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能集团有了“新事业”

浙能集团有了“新事业”

“2017年10月29日,以‘智慧、绿色、高端’为特征的浙能智慧能源科技产业园(以下简称“浙能产业园”)在湖州市长兴县正式开园。浙能产业园将集智慧能源及高端能源装备等产业为一体,努力打造具有世界竞争力的综合能源服务商。”今天(8月29日),在“2018浙能智慧能源产业创新论坛”中,浙江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赵建林表示,浙能产业园将成为浙江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浙能集团”)的“新事业”。

浙能集团有了“新事业”

本次论坛由浙能智慧能源科技产业园管委会主办,长兴县煤山镇人民政府、浙江浙能智慧能源科技产业园公司联合承办,浙江浙能技术硏究院有限公司、浙能资本控股有限公司协办,论坛旨在围绕构建绿色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促进能源和信息深度融合进行交流研讨,以推动能源互联网新技术、新模式和新业态发展,支撑和推进能源革命。

现场,长兴县政协副主席、煤山镇党委书记余双全、浙江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赵建林、浙江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长广集团董事长徐小丰、浙江长广集团总经理沈宝国、浙江浙能智慧能源科技产业园总经理谢伟、浙能资本控股有限公司总经理韦东良、浙大网新集团高级副总裁吴晓农、爱康科技副总裁杨晓等领导、专家出席会议。

能源是现代化的基础和动力。当前,一场如火如荼的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正席卷中华大地。能源革命所指向的,是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也是低碳、智能、共享的能源未来。我国已成为世界最大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传统能源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全面发展的能源供应体系初步形成。“电池储能是能源改革的重点项目之一。”浙江大学材料与工程学院硅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副研究员汪雷博士表示,目前电池储能在新能源发展中占据重要的角色,其中锂离子电池的发展成为关键,锂离子电池其拥有能量密度高、设计灵活、绿色环保等特点,其产品主要集中在消费锂电池(数码产品用)、动力锂电池(新能源汽车)和储能锂电池(工业储能用)三大行业,“锂电行业未来新建产能和新增需求将集中于动力锂电领域,提高锂电的能量密度是未来锂电发展的关键。”

浙能集团有了“新事业”

作为投资人,易津资本合伙人陈方明表明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改造刚刚开始,目前已布局纯电动重卡、混合动力系统、充电桩核心模块,未来,以动力电池为代表的汽车核心零部件引发产业链价值重构。

在业内,能源需求压力巨大、供给制约较多、生态环境损害严重、技术水平总体落后等挑战也成为企业阵痛,时时提醒着企业发展路径的痼疾,企业如何有效推进绿色可持续能源开发已迫在眉睫。

“过去的十八年,我们战高峰、保供应、惠民生,靠发电起家,一步一个脚印地服务好浙江经济发展。但同时我们也意识到,随着能源大变革时代的到来,传统发电行业的产业转型已迫在眉睫。”赵建林表示,近年来,浙能集团组建浙江省石油公司,推进全省综合功能站建设,深度参与中国(浙江)自贸区“一中心三基地一示范区”建设,积极响应人民币国际化的国家战略,力构建国际化综合能源交易体系,将智慧能源及高端能源装备制造等产业作为集团未来重点发展的方向之一。

浙能集团有了“新事业”

在这样的背景下,浙能智慧能源科技产业园应运而生。该产业园位于长兴县煤山镇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绿色制造产业园内,主要定位一是打造成为国内综合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特色”园区,二是能源技术服务、系统集成等后端增值服务。产业园规划建设面积1500亩,预留500亩,分两期建设,到2020年完成一期800亩开发,完成投资26亿元;到2023年完成二期700亩开发,累计完成投资50亿元。园区中的综合服务区、孵化园区(浙能创新工场)、综合能源供应站等园区配套设施由产业园公司自建,共占地约178亩。

长兴县政协副主席、煤山镇党委书记余双全介绍说,浙能产业园所在地长兴县区位优势好、经济活力足,名列2017年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第48位。长兴煤山正以国家级开发区绿色制造产业园为核心,全力打造省级一流特色产业园区和宁杭生态经济带上的绿色制造产业集聚区,大力发展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电子信息等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去年长兴县人民政府与浙能集团签订“1+N”全面合作战略协议后,双方合作日益深入,浙能智慧能源科技产业园、爱康科技异质结高效太阳能电池、浙能智慧物流中心、浙能创新工场、天地环保高端环保设备等一系列优质项目相继落户。

记者了解到,自去年10月开园以来,浙能产业园已签约并陆续开工项目超过120亿元,涵盖光伏、新能源、环保、节能和制造装备等多种产业,所有入驻项目均享有优厚的政策条件,并与浙能集团在产业孵化、资金支持、市场配套等多领域进行合作,这也为浙能产业转型升级带来了广泛的市场空间。其中,浙能产业园招商项目永能动力背压式向心涡轮机产业化及小型燃气轮机科研合作项目(以下简称永能动力项目)即为“1+N”全面战略合作的典型。项目负责人林峰博士介绍,永能动力项目以电力系统为核心,与燃气系统、热力系统高度耦合,主要服务于工业锅炉“煤改气”市场,该项目总占地面积约50亩,“目前该项目处于初期发展阶段,此次入驻浙能产业园,希望依托浙能产业园的平台,通过与浙能集团的深度合作,全面拓展燃气轮机市场,实现燃气轮机的国有化。”

浙能集团有了“新事业”

在圆桌论坛环节,来自学术界、光伏界、电力界、投资界的多位行业专家,从各自视角对智慧能源产业的行业现状和发展趋势展开交流。专家一致认为,智慧能源的载体是能源,无论是开发利用技术,还是生产消费制度,研究的对象和载体始终是能源。智慧能源想要真正服务于人类社会,不能只停留在概念、研究阶段,需要实现产业化并加快落地。这就要求能源行业需要更多创新的体制机制、创新的技术、创新的解决方案和创新的装备来支撑。

浙江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目前已成为集电源建设、电力热力生产、石油煤炭天然气开发贸易、能源服务和能源金融、能源装备研发与制造等产业为一体,覆盖能源全产业链的综合型能源企业。截至2018年6月底,总资产达2007亿元,净资产1058亿元。控股管理电力装机3343万千瓦,占浙江省统调机组的50%。年供应煤炭6100多万吨,占浙江省煤炭总量的47%。建成省级天然气管网1505千米,年供气量87亿立方米,占浙江省天然气消费总量的83%。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