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和他的「華夷秩序」

朱棣和他的“華夷秩序”

永樂皇帝就是朱棣,關於他的生平事蹟,我們不說耳熟能詳,也能基本瞭解個大概了,他發動“靖難之役"武力奪取皇位,殺人如麻,另一方面,又有各種文治武功輝煌成就,可以說是大功大過譭譽參半,介紹他的書籍多得數不過來。

朱棣是中國非常重要的歷史人物。本次我們將站在永樂時代東亞甚至整個亞洲歷史的高度上,重新看待和評價朱棣,特別是朱棣在對外方面的作為,在朱棣時期,被納入明帝國朝貢體系的國家超過了60個,遠遠超過朱元璋時代的數據。並且,明帝國通過非暴力的形式,把日本也納入這個體系。而朱棣建立的華夷秩序,還影響了明清兩朝近500年的東亞國際秩序。

我們先講講,什麼是華夷秩序。

華就是指中國,中華,“華"就是華夏的簡稱,華夏是中國自古以來的稱謂,也叫諸夏,而華有“華美"的意思,引申為文化優秀、先進;“中"指的是地理位置,古人把他們活動的區域,主要是黃河流域,看作世界的中心,所以稱為“中國"、“中土",本來主要指中原地區,後來用來代指整個中國,“中"的另一個意思是指,這裡也是這種統治秩序的政治中心區。這就是“中華"這個概念的由來。

那華夷的夷,就是一個跟華相對的概念指周邊的少數民族地區以及外國,同時暗指他們文化比較落後。本來夷、戎、蠻、狄這四個字分別指東西南北四個方向上的民族,後來就用一個籠統的稱謂“夷狄",來泛指異族和外國人。

在和所謂夷狄相處的過程中,“中華"這個概念是一圈一圈不斷外擴的,既是因為移民,也是因為文化的傳播與同化,很多歷史上曾經的“夷狄",後來都被納入到中華的圈子裡來了,比如先秦時代的秦、楚、吳、越,漢代的南匈奴、唐代的東突厥等等,最終都成了“中華"族群和文化的一分子。

說到中華對於夷狄的態度,總體上是以懷柔為主,提倡“宣德化而柔遠人",意思就是,對待夷狄,應該用德政來感化他們,對他們好一點幾,讓他們聽話,教他們學著按你的遊戲規則來玩,安守本分,這樣大家就都好過了。就像“四書"之一的《中庸》上說的那樣,“柔遠人則四方歸之。"對待邊遠地區的異族,採取懷柔政策,他們就會歸心於你。這就是中國古代知識分子理想中的華夷秩序,也是中國古代處理華夷關係的總的傾向。

基於這樣的理論,到漢代就出現了對外的冊封制度。漢朝政權以“天下共主"的名義,冊封周邊的民族和國家,相當於為他們首領的統治權,做一個合法性的背書,以此來換取他們遵守中國製定的華夷秩序。而這樣一來也就明確了一個原則,“中華天子",同時也是夷狄的君主,至少在理論上是這樣。最早接受冊封的是朝鮮和南越(就是今天兩廣地區和越南北部)公元57年,日本北九州的“倭奴國"第一次被東漢光武帝劉秀冊封。冊封制度在“中華"王朝鼎盛時總會達到高峰,成為華夷秩序穩固的象徵,而戰亂時代,這套秩序就不靈了,中央政權不但無法控制夷狄地區,甚至連名義上的宗主地位也會喪失。

