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災猛於虎,這些防災避險知識一定要牢記哦!

進入5月份以來,由於受弱冷空氣、偏南暖溼氣流、高空槽和切變線的共同影響,平南縣從5月2日開始,在全縣範圍內出現中雨、局部大雨到暴雨,並伴有短時雷暴大風天氣,很容易誘發滑坡、崩塌等地質災害。平南縣地質環境複雜而脆弱,特別是山區村民切坡建房,由於切坡斷層帶上岩石節理裂隙豐富,殘坡積土層較厚,在降雨的條件下易發生滑坡、崩塌地質災害。據有關統計,2005年至2015年因切坡修路、切坡建房而引發的崩塌、滑坡等地質災害共208起,死亡225人,受傷168人。

5月6日13時大雨過後,馬練鄉馬練街糧所商鋪後山因排水溝阻塞,雨水沖刷後山引發山體崩塌,崩塌坡面高約20米,崩塌落下約30立方米的碎石和泥土堆積在商鋪後面,擠壓後牆,造成商鋪部分後門無法打開,威脅馬練街糧所商鋪和郭賢森戶房屋及居住人員安全,幸無造成人員傷亡。 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的發生像一張張血盆大口,隨時可能吞噬群眾寶貴生命和辛辛苦苦建起來的房子。因此,大家一定要高度重視防範地質災害,並牢記下面這些防災避險知識。

一、切坡建房戶怎樣防災避險

1.農村切坡建房要進行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農民個人建房特別是切坡建房應向具有地質災害專業人員諮詢請教,進行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做好防範,以確保我們的住房安全可靠。

2.切坡建房要採取必要的防護措施。一是做好擋牆支檔,邊坡的支護防護。二是削坡,整個邊坡削到安全的坡度以下,安全坡度大概是40度,要削到40度以下坡度。三是做好邊坡的截排水。要做好三面光的截排水溝,把山坡的水都截排到坡腳去,山坡上不能種植高大的樹木,茂密的竹林。

3.床鋪不可安放在靠山體一側。容縣黎村鎮一個五口之家在2008年6月就因為睡在一張靠山一側的床上,因山體崩塌遭受滅頂之災。

4.當房屋遭遇險情時要及時撤離。當遇到房屋周邊開裂、掉塊、冒水,可能發生地質災害時,一定要聽從鄉鎮政府、國土規建環保安監人員或監測員的指揮,及時撤離避讓。返回時要注意檢查房屋邊坡是否還有隱患,在專家沒有同意前不能返回屋內居住。

二、地質災害高發區居民點如何做好避險準備

為緊急避險,地質災害高發區的居民要在專業技術人員的指導下,在縣、鄉、村有關部門的配合下,事先選定地質災害臨時避災場地、提前確定安全的撤離路線、臨災撤離信號等,有時還要做好必要的防災物資儲備。

1.臨時避災場地的選定。在地質災害危險區外,事先選擇一處或幾處安全場地,作為避災的臨時場所。避災場所的選定,一定要選取絕對安全的地方,絕不能選在滑坡的主滑方向、陡坡有危巖體的坡腳下或泥石流溝溝口。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避災場地距原居住地越近越好,地勢越開闊越好,交通和用電、用水越方便越好。

2.撤離路線的選定。撤離危險區應通過實地踏勘選擇好轉移路線,應儘可能避開滑坡的滑移方向、崩塌的傾崩方向或泥石流可能經過地段。儘量少穿越危險區,沿山脊展布的道路比沿山谷展布的道路更安全。

3.預警信號的規定。撤離地質災害危險區,應事先約定好撤離信號(如廣播、敲鑼、擊鼓、吹叫笛等)。制定的信號必須是唯一的,不能亂用,以免誤發信號造成混亂。

三、發生崩塌時怎麼辦?

崩塌發生時,如果身處崩塌影響範圍外,一定要繞行;如果處於崩塌體下方,只能迅速向兩邊逃生,越快越好;如果感覺地面震動,也應立即向兩側穩定地區逃離。

四、發生滑坡時怎麼辦?

滑坡發生時,應向滑坡邊界兩側之外撤離,絕不能沿滑移方向逃生。如果滑坡滑動速度很快,最好原地不動或抱緊一顆大樹不鬆手。

五、發生泥石流時怎麼辦?

當處於泥石流區時,不能沿溝向下或向上跑,而應向兩側山坡上跑,離開溝道、河谷地帶,但應注意,不要在土質鬆軟、土體不穩定的斜坡停留,以防斜坡失穩下滑,應在基底穩固又較為平緩的地方暫停觀察,選擇遠離泥石流經過地段停留避險。另外,不應上樹躲避,因泥石流不同於一般洪水,其流動中可能剪斷樹木捲入泥石流,所以上樹逃生不可取。應避開河(溝)道彎曲的凹岸或地方狹小高度不高的凸岸,因泥石流有很強的掏刷能力及直進性,這些地方可能被泥石流體沖毀。(平南縣國土資源局 黃國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