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做一个“看轻、看淡、不惑、不忧、不惧“的人

梁启超:做一个“看轻、看淡、不惑、不忧、不惧“的人

江南,因烟雨朦胧而陡生乐趣;美人,因琵琶遮面而徒增神秘。不论是温玉还是琉璃,似乎朦朦胧胧、半明半昧间最能体现事物的美妙。

难怪谷崎润一郎感叹说:美不存在于物体之中,而存在于物与物产生的阴翳的波纹和阴暗之中。

朦胧与阴翳就像一碗粘稠的粥,让人陷入一个温暖细密的网里。

老子说无为,孔子谈中庸,墨子讲非攻,看轻、看淡,把自己的位置放大,就是营造一种大智慧的糊涂与阴影。

花有开落,月有圆缺,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人生二十知有生的利益,二十五而知有明之处必有暗,三十而知明之多处暗亦多,欢浓之处愁亦重。

做人,看透不如看轻;做事,看破不如看淡。

看透是本事,看轻是修养

有人说“不要总认为看透人心是好事,吃亏是福,懵懂是真,当你看透了,你便会失去了追求,没有了方向”。

郑板桥说“难得糊涂”,有时候看透不过是给自己找麻烦,找痛苦。有些人、有些事看得太明白,太计较,不过是自寻烦恼。

看得太透的人往往容易钻牛角尖,他们总是试图把生活过成数学题,但生活并不是一加一这么简单。

做人,看透不如看淡。真心换真心,不是真心的朋友,没必要强求,没有必要给人定性,个人有个人的脾气。痛苦也是一天,高兴也是一天,何必自己给自己找麻烦。

做人,看透不如看淡。人世间很多事没办法用道理说通,遇见不痛快的事,不要斤斤计较,把它抛在脑后,值得高兴的事有那么多,何必烦恼那一个,开心的生活,花开随他开,花落随他落,不为难自己,不苛求生活。

梁启超做事总是从有趣二字出发,在他写给孩子们的信中,也总是要求孩子们不管成绩好坏,过得开心最重要。

胡适曾评价梁启超“任公为人最和蔼可亲,全无城府”“先生处事接物都是从‘忠恕’两字出发”。

做人,不要太执着,不要太执拗,看得太透不是什么好事,与其看透给自己添堵倒不如看轻,把不痛快的事从心里清除。

看破是能力,看淡是境界

对世事发展看得明明白白,看破红尘俗世,就容易产生消极、逃避的情绪。庄子寄情山水,陶潜南山采菊,嵇康竹林打铁,无不是看破之后的纵情。

人间总有风雨,看淡就是晴天。人生不可能都是和风旭日,看淡就是接受风雨并享受风雨。有得才会有失,有赢才会有输,有烦恼才知快乐,有痛苦才懂幸福。

看破是能力,看淡是境界。生活中的一时得失都不算什么,从生命的长河来看,失去也是一种收获。

看破是能力,看淡是境界。荣与辱,奖与惩,不过烟波浩渺中的一朵浪花,没有什么能够永恒,没有谁能真正陪你一生。

看破是能力,看淡是境界。看淡就是好心情,谁都有不顺心的时候,让自己的眼界变宽,心境变大,心大了,世界就大了,问题自然就小了。

梁启超给女儿写信,跟她讲成绩不是最重要的,只要找到自己人生的方向就好。去世前做手术失败,面对生死,梁启超说这也是对西医的一次鼓励。似乎不论什么事情,他总能找到积极的一点,总能给生活减轻重量。

看淡就是一个给生活增乐减痛的过程,痛苦的事情让它像云烟一样流走,不埋怨他人不抱怨生活,管好自己的心,做好自己的事。

人生有曲也有直,有泥淖亦有花朵。就像直视太阳会被阳光刺伤,太过看透看破也会让人内心痛苦迷惘。朦胧之处才有风景,看轻看淡就是给万物套上一层遮光网。

人,看透不如看轻;事,看破不如看淡。

做一个不惑、不忧、不惧的人

人,要具备三德——智、仁、勇

1922年,梁启超应苏州学界之邀作一场演讲。他向在座者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进学校?”而后,任公自己给出的答案是,求学问为的是学做人。他说但凡一个人在学校里所学,数理化、史地、国文、英语,乃至哲学、文学、农工商等等,皆不过是做人所需的一种手段。而要成一个人,总要具备三德——智、仁、勇,实现了的状态便是“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无论是教育家教育学生,还是自己教育自己,皆应以这三件为准则。

重视三种教育:知育、情育、意育

人类心理有知、情、意三部分,这三部分圆满发达的状态,我们先哲名为三达德——智、仁、勇。为什么叫做“达德”呢?因为这三件事是人类普通道德的标准,总要三个具备,才能成一个人。三件的完成状态怎么样呢?孔子说:“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所以教育应分为知育、情育、意育三方面。现在讲的智育、德育、体育不对,德育范围太笼统,体育范围太狭隘。

知育要教人做到“知者不惑”

知育要教到人不惑,情育要教到人不忧,意育到教到人不惧。教育家教育学生,应该以这三件为究竟,我们自动的自己教育自己,也应该以这三件为究竟。

我们在高等以上学校所求的知识,就是这一类。但专靠这种常识和学识就够吗?还不能。宇宙和人生是活的不是呆的,我们每日碰见的事理是复杂的变化的,不是单纯的刻板的,倘若我们只是学过这一件,才懂这一件,那么,碰着一件没有学过的事来到跟前,便手忙脚乱了。

所以还要养成总体的智慧,才能有根本的判断力。这种总的智慧如何才能养成呢?

