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黛玉的爱情,看其思想高度和心理成熟度,可跟宝钗在同一水平?

黛玉的思想高度和心理成熟度, 和宝钗是否在同一水平?

以前看红楼,总觉得黛玉的性情,是我们年少时的真纯飞扬;而宝钗,便是成人世界里的圆润玲珑了!两人的合一,就是青春年少和长大成人的合一!但现在再读,却有了不一样的感悟!

古代孩子的早慧早熟,远不是现在的孩子可比的!黛玉可以证明!初入贾府时,黛玉不过六七岁,但其心智成熟、人情练达,却是现在十六七岁的孩子都比不上的了:面对大舅母的苦留吃饭,黛玉笑答“舅母爱惜赐饭,原不该辞……”;“度其位次,便不上炕”“料定是贾政之位”“王夫人再四携她上炕,她方挨着王夫人坐了”“少不得一一改了过来”……这一套应酬如行云流水,哪里是一个不谙世事的小孩子能做出来的?黛玉的教养心性聪颖,此时便可见一斑了!
由黛玉的爱情,看其思想高度和心理成熟度,可跟宝钗在同一水平?

宝钗初入贾府,尚“浑然不觉”之际,黛玉的爱情,已经悄悄萌芽了!看看那几次争吵,哪有一次是小孩子的意气之争啊,哪有一次是现代人口里的“作”啊!站在现在恋人的立场品品,哪一次争吵,黛玉都是应当应分,且目标明确的,在封建礼教的高压下,黛玉就是通过大小的争吵作掩饰,让自己的爱情一步步稳稳的前进,最终水到渠成,从此岁月静好,波澜不兴!

第十八回,宝玉身上的佩物尽数被小厮抢去,引起了黛玉的误会“我给的那个荷包也给他们了?”回头便把做了一半的香袋铰了!于是争执起来!宝玉心疼她做香袋费的工夫,黛玉却不在乎这个工夫,只要求他明白自己的心,珍惜自己的情!这一次争吵,黛玉表明了自己的态度:我送的东西,都是我的情,你必须珍惜!宝玉也表白并保证了他的珍惜!就像黛玉做的荷包,带在里面“红袄襟上”“怕人拿去”!

第二十回吵架,黛玉针对的,应该是宝玉的“愚拙偏僻”:“视姊妹弟兄皆出一意,并无亲疏远近之别”!宝玉赶来抚慰她时说“岂有个为她疏你的”,黛玉当即呸他“我难道叫你疏她……我为的是我的心”,什么心呢?知己心吧:我对你跟别人不一样,你可明白?宝玉自是明白“我也为的是我的心……”,宝玉这是说:妹妹在我心里,也是跟别人不一样的!两人就此解开心结!黛玉马上开始关心他了“你怎么倒反把个青肷披风脱了呢”……看看,这就是恋爱中的小小儿女心啊!只是此时,两人只是遵从人之本性,可能还没意识到这就是爱情的雏形吧!


由黛玉的爱情,看其思想高度和心理成熟度,可跟宝钗在同一水平?

后来两人共读西厢等杂书,由此“移了性情”,就是现代所说的“开了窍”吧!这才引发了最大的一次争吵!这次争吵,却是难得的由宝玉挑起的!书上写明了宝玉的心思:“又看了那些邪书僻传……早存了一段心事……每每或喜或怒,变尽法子暗中试探”,这是宝玉的心思,其实也是黛玉的心思吧!两人因为暗恋对方而彼此试探争吵。这在现在或许是难以理解的,但在古代封建礼教的高压下,两人的心思是见不得光的,只能小心翼翼的藏起来,所以只能小心的试探对方的心意!就像那春天的茸茸草,怯怯的露头窥视对方!

那是个很热的夏初,先是元春赐婚,后边张道士提亲,宝玉应该是又急又恼了,嚷着以后再也不见张道士!黛玉无心的一句话,便惹的宝玉大气!但黛玉此刻的心情,只怕跟宝玉一样不轻松啊,以黛玉的性子,自然不会曲意就他!宝玉一句责备出来,黛玉便几句委屈跟上了:“哪里像人家有什么配得上呢”“昨日张道士提亲,你怕阻了你的好姻缘”这是委屈,也是试探,却正撞在宝玉的心事上,偏是“愈发逆了己意”!宝玉纵然口齿伶俐,但是在耳目不远、且黛玉心意未明朗的情况下,那句“肺腑之爱”却无论如何是不能也不敢出口的!所以只能“心里干噎”,却口齿难开,唯有狠命的砸玉了!“我便立刻因你死了也情愿”,何况只是一块儿玉!

