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出入故宫时走哪个门?

我是景大王


故宫(紫禁城)外端一共有四座城门,分别是

午门、神武门、东华门和西华门,这四座城门共同承担着人员出入的功用。

从城门的布局来看,午门与神武门、东华门与西华门分别构成横、竖对称。其中,午门、神武门处在紫禁城中轴线上,最北端是神午门,最南端是午门;东华门、西华门左右对称,处于紫禁城的南侧,属于外朝的一部分。

城门的布局很明显地揭示出四座城门的作用:东华门与西华门必定是供外朝官员出入宫门使用,在通常情况下,皇帝是不走这里的;午门与神午门才是皇帝出入紫禁城时使用的城门。由此可见,相对于午门与神武门而言,东华门和西华门的地位较低。

午门是最具仪式性色彩的正门,正中大门专供皇帝及其卤簿、扈从出入。例如,上面这张由清代宫廷画家徐扬绘制的《乾隆南巡图》,描绘的是乾隆十六年(1751年)乾隆皇帝第一次南巡的情景。截图部分是“回銮紫禁城”卷,重点描绘南巡队伍从端门到午门的路程。

除此以外,神武门也是供皇帝出入的重要城门。例如,皇帝前往热河、圆明园回宫时,或者奉皇太后出行,多从神武门出入宫廷。例如,嘉庆八年(1803)二月,嘉庆皇帝从圆明园返回紫禁城,通过神武门而进入贞顺门时,遭到陈德的刺杀,幸而被嘉庆的姐夫固伦额驸喀尔喀亲王拉旺多尔济所阻止。

当然,此门也是后妃及其他皇室成员出入紫禁城的专用城门。值得一提的是,清朝皇帝选八旗秀女时,秀女被领入及领出亦都是经过神武门。


HuiNanHistory


这个问题本身存在很多错误,首先,故宫是民国时改的名儿,那时候没有皇帝,正确的应该写“明清两代皇帝出入紫禁城走哪个门?”

再者,皇帝出入紫禁城,有很多种“出法”,他不仅仅只走一个门,紫禁城里东南西北开设的门,他由于不同的用途和原因都会出入!

“午门”

午门可谓是紫禁城的正门,南门,你看它长得就像一只展翅的凤凰,民间俗称“五凤楼”。

午门有五个门洞,中间那个最大的是皇帝出去祭天,御驾亲征等出入的大门,只准皇帝走。皇后大婚的喜轿可以从这里抬进,以示她正宫的地位,科举考试的前三名在紫禁城受完皇帝的接见后也可以从中间这个门洞出来。

“神武门”

神武门,算是紫禁城的后门,北门。这座大门在清代承担了一个很大的责任——每届的秀女大选时秀女们都是从这个门进入紫禁城。

皇后从正门进,而日后成为妃嫔们的秀女只能从后门进,这就是差别!

皇帝从宫外游玩回宫一般都是从神武门进,有点像“回家之门”。

“东华门”

故宫的东边还开有东华门,这座门算是四座门里等级较低的,因为它主要是走宫内妃嫔、皇子、皇女死后的灵柩,太监宫女也多由此门进出,在非上朝日的时间里,大臣、内阁官员也多由东华门出入。

而有资料显示,皇帝有时出去游幸也从东华门出,但这个记载非常非常少,明朝的明英宗“复辟”时是从东华门入宫赴奉天殿即位。

“西华门”

西华门开在紫禁城的西边,这座大门在历史上用的比较多,皇帝后妃们去西苑游玩时经常出入此门,乾隆朝时,皇太后60和80寿辰,从西华门一直到海淀一带都是张灯结彩。

而清末八国联军攻打北京时,慈禧和光绪就是从这个门出逃。

紫禁城的四个门,东华门的等级稍低,午门算是一座礼仪性的大门,除了祭天、祭祖、出征、巡游、娶亲外,皇帝几乎不从此门进出,而大多数时间里,神武门和西华门成了皇帝最常进出的大门。


宫殿君


午门是紫禁城的正门,位于南北中轴线上,居中向阳,位当子午,所以叫午门。皇帝出入故宫走的就是午门。

平时我们看电视的时候,经常会听到里面说:“推出午门斩首”,这是不符合事实的。因为午门是明清皇宫大门,极其尊严洁净,死刑犯人只会押往柴市(今西四)或菜市口等刑场处决。只有当大臣们触犯了皇帝的时候。才会被课以“逆鳞”之罪,推到午门外面打板子,就是所谓的“廷杖”。明代的大臣特别喜欢死谏,而皇帝就特别喜欢打他们的板子。据史书记载,明正德十四年,皇帝朱厚照因为大臣阻挠他选美人,就下令廷杖,结果一下子打死啦11人。后来的嘉靖皇帝更是一次性打死了17人。可能根据这些历史,民间才会有“推出午门斩首”的说法。

午门又叫“五凤楼”,下面有五个门洞,可是从正面看,似乎是三个,实际上正面还有左右两个掖门,开在东西城台里侧,一个面向西,一个面向东。这两个门洞分别向东、向西伸进池台中,再向北拐,从城台北面出去。因此从午门的背面看,就有五个门洞了,所以有“明三暗五”之说。当中的正门平时只有皇帝才能出入。皇帝大婚时,皇后也可以从中门进宫。文武大臣出入东侧门,宗室王公出入西侧门。左右掖门平时不开,皇帝在太和殿举行大殿时,文武百官才由两掖门出入。

另外,每逢科考,殿试结束宣布结果后,皇帝钦点的状元、榜眼、探花也可以从中门出宫。午门正中门楼左右两座阙亭,内设钟鼓。何时鸣钟,何时击鼓,都有规定。皇帝祭祀坛庙出午门鸣钟;皇帝祭祀太庙时击鼓;皇帝升殿举行大典时则钟鼓齐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