第一件,要把我们向来粗浮的脑筋着实磨炼他,叫他变成细密而且踏实。那么,无论遇着如何繁难的事,我都可以彻头彻尾想清楚他的条理,自然不至于惑了。

第二件,要把我们向来浑浊的脑筋,着实将养他,叫他变成清明。那么,一件事理到跟前,我才能很从容很莹澈的去判断他,自然不至于惑了。以上所说常识学识和总体的智慧,都是知育的要件,目的是教人做到“知者不惑”。

情育要教人做到“仁者不忧”

为什么仁者便会不忧呢?想明白这个道理,先要知道中国先哲的人生观是怎么样。

“仁”之一字,儒家人生观的全体大用都包在里头。“仁”到底是什么?很难用言语说明,勉强下个解释,可以说是:“普遍人格之实现。”

孔子说:“仁者人也。”意思是说人格完成就叫做“仁”。但我们要知道,人格不是单独一个人可以表现的,要从人和人的关系上来看。所以仁字从二人,郑康成解他做“相人偶”。总而言之,要彼此交感互发,成为一体,然后我的人格才能实现。

所以我们若不讲人格主义,那便无话可说;讲到这个主义,当然归宿到普遍人格。换句话说,宇宙即是人生,人生即是宇宙,我们的人格,和宇宙无二区别,体验得这个道理,就叫做“仁者”。然则这种仁者为什么就会不忧呢?大凡忧之所从来,不外两端,一曰忧成败,二曰忧得失。我们得着“仁”的人生观,就不会忧成败。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知道宇宙和人生是永远不会圆满的,所以《易经》六十四卦,始“乾”而终“未济”。正为在这永远不会圆满的宇宙中,才永远容得我们创造进化。

我们所做的事,不过在宇宙进化几万万里的长途中,往前挪一寸,两寸,那里配说成功呢?然则不做怎么样呢?不做便连这一寸都不往前挪,那可真是失败了。“仁者”看透这种道理,信得过只有不做事才算失败,肯做事便不会失败。所以《易经》说:“君子以自强不息。”换一方面来看,他们又信得过凡事不会成功的几万万里路挪了一两寸,算成功吗?所以《论语》:“知其不可而为之。”你想,有这种人生观的人,还有什么成败可忧呢?再者,我们得着“仁”的人生观,便不会忧得失。为什么呢?因为认定这件东西是我的,才有得失之可言。连人格都不是单独存在,不能明确的画出这一部分是我的,那一部分是人家的,然则哪里有东西可以为我们所得?既已没有东西为我所得,当然也没有东西为我所失。

有人为学问而学问,为劳动而劳动,并不是拿学问劳动等做手段来达某种目的——可以为我们“所得”得。所以老子说:“生而不有,为而不恃。”“既以为人已愈有,既以与人已愈多。”有这种人生观的人,还有什么得失可忧呢?总而言之,有了这种人生观,自然会觉得“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自然会“无人而不自得”。他的生活,纯然是趣味化艺术化。这是最高的情感教育,目的教人做到“仁者不忧”。

意育要教人做到“勇者不惧”

有了不惑不忧功夫,惧当然会减少许多了。但这是属于意志方面的事。一个人若是意志力薄弱,便会有丰富的智识,临时也会用不着,便有优美的情操,临时也会变了卦。然则意志怎么会才坚强呢?头一件须要心地光明,孟子说:“浩然之气,至大至刚。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又说:“自反而不缩,虽褐宽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

俗话说得好:“生平不作亏心事,夜半敲门心不惊。”一个人要保持勇气,须要从一切行为可以公开做起,这是第一着。第二件要不为劣等欲望之所牵制。《论语》记:子曰:“吾未见刚者。”或对曰伸枨。子曰:“枨也欲,焉刚。”一被物质上无聊得嗜欲东拉西扯,那么百炼成刚也会变成绕指柔了。总之,一个人的意志,由刚强变为薄弱极易,由薄弱返到刚强极难。一个人有了意志薄弱的毛病,这个人可就完了。

自己作不起自己的主,还有什么事可做?受别人压制,做别人奴隶,自己只要肯奋斗,终必能恢复自由。自己的意志做了自己情欲的奴隶,那么,真是万劫沉沦,永无恢复自由的余地,终身畏首畏尾,成了个可怜人了。孔子说:“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国有道,不变塞焉,强哉矫;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我老实告诉诸君说罢,做人不做到如此,决不会成一个人。但做到如此真是不容易,非时时刻刻做磨炼意志的功夫不可,意志磨炼得到家,自然是看着自己应做得事,一点不迟疑,扛起来便做,“虽千万人吾往矣。”这样才算顶天立地做一世人,绝不会有藏头躲尾左支右绌的丑态。这便是意育的目的,要教人做到“勇者不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