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阳文峰塔:塔影绰绰间遇见美丽的传说

在文峰塔北部,于烟雨朦胧中,一条玉带般的小石桥,宽约七、八米,长约三十多米,与水中倒映的文峰塔影,遥相辉映,颇具诗情画意。

安阳文峰塔:塔影绰绰间遇见美丽的传说

小石桥原是汉白玉护栏,青石桥面,后来经过不断的修复,这座小桥与东西两侧的水域,叫做“西营坑”, 七十年代初期的西营坑,还是生机盎然的。那时的坑还没有正式的护栏,也没有坑下边四周的石砌。一切都是自然土壁。听说土里富含有机物,有利于坑内生物的生长。有和西营街一路之隔的学后街人士架船撑杆坑内的。水域上有一褡裢形状小桥,当地居民叫它褡裢桥,“西营坑”又叫“褡裢坑”,这座小石桥至今还没有一个正式的名字,居民们习惯地称它为西营坑小桥或者褡裢桥,但这座小桥和两侧的褡裢坑却成就了“文峰塔”之名,这里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安阳文峰塔:塔影绰绰间遇见美丽的传说

清朝乾隆年间彰德知府黄邦宁重修文峰塔,门楣上:“文峰隽秀”四字就是他题写的,那他为什么要在文峰塔上题写“文峰隽秀”四字?据说灵感得益于一天的早晨,他在西营坑边散步,有了一个奇特的发现,当时太阳从东方照进来,来到文峰塔上,塔的影子落在小石桥上。黄邦宁就突发奇想,他觉得塔影像一支巨笔,小桥仿佛是一个巨型砚台,有像一个笔架。他认为这是吉祥的预兆,想着安阳这个地方该出才子了,于是,他在天宁寺塔门楣上题上“文峰隽秀”四个大字,饱含安阳人才辈出的美意,这座小桥和文峰塔也就有了如此美好的渊源故事。

安阳文峰塔:塔影绰绰间遇见美丽的传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