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洋快餐」到「新快餐」,麥當勞、肯德基給中國餐飲的啓示

經常聽到一些做餐飲老闆抱怨,在別的地方非常火爆的餐飲品牌,費了很大勁加盟到自己所在的城市,卻很難被消費者認可。也有老闆抱怨自己做的非常好的餐飲店,一旦到了外地開分店就很難做起來。

今天給大家分享麥當勞、肯德基、星巴克這些原本被認為是“洋快餐”的跨國品牌,是如何實現本土化,成為消費者喜歡的“新快餐”,希望能夠給到餐飲老闆們一些啟示。

1

產品更符合消費者口味

肯德基從1987年進入中國市場以來,在產品多樣化上下足了功夫,目的是為了開發出更多適合中國人口味的食品。

剛接觸肯德基,消費者或多或少會覺得這是外來品牌,但是隨著老北京雞肉卷、早餐花式粥、油條、燒餅、豆漿等深受中國消費者喜愛的產品不斷上市,消費者的距離感會越來越淡。

肯德基官方數據顯示,1987年肯德基剛進中國市場時,北京前門店只有8款產品。現在到餐廳至少有超過50個常規產品可供消費者選擇,其間累計上市的新品有500種左右。

近幾年,肯德基平均每年以推出40多種的新品速度服務著廣大中國消費者。除了吮指原味雞、香辣雞腿堡、香辣雞翅等代表產品外,肯德基中國團隊還在不斷研發中國消費者喜愛的產品。

為了滿足不同消費需求,2005年肯德基兄弟品牌“東方既白”在上海誕生,在沿襲肯德基快捷服務模式的同時,東方既白主要為消費者提供中式餐飲服務,包括鮮蝦濃湯麵、照燒雞腿飯、奶茶、雲吞等。

從“洋快餐”到“新快餐”,麥當勞、肯德基給中國餐飲的啟示

2

更注重情感文化凝聚

跨區域品牌想要實現本土化發展,首先要融入當地的文化。2016年4月,肯德基在上海推出首家概念店“Original+”,將中國傳統江南園林風格與創新科技有機結合,融入綠竹、花窗、月門、及粉牆黛瓦等元素。

同時以長城灰、玉脂白、國槐綠為主,結合原木色及黑色,營造寧靜內斂的“新中式”空間,亭、臺、樓、閣,處處體現著江南古典園林所特有的詩情畫意。

2018年6月開業的星巴克臻選北京坊旗艦店,在建築設計上,融入了北京大柵欄地區衚衕肌理、老北京四合院結構和故宮建築特色等中國傳統文化元素。

另一大特色是星巴克北京坊旗艦店,以整個二層呈現了星巴克旗下高端茶品牌茶瓦納茶飲,滿足中國消費者的創新茶飲體驗需求。

茶瓦納吧檯造型靈感源自蓬勃而出的茶葉嫩芽,客區還首次引入頗具中式風格的藤背座椅,使顧客呼吸傳統茶文化中那份悠然自得的意境,星巴克更懂中國消費者。

從“洋快餐”到“新快餐”,麥當勞、肯德基給中國餐飲的啟示

3

尋求本土化合作發展

作為外來品牌,多數跨國公司都意識到,需要尋找一位品牌影響力巨大、實力相當、且對中國消費市場熟悉的本土化品牌進行合作,以增強本土化和創新能力,滿足中國消費者的需求,加速在中國市場的發展。

2016年,在中國市場擁有肯德基、必勝客和塔可貝爾三個品牌獨家運營和授權經營權的百勝中國,就引入了春華資本和螞蟻金服兩位合作伙伴。

麥當勞於1990年進入中國內地市場。目前,中國是麥當勞全球第三大市場、美國以外全球最大的特許經營市場,以及全球發展最快的市場。

2016年3月,麥當勞中國宣佈,計劃引進戰略投資者,以加大對未來發展的投資力度,提升企業競爭力,進一步加速麥當勞在中國大陸的擴張,滿足快速變化的市場需求。

從“洋快餐”到“新快餐”,麥當勞、肯德基給中國餐飲的啟示

2017年7月,麥當勞與中信股份、中信資本、凱雷達成戰略合作,共同運營和管理麥當勞在中國內地和香港的業務。這也就是去年網絡熱議的“麥當勞改名金拱門”。

據介紹,合作各方將充分利用自身的資源和優勢,進一步發展麥當勞的業務,包括開設新餐廳(特別在三、四線城市)、提升現有餐廳的銷售額,以及在菜單創新、便捷服務、數字化零售、外賣等方面進行拓展提升。

隨著中國城市化進程不斷深入、中產階級人數增加以及家庭可支配收入的提升,國內市場的消費潛力依然被看好。而由於一二線城市消費市場結構固化,三四五線城市將成為各大品牌爭奪的焦點,營銷重點從一二線城市下沉到三四線城市,也是跨國品牌必然的路線。(文/梓名)

從“洋快餐”到“新快餐”,麥當勞、肯德基給中國餐飲的啟示

(資料參考:肯德基中國官網、麥當勞官網;頭條文章: )

本文由“商業新發現”賬號發佈,2018年8月18日。

歡迎關注《商業新發現》,《商業新發現》致力於發現新創業公司,探尋新商業模式,傳播新商業思維,分享新產品,為創業者發展助力。

如果你是創業公司,或有獨特的商業模式,或有獨到的商業思維和見解,或有獨一無二的產品,請私信與我們聯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