下面我們就來講講朱棣時代華夷秩序的狀況,和他大力主華夷秩序的迫切性。明朝初年到永樂早期,雖然又建立起了統一的帝國,但可以說,華夷秩序處在一個非常糟糕的狀態。這是因為,在之前的元朝,中國歷史上首次出現了被異族完全征服的局面,華夷秩序整個顛倒過來了,所謂“夷"成了所謂“華"的統治者。所以說,從明朝建立到永樂初年,華夷秩序處在一種崩塌狀態,而不重新建立起華夷秩序,明朝的法理性和權威性就是有缺陷的,沒法自稱“代表天命",更何況重建華夷秩序也是應對蒙古勢力的政治需要。但在這個問題上,朱元璋給出的解決方案是保守的,他提出了“統一華夷"、“君主華夷"等口號,同時在政治上試圖通過分封來分化蒙古,又沿著長城一線佈防;針對南方倭寇的襲擾則實施了海禁,建立起防衛式的對外原則。朱元璋的這些措施,總的指導思想是收縮防禦,並不完全奏效,而且這就跟傳統的華夷理論相違背了,因為經典的華夷理論,中華需要向周邊展示自己的力量、文化與寬宏大量,這樣才能達到“四方歸之"的理想境界啊,你總收縮起來怎麼行呢?所以,朱棣掌權之後重新調整明朝在華夷秩序問題上的戰略,也是對他老爸朱元璋這種保守態度的修正。

另外,從個人角度來說,朱棣也迫切地需要通過一些大手筆,來重新完善自己的形象。我們知道,朱棣的上位過程其實是不合法的,他從侄子建文帝朱允墳手裡搶來皇位,這個過程相當血腥,之後又搞大清洗,最典型的就是方孝孺事件,因為不肯合作,朱棣不單殺了方孝孺全家,還把他很多學生朋友也都殺了,這就是所謂“誅十族",但是幹完了這些事,朱棣也心虛啊,因為他知道,畢竟寫歷史的筆是掌握在文人手裡啊,他也擔心自己死後,在史書裡被文人們塑造成一個像桀紂那樣的壞蛋典型。所以朱棣大肆篡改歷史,直接把建文的年號給抹掉了,把朱允墳叫做“革除君",連廢帝都算不上,還三次組織編纂記錄朱元璋生平的《太祖實錄》,編他老爸的歷史,編到第三版甚至把自己的親生母親都給修改了,他明明是庶出,卻改成嫡出,說自己是朱元璋的皇后、也就是著名的“馬大腳"生的。由此可見,朱棣版的《太祖實錄》慘了多少水分。

但光有這些篡改歷史的小動作,還是不保險啊,所以朱棣還需要不斷完善自己的“人設",在各個方面建功立業,以此來增加自己統治的合法性。比如組織編修《永樂大典》,這確實是中國文化史上的一大盛事,再比如遷都北京,興建紫禁城,創立內閣制度,完善廠衛系統,這些舉措,不論按照我們今天的眼光來看算好事還是壞事,在當時,確實是幫助朱棣穩固了對內統治。但僅僅是對內還是不夠,朱棣以李世民為偶像,因為這二位都是通過政變上臺的,但是李世民的文治武功,幫他洗白了汙點,所以朱棣也想沿用李世民的成功路徑,像李世民的“天可汗時代"那樣,重建一個由他來主導的華夷秩序,所以他也迫切地需要改變朱元璋時代的保守戰略,對外有所作為。

那朱棣在這方面都做了哪些努力呢?在對外問題上,朱棣的志向其實已經在他給《永樂大典》寫的序言裡流露出來了,

他說編撰此書的目的是,“尚惟有大混一之時,必有一統之製作。所以齊政治而同風俗。序百王之傳,總歷代之典。"也就是說,要建立一個政治、文化、風俗上的大一統,把世界都納入到這個秩序裡來。另一方面,朱棣後來堅持遷都北京,提的一個很崇高的理由也是,“天子守國門",並且他一生中多次親征漠北,號稱“五出漠北,三犁虜庭",就是說他五次出征,次都把敵人給掃平了,雖然有一點誇張,但是從中可見,朱棣對通過武力來保障安全這個戰略,確實是非常重視的。上述這二者結合起來看,就是朱棣在華夷問題上的戰略思想以及實際動作,我們可以概括為:海上要懷柔,陸上要征伐。

