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少數逆襲成功的藩王

公元1398年,明朝。

洪武三十一年閏五月初十(1398年6月24日)

大明開國皇帝明太祖朱元璋,以七十一歲的高齡結束了自己輝煌 的一生,生前的他為了清除自己孫兒的道路荊棘,防止他們從愛孫手中奪走皇位。老年後的朱元璋可是煞費苦心,幾乎誅殺了所有的開國元勳,還把自己生下的二十六個兒子全部封為藩王,其中四子燕王朱棣就藩北平。

《明史·卷一百十六·列傳第四》:明制,皇子封親王,授金冊金寶,歲祿萬石,府置官屬。護衛甲士少者三千人,多者至萬九千人,隸籍兵部。

這只是藩王的標配,實際上,在朱元璋時期,藩王的配置遠遠高於這個標準。朱元璋推翻元朝統治後,元朝殘餘勢力遠遁蒙古草原,但是他們對明朝北部邊境的威脅並沒有消除。在朱元璋分封的二十三位藩王中,就有九位駐紮北部邊塞,稱為“塞王”。這些“塞王”平時的職責是修建衛所、屯田、訓練軍隊、以及進行軍事部署等。

朱棣:少數逆襲成功的藩王

朱元璋

按照遺詔,朱元璋死後,他的皇太孫朱允炆即位,年號建文,歷史上稱為“建文帝”。

朱棣:少數逆襲成功的藩王

影視中的朱允炆


建文帝是一個寬仁寬厚的人,他企圖以自己的寬仁開創一派建文新氣象。

但是這新氣象尚未展開,他便與他的叔叔們展開了一場你死我活的爭鬥。四年後他的皇位便被他的四叔朱棣推翻。

朱棣:少數逆襲成功的藩王

朱棣

回顧歷史,朱元璋腿一蹬,眼一閉,朱允炆便感覺到當前的藩王們在外擁兵自重,勢力越來越強大,打算 削奪藩王,以鞏固皇權,便問計齊泰和黃子澄,經過兩人的建議朱允炆決定先從其他的王削起。

朱棣:少數逆襲成功的藩王

齊泰

不過這些藩王是朱元璋親封,朱允炆又怎麼敢隨便削奪他們的王位呢?

原來他是憑藉著老皇帝臨死前在《祖訓》裡留下的一句話,那句話的白話文意思是如果諸王有不軌之心,新皇帝可以引領天下之力進行討伐,有了這把尚方寶劍,朱允炆借題發揮,在上臺的頭一年裡。一口氣削了五個藩王。

“八月,周王橚有罪,廢為庶人,徙雲南。”

周王成為了朱允炆第一開刀人選,其他有的被囚禁,有一個還自焚而死。

朱棣:少數逆襲成功的藩王


明史中是這樣記載的:“建文初,有告柏反者,帝遣使即訊。柏懼,無以自明,闔宮焚死。諡曰戾。”

朱棣:少數逆襲成功的藩王

影視劇的朱柏

毫無疑問,朱允炆削藩的真正矛頭是指向燕王朱棣的,可惜的是這個優柔寡斷的皇帝,連“擒賊先擒王”這個道理都不懂,削一些無關緊要的藩王,最終也是起個打草驚蛇的作用,甚至在朱棣起兵造反之後更是說出:“毋使朕負殺叔父之名!”

