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南分局科技强警布“天罗地网”

贵港市公安局港南分局深入推进平安港南建设,不断创新升级信息化、立体化、数据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整合社会资源,向科学技术要战斗力,全面推进公安基础设施的不断更新,织“天罗”、布“地网”、“一张图”构建大管控格局,公安警务改革创新向更快、更新、更高发展,实现刑事发案率处于贵港市最低,侦破率排名全市前列的目标。

天眼系统织“天罗”

今年2月份,港南区发生一起恶性入室盗窃案,犯罪嫌疑人将受害人打昏后抢走财物。视频监控捕捉到了作案现场,但犯罪嫌疑人进行了伪装。办案人员以其身体特征为线索,先后调取案发现场视频资料,分析研判犯罪嫌疑人的逃跑路线,开始进行视频追踪,然后又根据案发前的时间节点,判断出他来时的路线,结果两者高度吻合。由此,侦查人员迅速找到犯罪嫌疑人李某的藏身之处,将其成功抓获。

港南分局科技强警布“天罗地网”

这是港南分局自启动“天网”工程以来,快速抓捕犯罪嫌疑人又一个成功案例。“天网”工程的建设建立、运营使用,极大地推动港南分局案件成功破获,通过以案发现场为中心,以视频监控为关键,以串并案为突破,以落地抓捕为手段,将犯罪嫌疑人的体形特征、行动轨迹、活动范围、作案手法、串案信息等进行人工智能搜索,迅速锁定犯罪嫌疑人,基本上达到了冒头就打的要求。

目前,港南分局建立建成“天眼”高清新视频探头2000余个,治安卡口30多个,基本实现重点区域,重点单位、复杂场所、重点行业、重要部位全域覆盖,形成了一张强大治安管理“网”。进入港南区,一个个监控摄像头像一双双眼睛紧盯着街头路面,无论白天黑夜都忠诚地守护着港南城乡各个角落。

车安备案布“地网”

10月10日13时许,伍某骑着电动车到港北区凤凰街某服装店上班,将车子停放在门前,因自己一时大意,竟忘了拔钥匙,等自己下班出来,发现电动车不见了。

电动车在光天化日之下被盗了,而伍某却显得相当的镇静。原来,伍某早已给电动车办理了“车安网”手续。当发现车被偷后,通过手机上的电摩车定位终端APP,发现自己的电动车正停放在一宾馆大厅里,于是向公安机关报案。随后,办案民警很快在宾馆内将熟睡的周某抓获。

这是港南分局实行“车安网”防盗备案登记以来,被盗车辆迅速告破的成功案例。“车安网”系统工程是港南公安分局根据市局部署,在创建平安港南中推陈出新的“技防入户”工程。通过在电动车安装“车安网”,车辆一旦被盗,受害人通过自己的手机定位终端APP,就会找到自己被盗的电动车。

近年来,港南区的发案率大大降低,侦破率居全市前列,但一些财物因破案时间长,犯罪嫌疑人偷盗后,迅速将盗窃物品销赃,案件即使是破了,财物追不回来,群众损失也就无法挽回。这也是制约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提升的“软肋”。为彻底破解这个难题,今年七月份以来,在市公安局的倡导下,港南分局又推出与“天眼”相辅相成的“车安网”防盗备案登记,构成空地一体的垂直防御体系,收到“双剑合壁”的功效。很多群众都说,装上“车安网”就等于给电动车上“双保险”。为提高广大群众对“车安网”的认识,港南分局通过宣传,免费安装,多点集中,上门服务等形式,大力推广车安网,得到广大群众的热烈响应。

自今年八月份以来,港南区群众车安网安装率达91.5%,有效的挤压了违法犯罪的空间,提高打防效果,大大缩短案件侦破时间。自安装车安网以来,港南区刑事案件发案率同比下降了9.6%,案件侦破率同比上升了13.7%。

“一张图”构建大管控格局

在港南分局信息化中心,在5.4平方米的LED显示屏上,各类数据不停的实时更新,各个卡口、路段、区域的画面不停的变换着。

今年7月份,全市“一张图”工程全面建设完成,借助于全市大数据,辖区一旦发生案件,中心立马在图上找到视频点,对案发的具体位置、案发方位、覆盖范围等,很快找到了案发现场,犯罪嫌疑人逃逸的方向,指导民警实施精、准、快、实的抓捕行动。

操作人员蒋飞勇介绍:以前,案件发生后,想找到犯罪嫌疑人比登天还难。又是到案发现场进行勘察,又是寻找目击证人、又是对受害人调查取证,还通过长期蹲守寻找犯罪嫌疑人的蛛丝马迹,遇到生性狡猾、反侦察能力强的疑犯,对现场有意识的进行破坏,案件侦破就会陷入僵局,久侦不破,成了死案、陈案。

“一张图”的应用,使港南分局办案破案发生了质的变化,只需要在图上圈出犯罪范围,通过调查案发地的视频监控,将犯罪嫌疑人锁定,追踪、抓捕一气呵成,既缩短了破案时间,又减少人力物力的损耗。

港南分局科技强警布“天罗地网”

12月3日,贵港日报第二版以《港南:科技强警布“天罗地网”》为题,对港南科技改革创新进行刊登报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