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看历史,悟今朝,喜欢我们的内容,就点个关注吧~
请输入图片描述前言
前言
我们中国的封建帝制有长达两千多年的时间,据统计这期间足足出了有四百多位皇帝。这些皇帝里面呢有的是戎马大半生才好不容易一统天下,当上开国皇帝的,比如说汉高祖刘邦,还有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有的是大势已去趁着还没死赶紧过一把“皇帝瘾”的,比如三国时期的袁术,还有灭了明朝的李自成;也有已经死了却被后人强行追封、在阴间过了“皇帝瘾”的,比如朱元璋的父亲、祖父、曾祖、高祖;还有不惜兄弟相残也要当皇帝的,比如秦二世,还有唐太宗李世明。
这些皇帝有的昏庸无能,有的开明能干,但是为了登上“皇位”,他们每一位都是无所不用其极,即使是当上皇帝后,也还要没日没夜地思考如何才能让自己的统治更加稳固。
但是在我们中国的历史上,有这样一位“皇帝”,他在登基之前百般拒绝,在登基之后又致力于推翻自己的“统治”,他就是两宋交接时期的张邦昌。
不愿意啊不愿意
公元1127年,“靖康之变”爆发,金朝大军攻占了宋朝都城开封,经过长达四个月疯狂的劫掠之后,掳着徽钦二宗、上万佳丽宗姬、十数万百姓一路北去,几乎只留下一座空城。但是金人还不满足,为了方便以后的统治,金军统帅在临走前还扶持了一个国号为“大楚”的政权,而张邦昌正是这个政权的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皇帝。
按理说,张邦昌有金人的支持,自己本身又尊为宋朝的宰相,他如果一心想当皇帝,客观上还是很容易的,但是在主观上,张邦昌却一百个不愿意。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 有名无实。“大楚”摆明了是金人的傀儡,表面上是高高在上的皇帝,实际上不但在金朝人面前得当孙子,在宋朝军民心中估计也早就被骂得孙子都不如了,这种皇帝,不当也罢。
2. 怕死。但其实就算是“傀儡皇帝”,依然是让很多人都眼红的,历史上就有争着抢着要当“傀儡皇帝”的人,你比如说离我们最近的就有汪精卫,还有某伪国皇帝。但张邦昌不是这种人,不是因为他不贪心,是因为他怕死。早在他被宋钦宗指定为跟金人议和的人选时,为了在金人面前多一分活命的机会,张邦昌就不顾自己身为当朝宰相的尊贵和职责,竟然又是建议钦宗提前下达向金人割地的旨意,又是建议不如直接把河北的官印拿去送给金朝。
去跟金人谈判尚且怕的如此,让他去当一个傀儡政权的皇帝,特别是在这种风云突变、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随时都有被金人或者宋军或者身边哪个爱国人士杀掉的危险,他又怎么可能愿意?
3. 忠心。张邦昌虽然贪生怕死,但确实也有值得称道的地方,最起码他对宋朝还是很忠心的。比如他跟后来的宋高宗、当时的康王赵构一起去议和的时候,他们两位进退有据、据理力争,表现得就很有大国风度。后来金人没能在赵构这里达成目的,又逼着宋朝换成肃王来议和,还要约张邦昌单独议谈,张邦昌为了不让金人得逞,也是坚决拒绝,自始至终都和肃王共同出席议会。所以从这些地方就能看出张邦昌还是能切身为宋朝做出考虑的,让他当皇帝帮金人卖命、跟宋朝对着干,他自然要拒绝。
搞破坏啊搞破坏
但既然身为傀儡,就没有自主的权利,不论张邦昌怎么拒绝,在金人的淫威之下,他和仅存的数百官员都不得不屈服,终究还是当上了“大楚”的皇帝,金军也就放心的离开了。
登基之后,张邦昌的爱国情怀(或者怕死情怀)再一次发挥出了巨大的作用。上位的第一天,他就用尽一切办法来推翻自己的“统治”。张邦昌无论在什么时候,无论在什么地方,都从不以“皇帝”自居。比如跟百官们议会时,他自称“予”而不是“朕”,向百官们下达指令的时候他叫“手书”而不是“圣旨”。就连其他人称呼他为“陛下”或者“皇帝”,都要被他严肃教训一番。再比如他办公的地方在文德殿(注意这个名字的含义),而之前宋朝皇帝们办公一直都是紫宸殿或者垂拱殿。
而等金人前脚刚走,张邦昌立马就把幸免于难的孟皇后请出来“垂帘听政”以示清白,同时他还下诏将皇位让于康王赵构。不光如此,他一边派人到处寻找赵构踪迹,一边为今后的交接工作积极做准备。
身死论起
在全国军民的反对声中,再配以张邦昌的积极破坏,“大楚”政权仅仅存在了35天,取而代之的则是赵构建立的南宋政府。
但是任凭张邦昌在这一个月时间里做出了再多或是一心为国或是明哲保身的举动,赵构继位后仅过了两个月就把他杀了,不知道张邦昌死前,有没有对自己的行为后悔呢?而对于张邦昌的死和他的所作所为,后人也是或褒或贬争论不休。
如果张邦昌积极维护自己的统治,有没有可能开启一个统治长久的朝代呢,大家有什么看法?
閱讀更多 小黑擺歷史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