這模稜兩可的命令,讓軍兵無從下手,也讓朱棣多次死裡逃生。

朱棣:少數逆襲成功的藩王

燕王攻入南京


公元1399年,隨著對諸位藩王的一路削奪,朱允炆的大網越來越向朱棣周圍收攏,他派人接管了北平的軍政大權,把燕王身邊的護衛兵成批調開,安插親信監視,一種從未有過的壓迫感向朱棣頭上襲來。

據說,朱棣示弱建文帝,用了一個小花招:裝瘋

在炎炎夏日裡,他圍著火爐烤火,連說冷得要命,但這種並不高明的小伎倆,能夠騙過朱允炆,以至於這位單純的皇帝想要放鬆對朱棣的監視了。

朱棣:少數逆襲成功的藩王

裝瘋的朱棣

可他哪裡知道,朱棣以燕王府的高牆為掩護,正在那裡磨刀霍霍呢。

隨著朱允炆下旨,削奪朱棣的爵位時。

公元一三九九年七月,朱棣打著奉天靖難,以清君側的名義起兵反叛

史稱這場戰爭為“靖難之役”

關鍵時刻燕王在北平十九年種下的深厚人脈發揮了作用,那些監視燕王府以及守衛北平城門的士兵原本就是朱棣的部下,後者一聲振臂高呼,紛紛倒戈,一夜之間整個北平城又回到了朱棣手中。

朱棣:少數逆襲成功的藩王

燕王朱棣

但是北平終究只是一座孤城,得知反叛消息的朱允炆以天子號令天下,圍剿燕王。

但是他的祖父卻幾乎殺光了所有能夠帶兵打仗的將才,他可以依靠的只有齊泰,黃子澄這樣對軍事一竅不通的文官,最明顯的例子他居然任命一個叫李景隆的人,率五十萬大軍北伐。

這個人自幼飽讀經典,而事實上也只是一個與趙括馬謖一樣只會紙上談兵的人物。

朱棣:少數逆襲成功的藩王

李景隆


朱棣抓住李景隆的弱點,扭轉戰勢,反守為攻,朱棣原本取道山東南下,但一看對方佈防緊密,搶攻下去只能是消耗戰,便馬上改變戰略,轉沿山東和河南的臨界線南下,這一路防線空虛。正可直取南京!

建文帝命令一個叫徐輝祖的人帶兵前去阻擊,這個徐輝祖是大明的開國功臣徐達之子。

朱棣:少數逆襲成功的藩王

徐達像

碰巧的是徐達之女,也就是徐輝祖的妹妹嫁給了朱棣,這樣朱棣就成了徐輝祖的妹夫。

朱棣:少數逆襲成功的藩王

徐妙雲

這樣他們一對姻親在戰場上相見了,他們大戰於安徽的齊眉山,結果做妹夫的被打得打敗,大勝的朱棣知道自己孤軍深入,一著不慎滿盤皆輸,他毫不猶豫的決定繼續南下!

朱棣:少數逆襲成功的藩王

隨著徐輝祖被建文帝調離,他勢如破竹,很快便北抵長江,慌亂的建文帝天真的向他的四叔提出“劃江而治”

朱棣可不吃這一套,1402年的夏天六月,燕軍兵臨南京城下,本來以城內二十萬大軍的資本完全可以抵擋一陣,但沒想到的是守城的將士發生了叛變

“一夕朝臣縋城去者四十餘人”,曹國公李景隆和谷王朱橞開金川門降燕軍,兵部尚書茹瑺等數十人亦降。此時宮中火起,建文帝不知所終。永樂十五年(1417年)谷王朱橞聲稱:“往年我開金川門出建文君,今在邸中。我將為申大義,事發有日矣。

朱棣:少數逆襲成功的藩王

慌亂的建文帝


事已至此,走投無路的建文帝在宮裡放了一把火,火焰中這位年僅二十五歲的皇帝從此消失在大明王朝之中。

有人建文帝早已被朱棣殺死,火焰中消失只不過是朱棣掩蓋其殺死侄子的藉口。

也有人說朱允炆通過密道逃離,剃髮為僧,遠遁海外,朱棣派使鄭和下西洋也是為了尋找自己的侄兒

但無論結果如何,朱棣踩著他侄兒的屍體登上了皇位,成為了明朝第三代皇帝,年號:永樂

也是歷史上為數不多藩王逆襲成功的例子。

點點關注,不定時更新有趣歷史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