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國起源新說:彭姓諸稽氏

越國是我國春秋戰國時期一個重要諸侯國,在我國曆史上留下了極其重要得影響,因此歷代文人墨客都對其產生過興趣,特別是近現代以來,關於越國起源的問題,產生了頗多話題,目前流行的總共有三種說法。

越國起源新說:彭姓諸稽氏

其一是楚國羋姓說,其二是夏朝姒姓說,其三是遠古彭姓諸稽氏說。

第一種說法筆者昨天專門發過一篇文章來進行說明,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找來看看,裡面列舉了支持這種說法的證據和代表人物。

越國起源新說:彭姓諸稽氏

第二種說法則是現在比較公認的說法,其觀點為越國是夏朝少康庶子無餘的後裔所立,目前還考證出了從無餘到戰國後期越國最後一代國君無疆的整個世系表,看起來好像比較讓人信服,也得到了大多數人的認可。

第三種說法則是筆者今天要重點說明的新觀點。這種說法的支持者較少,提出的年代也很短。其代表人物是浙江大學文史類教授曹錦炎先生,他於1996年發表的著作《浙江省博物館新入藏越王者旨於賜劍筆談》裡談到了關於越國彭姓諸稽氏說的考證。

越國起源新說:彭姓諸稽氏

曹錦炎教授

根據曹錦炎教授的觀點,越王的先祖是祝融八姓之一,屬於彭姓諸稽氏。

我們先來說說什麼是祝融八姓。《國語·鄭語》記載:八姓,祝融之後。八姓:己、董、彭、禿、妘、曹、斟、羋也。當然祝融後裔不止這八姓,其他姓氏都是從這八姓演變出來的,其中彭姓分支有彭祖、豕韋、諸稽。

越國起源新說:彭姓諸稽氏

而曹錦炎教授的論據有yi以下三點:

1.《宣和博古圖》著錄有一件越王鍾,越王名“者旨於睗”,傳世的同人所作青銅器還有一支矛,三把劍。1959年安徽淮南市發掘的戰國墓中也出土了帶有“越王者旨於睗”銘文的戈,者旨於睗即諸稽於睗,被學術界公認為勾踐之子鼫與。

越國起源新說:彭姓諸稽氏

《宣和博古圖》

2.諸稽”為氏,“於睗”為名,《越絕書》作“與夷”為“於睗”的同音通假字,《吳越春秋》作“興夷”的“興”則是“與”的訛字,諸稽於睗正符合我國古代“男子稱氏、女子稱姓”的習慣。

越國起源新說:彭姓諸稽氏

3.越國有諸稽氏,《史記·越王勾踐世家》:“使范蠡與大夫柘稽行成,為質於吳”,《國語·吳語》則作:“乃命諸稽郢成於吳”就是證據。

越國起源新說:彭姓諸稽氏

按照曹錦炎教授的觀點,既然勾踐之子鼫與為諸稽氏,那麼其祖上根據血脈流傳的特點也應該是諸稽氏,繼續往上推,同理,那麼越國的第一代國君(始封君)也應該是諸稽氏。而諸稽氏按照《國語》記載使來自祝融八姓之一的彭姓一脈,組合起來就是越國起源於彭姓諸稽氏。

越國起源新說:彭姓諸稽氏

祝融

這種提法雖然不被大眾接受,但是至少看起來沒毛病,當然得排除遠古時期的母系社會的影響。所以這種說法我們姑且看看,目前還找不到更加有力的證據,就作為我們研究歷史的一個奇特觀點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