下面就分別來詳細講一下。我們先看朱棣提出的囗號:“華夷一家",可以說這個口號就比朱元璋高明多了,朱元璋提的是“統一華夷",雖然聽起來好像差不多,但是說統一,那誰統一誰就是個問題,潛臺詞當然是華要統一夷一一總不能讓夷來統一華吧?但人家夷也不傻啊,這個言外之意當然聽得出來,當然也就不愛接受。而“華夷一家"迴避了誰占主導地位的問題冫聽起來就多了些包容性,而底子則是更強的自信。為了實現這個囗號,朱棣在海陸兩方面都做出了大動作,海上的行動,主要是鄭和七下西洋,走的是懷柔路線;陸地上則是親征漠北,走的是強硬路線。一柔一強,目的都是一個,重建“華夷秩序",做真正的“中華天子"、唐太宗那樣的“天可汗"。

鄭和下西洋的歷史是眾所周知了。從永樂三年(1405年)到宣德八年(1433年),鄭和曾七下西洋,其中六次發生在永樂年間。鄭和下西洋比歐洲的大航海時代早了將近一個世紀,1433年,鄭和在最後一次航行中去世,安葬在了印度的古裡,這個地方,後來西方人把它叫做卡利卡特,1498年葡萄牙航海家達.伽馬也到了卡利卡特,比鄭和最後一次航行還晚了半個多世紀,而當時,當地還流傳著鄭和的傳說,讓達·伽馬無比震撼。鄭和下西洋的規模和輻射範圍,即使大航海時代很多年以後,西方艦隊都難以比擬。第一次出航時,隨行士兵就多達27800人,大船62艘,其中最大的“寶船"全長約150米,寬約60米,絕對是那個時代的海上霸主。每次下西洋,鄭和艦隊都會有地理新發現並延長航線,從東南亞到印度洋、波斯灣、紅海沿岸、非洲東海岸,都有鄭和艦隊的痕跡。由此也留下了一個巨大的歷史疑問:為什麼擁有海上霸權的明朝,沒發展成海權國家?

過去有三個說法:一是鄭和下西洋是為了尋找建文帝的下落,二是為了清糹敫元末梟雄張士誠在海外的餘部,三是為了開拓海上貿易。這三種說法,至少前兩種說法是不靠譜的。因為下西洋耗資巨大,而所謂建文帝或是張士誠餘部,即便真的存在,也不可能對朱棣的統治構成威脅了,怎麼可能為他們而耗費這麼高昂的成本呢?至於擴大海上貿易,這個說法也缺乏說服力。

朱元璋時代就確立了“海禁一朝貢"的二元體制,對貿易總體上是扌非斥的,永樂年間更是全面禁止民間自由貿易。朱棣雖然放寬了海禁,免除了朝貢貿易中所帶物資的關稅,但沒有從根本上改變“海禁"。因此,最大的可能是,鄭和下西洋的目的就是在儘可能廣的地理範圍內重新確立朝貢體系,依據儒家的規範,發現並且懷柔儘可能多的“夷狄"。

這與100多年後西方興起的以尋求財富和貿易霸權為目的的大航海運動,可以說這二者的訴求是完全不同的。鄭和七下西洋,為的是實現朱棣“四夷來朝"願望,可以說,至少在永樂年間,朱棣的這個理想實現了。洪武末年,來中華朝貢的國家有減少趨勢,到永樂年間,朝貢國激增,《明史》評價朱棣生平這一章裡說,“明命而入貢者殆三十國",就是來朝貢的國家有30個。最多的時候達到了60多個。特別是鄭和下西洋之後,很多國家都是國王跟隨船隊,親自來朝見。《明史》稱:“北窮沙漠,南極溟海,東西抵日出沒之處,凡舟車可至者,無所不屆。"在當時的地理發現條件下,永樂朝稱得上是“日不落帝國"了。

海上是廣交朋友的懷柔,陸地上則強硬得多。朱棣稱帝后,安南(就是越南北部)很快上表請封,但隨後屢犯明朝邊境。永樂四年十月,朱棣派大兵進攻安南,第二年五月佔領安南,永樂把安南的名字改成當年漢帝時代取的“交趾",任命漢族官員分管三司,安南在獨立了400多年後被重新內地化。

