏:野村宗次郎。

2.《天空之城》,演奏:周子雷。

3.《野蜂飛舞》,演奏:周子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