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记——感悟城市的变化

周日的早晨,我带着全家来到八公山森林公园游玩。已经记不清这是第几次来到这里,虽然园区里的每个景点我都可以如数家珍般的一一道来,但作为我市最具代表性的旅游项目,八公山那优美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历史文化让我为之倾倒,使人流连忘返。

小记——感悟城市的变化

我驾着车,在盘山公路上稳稳前行。远处山峦叠嶂、绿树成林,新建的两座庙宇在朝阳的映衬下显得更加宏伟肃穆。记得上次来时,这段盘山公路远没有如今这般平坦整洁,护栏、路灯、绿化带现在也是一应俱全,山路美景使人还未入园就已心生美意,让我感到轻松而愉悦。

小记——感悟城市的变化

停好车、购买了门票,我们一家四口便欢欢喜喜的向八公山的最高点——“升仙台”进发。特别有意思的是,在入园前,父亲特地嘱咐我,让我进了景区后不要抽烟,他说山上树多,又是公共场合,抽烟总是不好的。这让我对有着四十多年烟龄的老父亲肃然起敬,没想到一直烟不离手的“老烟枪”如今也会有这样的公共意识,而且还会带动自己身边的人去共同遵守。

不禁让我联想起近期在电视上看到的一则公益广告:一位男士刚掏出烟和火机准备抽烟,可他看到了坐在一旁的老人,于是他把掏出的火机又收了起来,两位老人对他会心一笑。每个人都应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遵守公共道德,在这个过程中,自我的素质修养也会得到不断提高,最终使每个人都能够从中受益,也使得我们整个社会更加和谐友善。

小记——感悟城市的变化

“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一路上我们被台阶两旁的奇石秀林和初秋美景所深深吸引,远离了城市的喧嚣,山里的景物让人的内心感到平静而惬意。就在我沉浸在这如画般的山景中时,好奇的儿子突然跑过来悄悄的问我说:“爸爸,为啥那些下山的人头上都带着红色的帽子,手里还拎着黑色的袋子?”我定睛一看,一群大约十八、九岁的青年男女手里拎着黑色塑料袋正有说有笑的往山下走。我的目光渐渐被他们头上的帽子所吸引,红色的帽子上印有“青年志愿者”。

原来这是我亲切而又熟悉的“小红帽”啊,在我们厂青年志愿服务队里,我也有这样一顶属于自己的帽子。我们青年志愿服务队是由厂里的团员青年所组成,大家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经常组织在一起做一些社会公益活动,像是为贫困学子募捐、为孤寡老人送温暖、义务修理公共设施、植树造林美化环境等等。

想到这里,我自豪的告诉儿子:“这些大哥哥大姐姐是青年志愿者,他们应该是在山里捡取游人丢弃的杂物垃圾,然后把这些垃圾带出山里,这样大山就会一直很美丽啊。”儿子若有所思的说:“我明白了,他们是在做好事,做对的事。”我笑了笑,对他点点头,继续往山上走去。

小记——感悟城市的变化

不知不觉,我们终于登上了“升仙台”,儿子指着远处的山头大叫道:“快看啊,好大的风车啊!”顺着他所指的方向望去,我看到两台风力发机电犹如巨大的白色风扇树立在对面的山头之上。我也像个孩子一般兴奋的对父亲说:“爸,你快看啊,这就是风力发电机!咱们淮南居然也有风力发电机了!”父亲也是一脸的不可思议,他问我:“这就是靠风发电的机器吗?它和我们电厂比,哪个发电多?”我告诉父亲,风力发电虽然没有火力发电的电量多,但风能是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风能发电在环保和能源问题上对社会的进步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随后,我又指着风力发电机的各个部位,以我们厂汽轮机和发电机的设备构造作为代入比较,向父亲简单介绍了风力发电机的工作原理。父亲乐呵呵的说:“光看这大家伙立在这青山峻岭上就觉得好看,更别说它还能发电了,这可真是我们淮南市的新宝贝啊!”

小记——感悟城市的变化

傍晚时分,我驾着车行驶在通车不久的“二通道”上,路面宽阔平坦,一路畅通无阻。儿子在妻子的怀里睡着了,父亲若有所思的看着车窗,我想他可能和我一样也被那在建的风力发电厂所深深吸引。在发展工业型城市的同时更加注重对社会文明、公民道德、个人美德的创建工作,如今,这座被誉为“中国能源之城”城市,已经从灰尘漫天的“煤城”转变为绿色山水园林城市的生态“美城”,她正以稳健有力的步伐和与时俱进的姿态在不断刷新着自己的成绩和荣耀。能源之城,永不止步!

小记——感悟城市的变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