值得注意的是,朱棣對安南大動干戈,不是因為安南對中國的威脅有多嚴重,而更多出自意識形態方面的原因。朱棣在佔領安南後發佈的檄文中明確指出,安南國王侵犯明朝邊境、還侵犯他國、非法繼承安南王位,這些都是超出了外藩的本分。即使如此,在抓住當時的安南國王后,朱棣也沒有嚴懲,而是訓誡一通之後就把他給放了。這表明,朱棣更重視的是外藩是否能遵守華夷秩序,出於類似的原因,朱棣對蒙古部更是多次討伐。永樂年間,活躍於蒙古高原東部的韃靼部處於分裂狀態,還不算是明朝的嚴重威脅,但永樂六年之後,韃靼逐漸強大起來,拒絕朝貢。於是,朱棣下令征討。在明軍失敗後,朱棣決定親征蒙古。從永樂八年到永樂二十二年,朱棣先後五次親征,成為中國歷史上唯一一位多次跨過長城、率軍親征漠北的皇帝。雖然五次親征,發生交戰的只有第一次和第二次,而且勞民傷財,沒有讓蒙古對明朝的戰略威脅得到徹底解決,但由此也可以反映出朱棣的執念:看得見的異族,就應該進入朝貢體系,否則絕不罷休。帶著這樣的強烈信念,朱棣年過六旬仍然連續三年帶病出徵,最終也在征途中死在了今天內蒙古的榆木川。可以稱得上“生命不息、戰鬥不止“,現在的觀點看,朱棣屢次征討蒙古並不明智,效果也不好。朱棣死後,向他朝貢的瓦刺部落就叛變了,並在25年之後搞出了“土木堡之變",但是,歷史要回到當時的情境中評判才有意義。從政治的角度講,在朱棣時代,華夷秩序從崩塌到重建,到被動防守到有能力征討蒙古,朱棣的成就還是顯而易見的。而意外的是,雖然蒙古部落沒有被納入中華內圈,其他儒家文明圈的國家卻進入了這一體系,並影響了永樂時代之後500年的東亞國際秩序。這個國家,就是日本,這也是永樂時代華夷秩序完成的一個標誌。

前面我們有說到,永樂年間嚮明朝納貢的國家,最多的時候有60多個,數量上是相當可以了,那麼質量呢?這本書裡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含有價值的參考指標,就是日本,與明朝的關係。

要說清這個問題,我們需要總體盤點一下日本與中國曆朝歷代的關係。雖然在漢代,日本接受過漢朝冊封的“倭奴國王",但當時的日本還沒形成統一的國家,而隨著日本的統一,從公元5世紀開始,日本就從中國的冊封體制中擺脫了出來。即便在盛唐時期,日本也沒有再進入中華朝貢體系,我們都聽說過唐代著名的“遣唐使",可能很多人對這個問題的理解有偏差,遣唐使僅僅是外交使節,並不代表日本對中國的臣服。在遣唐使被廢止之後,日本就完全脫離了“華夷秩序",宋元時期,日本與中國僅僅維持著民間貿易和留學生之間的往來,官方層面沒有正式外交關係。

朱棣和他的“華夷秩序”

明朝開國後,日本對中國的態度突然轉向親近。這也跟日本國內的局勢有關,當時日本正處在南北朝時代,北朝的實際統治者是室町幕府的第三代將軍足利義滿,上世紀80年代有一部經典的日本動畫片《聰明的一休》,如果你看過可能有印象,那裡有一位“將軍",就是足利義滿。不過他的歷史形象可不像動畫片裡那樣整天玩樂,他非常有作為,結束了日本的南北朝分裂,最終成為日本事實上的統治者,所以他也被看做室町幕府真正意義上的開創者。而在那之前,足利義滿為了統一日本,需要一個穩定的外部環境,所以他打算依附中國,向當時剛當上中國皇帝的朱元璋靠攏。

