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病治病、沒病養老」,這樣的重疾險,你竟然覺得好!

“有病治病、沒病養老”,這樣的重疾險,你竟然覺得好!

你是不是,聽過這樣的話術?

不花錢、買保險

有病治病、沒病養老

你是不是,有過這樣的擔心?

消費型保險,到期就啥也沒有了

那我豈不是很虧?

返還型保險,購買心理路徑、是這樣的:

到期返還、不花錢、不錯哦

價格挺高的、瞭解下其他保險吧

退保損失原來這麼大、繼續交吧

加個保額、壓力好大

保額有點低,一定不要出險

釋義

消費型:不帶有身故責任的重疾險(身故給付現金價值);

儲蓄型:帶有身故責任的重疾險(身故給付保額/保費),因帶有身故責任,跟終身壽險一樣,帶有儲蓄的性質,所以叫儲蓄型;

兩全型:約定一定年齡返還保費/保額,保障繼續有效(終身型)/保單終止(定期型)的重疾險;

“有病治病、沒病養老”,這樣的重疾險,你竟然覺得好!

儲蓄型、兩全型產品

利用的其實是一種消費心理

保險公司相當於,在重疾險的基礎上

又銷售了一份人壽保險

從而,可以利用這部分資金,賺取更多的利差收益

為什麼,這麼多資本

希望申請保險公司?

就是可以獲得低息的資金來源,比如壽險的定價利率是3.5%,多低的資金來源。

儲蓄型、兩全型產品貢獻頗多!

“有病治病、沒病養老”,這樣的重疾險,你竟然覺得好!

站在理性的角度,我們再來分析下:

以30歲、男性為例,分為患重疾、不患重疾2種情況:

“有病治病、沒病養老”,這樣的重疾險,你竟然覺得好!

注:為了保證可比性,選取了3款性價比較高的3款商品(前2款出自同一家公司)

(1)在發生重疾的情況下

消費型重疾的優勢,非常明顯;儲蓄型次之。

(2)未發生重疾的情況下

儲蓄型,相對消費型,相當於一筆年化4.32%的投資

兩全型,相對消費型,相當於一筆年化1.54%的投資

當然,這裡的回報率,非常大程度上,取決於購買重疾險的保費的高低,保費較高的情況下,回報率下降較快。

購買兩全型產品,是本人最牴觸的,三個錯誤觀念之一

因此,對於重疾險購買的建議:

首選消費型重疾險

可選儲蓄型重疾險

拒絕兩全型重疾險

保險姓保,專注做好風險保障,才是王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