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合台汗國(四):忽必烈與阿里不哥的汗位之爭!

公元1259年7月,當時世界上最強大帝國的首腦,大蒙古國第四任大汗蒙哥在南征南宋之時暴死於重慶金劍山溫湯峽。在他死前,整個世界只有一極,那便是不知疲倦四處攻略的大蒙古國,當時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與其相提並論。如果蒙哥汗不死,蒙古鐵蹄還要踏破什麼地方,恐怕只有天知道!然而,隨著蒙哥汗之死,隨著因他的死而導致的忽必烈與阿里不哥爭位之戰,龐大的帝國瞬間分裂,再也沒有一個讓眾人服帖的中心來領導那些驕兵悍將對外征服,成吉思汗的子孫們迅速槍口朝內,對自己的親兄弟、堂兄弟虎視眈眈。

察合臺汗國(四):忽必烈與阿里不哥的汗位之爭!

忽必烈與阿里不哥各自稱汗,大蒙古國便有了兩位大汗,他們都需要獲得各個藩國的承認,但他們又都無法通過正常的方式,因為此時兩汗並立,各藩國都無所適從。於是忽必烈和阿里不哥都只能用非常之法。阿里不哥的勢力範圍是漠北草原,其中心在蒙古首都哈剌和林。忽必烈的勢力範圍是漠南草原和淮河以北的漢地。察合臺汗國緊鄰蒙古腹地西部,若要支持阿里不哥,則阿里不哥便可利用中亞豐富的人力和財力資源,並獲得穩定的後方:若要支持忽必烈,則將陷阿里不哥於兩面受敵的境地。於是,察合臺汗國首當其衝成為阿里不哥與忽必烈爭奪的焦點。

察合臺汗國(四):忽必烈與阿里不哥的汗位之爭!

忽必烈首先出手,派出自己身邊的察合臺家族成員,木禿堅之子不裡之子阿必失合前往察合臺汗國,準備從兀魯忽乃王妃手中接管政權。然而,從忽必烈的控制區域前往察合臺汗國,必須經過阿里不哥控制區,阿必失合運氣不好,被阿里不哥軍擒獲,阿里不哥也不客氣,將阿必失合處死。忽必烈欲圖控制察合臺汗國的計劃失敗,但他派出阿必失合的做法卻提醒了阿里不哥。於是阿里不哥有樣學樣,派出自己身邊察合臺家族成員,察合臺第六子拜答兒之子阿魯忽前去奪取察合臺汗國的權力。阿魯忽的父親拜答兒是大蒙古國第三代中的名將,在"長子西征"中獨領一軍全殲波蘭日耳曼條頓騎士團聯軍。阿魯忽繼承了父親的才能,很有謀略,帶著阿里不哥的詔書來到察合臺汗國,順利接管了政權。

察合臺汗國(四):忽必烈與阿里不哥的汗位之爭!

兀魯忽乃王妃監國監得好好的,被無端奪取了權力。可畢竟孤兒寡母,亂世中無力保護自己,只得前往哈剌和林找阿里不哥理論,可阿里不哥蠻不講理,將王妃扣了下來。阿里不哥認為自己完全控制了察合臺汗國,志得意滿,將察合臺汗國當做自己的後勤基地,大量徵集戰爭物資。阿里不哥有些小看了阿魯忽,這位名將之後絕非忠誠不二之輩。如果阿里不哥能夠擊敗忽必烈,成為名正言順的蒙古大汗,他自然會樂得做個從龍功臣。若阿里不哥戰況不利,他則會立即為自己打算。可阿里不哥也不爭氣,1260年8月,他的數萬精銳在關隴地區被忽必烈消滅;緊接著,忽必烈領兵進攻哈剌和林,擊敗了阿里不哥之軍,阿里不哥放棄哈剌和林,逃到了自己的封地乞爾吉斯;1261年,阿里不哥率軍反擊,雖然用詐降之計奪取了哈剌和林,但當忽必烈親自率軍前來後阿里不哥再次大敗。連續的失敗,使阿里不哥損失大量兵馬錢糧,於是加大了對察合臺汗國的徵索。

察合臺汗國(四):忽必烈與阿里不哥的汗位之爭!