洪武年間,足利義滿兩次派使者來中國,謀求恢復日中正式邦交。但朱元璋不認可他,認為日本的主事者應該是南朝的徵西將軍懷良親王(中國史書把他的名字寫成“良懷"),足利義滿的使者愛理不理,而有意思的是,那位懷良親王對朱元璋也很不買賬,答覆朱元璋的書信措辭強硬,氣得老朱一度發出戰爭威脅。

足利義滿統一南北朝後,以“日本國准三后源道義"之名,再次聯繫明朝。他這個署名是很有玄梘的,“准三后"是官名,屬於那種地位很尊崇但沒什麼實際職能的虛“源"是日本最高貴的姓氏之一,據說是天皇的同宗,源氏也就是日本文學名著《源氏物語》的那個“源氏",而足利家族據說是源氏的後裔;“道義"是足利義滿出家時的法名。順便說一下,日本古代很多人都有過出家的經歷,所以會取法名,在中國知名度很高的日本戰國名將武田信玄、上杉謙信,他們名字裡的信玄、謙,就都是法名,而不是本名。可以說,足利義滿選擇這個署名是費了一番心思的,自稱“源氏"是自高身價,用“准三后"這樣的虛職,又避免貿然自稱“王"什麼的,引起中國方面不快。

建文四年,足利義滿按照中國的禮儀,用大禮拜的方式接受了建文帝的冊封,被封為“日本國王源道義",正式加入了中華朝貢體系。但是我們知道,建文政權,到建文四年這一年就終止了,所以建文帝的冊封並沒產生實際效果,足利義滿不得不重新尋求建文的替代者一一永樂政權的承認。永樂二年,朱棣高興地再次冊封足利義滿為“日本國王",與足利義滿正式結成君臣關係。此後,足利義滿年年派使者朝貢,還應明朝的要求抓捕並引渡倭寇。永樂四年,朱棣把日本的阿蘇山封為“壽安鎮國之山"並親自作了碑文。這意味著,承認日本蠻夷之地的山川等同於中華山川,

在當時是極大的獎賞。相應的,讓日本以屬國身份進入中華朝貢體系,這是當年忽必烈動用軍隊、朱元璋發出戰爭威脅,都沒能做到的,這個成就也標誌著永樂時代中國主導的華夷秩序達到頂峰。

日本進入中華朝貢體系,不止是在朱棣與足利義滿這一代人,事實上,除了室町幕府第四代將軍足利義持之外,其他幾任將軍都基本延續了足利義滿的外交政策,雖然日本學界不少人批評足利義滿執行的是屈辱外交政策,但是這一史實卻改變不了。

除了日本,朝鮮和當時的東南亞各國出於自身權力穩定和貿易利益的訴求,也紛紛要麼主動要麼被迫地加入了中華朝貢體制。這樣一來,在永樂年間,以中華為核心的華夷秩序達到了巔峰時刻。

最後我們再來看看朱棣時代建立的華夷秩序,對後世的影響。

朝貢體系和華夷秩序,當然不符合今天的國際關係理論,但是,它代表了永樂年間東亞政治一體化的潮流,並且影響深遠。一方面,從永樂朝開始,形成了真正的儒家文化圈,漢字、中醫、卜算等等,在圈內得到廣泛交流應用;另一方面,東北亞丶東南亞普遍走了中國式的近代化之路。比如,清朝統治者以中華文化圈的新代言人自居,明朝確立的政治制度,除了廠衛制之外,在清朝都被傳承了下來,包括明朝對外的“海禁一朝貢"二元體制。也實施過“海禁",這是受中國政策的影響,甚至日本江戶時代的鎖國政策,也和明清的海禁極其相近,中國的海禁政策影響了東亞各國的對外政策,具體表現為:對外貿易受國家控制,並且和政治掛鉤,同時,對待外洋的態度以警惕和排斥為主,這就跟西歐那種以自由貿易和對外開拓為指導精神的近代化,完全路徑相反,

這就是所謂的“中國式的近現代化"。從這個角度來講,永樂皇帝朱棣確立的東亞國際秩序,深刻影響了後世的東亞地緣政治。所以作者說,'而今,永樂帝仍具有現代意義。

(¬︿̫̿¬☆)說完了 散了散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