此時,阿魯忽已經積極擴張自己的勢力,派人接管了撒馬爾罕、不花剌(今烏茲別克布哈拉)和河中地區,將東自金山、西至阿母河的土地收為己有。現在見到阿里不哥難成大事,哪裡還願意做他的後勤部長?於是下令將阿里不哥徵稅的使者殺掉,宣佈倒向忽必烈。阿里不哥見阿魯忽竟敢背叛自己,勃然大怒,立即率兵找阿魯忽算賬。雖然先頭部隊在速惕闊勒(今新疆賽里木湖)被阿魯忽打敗,但阿里不哥的軍隊趁阿魯忽不備,攻取伊犁河地區及察合臺汗國的京城阿力麻裡(今新疆霍城西)。阿魯忽帶領殘部逃往忽炭(今和田)和可失哈耳(今喀什),不久又遷往撒馬爾罕。阿里不哥有了相當富庶的根據地,若是仔細經營,也可為一方之雄。但他處置政事不公,任意殺害軍民。屬下諸王、那顏對他大失所望,相繼離他而去,尤其是最鐵桿擁護他的蒙哥汗之子玉龍答失的離開,更讓他陷入眾叛親離。

察合臺汗國(四):忽必烈與阿里不哥的汗位之爭!

不久,阿力麻裡發生饑荒,阿魯忽趁機前來進攻。阿里不哥抵擋不住,便放回兀魯忽乃王妃以為緩兵之計,結果,阿魯忽順勢便娶兀魯忽乃王妃為妻,立木八剌沙為自已的繼承人,更加確定了自己察合臺汗國之汗的合法性,從而"獲得了察合臺王位上的無限權力。後有忽必烈,前有阿魯忽,阿里不哥已經是左右為難。他現在實力孱弱,和誰都無法較量。無奈之下,12年7月,阿里不哥來到開平向忽必烈投降。大蒙古國兩汗並立的局面結束。大汗只剩下了一個,但大蒙古國再也回不到從前了。朮赤家族的金帳汗國已經自成一體,不承認忽必烈的大汗地位。西征到西亞的旭烈兀也"自帝一方",建立了伊兒汗國,雖然承認忽必烈,但相隔萬里之遙,也已事實獨立。窩闊臺汗的孫子海都在戰亂之際整合了窩闊臺家族的封地,自立為汗,宣佈自己才是大蒙古國的合法統治者。而阿魯忽在迅速擴大了察合臺汗國的領地後,雖然表面上承認忽必烈為大汗,但也只是想獲得統治區域的合法性而已,再讓他對任何人俯首稱臣都是不可能的了。

察合臺汗國(四):忽必烈與阿里不哥的汗位之爭!

忽必烈

忽必烈倒是信心滿滿,阿里不哥投降後,第一時間向各汗國派去急使,召他們東赴蒙古草原,在祖先發祥地斡難——怯綠漣之域重新召開庫裡臺大會。情勢原本相當不錯。金帳汗別兒哥接到旨意後表示:"合罕(忽必烈)、旭烈兀和全體宗親們所作出的決定是正確的,並同意參加大會。阿魯忽在倒向忽必烈後一直沒有得到正式的察合臺汗國之汗的冊封,見忽必烈來召,連忙表示:"我是未經合罕和兄長旭烈兀同意繼承察合臺之位的,現在全體宗親們聚集在起,正可判定我當否繼位,如果同意我繼位,我才可以發表意見。"也表示願意出席,當然出席的條件是得到冊封。旭烈兀本就一心向著哥哥,接到旨意後立即表示:"一旦別兒哥參加庫裡臺,我們馬上就來事情如此順利,忽必烈非常高興,將開會時間定在了1267年。雖然海都拒絕與會,但如果大會能夠順利召開,意義將是非同尋常的,這將表明蒙古帝國不會分裂,海都一個人再怎麼撲騰,也是翻不起大浪的。然而,早就已經相互敵視的兄弟們,表面上的一團和氣終究不能避免刀槍相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