但是诸位请看,再吵再气再恼,宝黛关心对方的心却丝毫没受影响,宝玉心里急的,恰是紫鹃说的“……才吃了药好些……又吐出来,倘或犯了病,宝二爷怎么过的去”黛玉心里想的,恰是袭人所说的“……倘或砸坏了,叫他心里脸上怎么过得去”……

这场吵闹,却是被贾母流着泪点破“不是冤家不聚头”,一句话便说到了俩人心里去,“人居两地,情发一心”,两人不约而同的潸然泪下!

“诉肺腑心迷活宝玉”一回,黛玉本是担心宝玉跟湘云,赶来“见机行事”的!却听到了宝玉在一片私心赞黛玉的“经济仕途观”,黛玉“又惊又喜,又悲又叹”,认定宝玉是个知己!宝玉赶上来“诉肺腑”:“你果然不明白这话(放不放心的话),不但我素日之意白用了,且连你素日待我之意也都辜负了”!这也就是向黛玉表明了心意:1你放心,我只爱你;2我对你的爱情,你始终不放心,所以弄了一身病!3你若不认为我们彼此相爱,那我们素日的努力都白费了!这话使得黛玉如“雷轰电掣”,从此彻底放下了心结…… 随着这些有关爱情的博弈和争吵,宝黛爱情一步步明朗,宝玉“诉肺腑”之后,两人再未起过波澜,心甜意洽的的度过了一段虽然短暂,却无比美好的时光!

由此可见否?宝黛的争吵,并不是因为黛玉幼稚小性儿,恰恰相反,这是思想心理的早熟,才有的一次次为爱情的争取和博弈!随着这个过程,宝黛的思想心理也迅速成长,步步莲花!‖
由黛玉的爱情,看其思想高度和心理成熟度,可跟宝钗在同一水平?

再看看黛玉对世故人情的了悟,可在宝钗之下么? 六七岁初进贾府时,就不重复说了,那时的黛玉已是颖悟至斯了!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寄人篱下的悲喜自理,黛玉心理和思想只会更加通透!

且看宝玉挨了打后,众人争着及时去探!唯有黛玉,远远的立在花阴下,却向怡红院张望!看到李纨等各项人等都去探望过又散尽了!只不见凤姐儿,看看此时黛玉的心思:“如何她不来瞧宝玉,便是有事缠住了,她必定也是要来打个花胡哨,讨老太太和太太的好儿才是”,诸位看这短短的一想,这是现代十来岁的小孩子能具备的吗?这既有对凤姐儿性格的了解,也有对世故人情的通透!所以黛玉断定凤姐儿“今儿这早晚不来,必有缘故”!推断的何其准确啊,一会儿便看见凤姐儿陪着贾母等上下一群人,一块儿来看宝玉了!黛玉看了点头,“想起有父母的人的好处来,早又珠泪满面!”这不是黛玉的小性儿啊,这就是现实的人性人情!黛玉看的太透彻了,所以“不如意事便常有了”!

既看透世情,她自然也知道,此刻随着众人进去,也能在长辈面前卖个好儿!可她偏不,宁可站在这花阴里,远远的看着!宁可选择谁也不在场的时候,赶去跟宝玉说句体己话儿;宁可在凤姐儿发现她的关心之前,赶紧避开…… 她对宝玉的爱情,只属于她自己的心,只属于他们两个人,她不会拿这份心,去做讨好长辈的手段!这才是黛玉啊!
由黛玉的爱情,看其思想高度和心理成熟度,可跟宝钗在同一水平?

书上说“宝玉最厌峨冠礼服贺吊往来等事”,黛玉不会去府外,但对府里的虚礼应酬,却也是能避则避的,但避不开的俗事,却也处理的游刃有余!

薛家的婆子送来燕窝后,急急作辞,黛玉便笑着点破“我也知道你们忙……越发该会个夜局,痛赌两场了!”这一番话说的那婆子眉开眼笑“不瞒姑娘,今年我大沾光了……”,黛玉便给了赏钱,却又特意说个明白“打个酒吃,避避雨气”,可不是给你的赌资啊!诸位请看,此时秋分刚过!贾母抓赌是在第二年的七月份左右,而在这一年的秋天,黛玉便已经洞悉此事了!

第五十二回,宝玉跟黛玉提及燕窝,一语未了,赵姨娘来了!看看黛玉对人性的把握,“便知她是从探春处来……顺路的人情”,但人情上却是毫不怠慢,“赔笑让坐”说感激话!

还是这一回,宝琴提到一位真真国的女孩子作的好诗,宝玉心急索要,宝琴敷衍说没有带来,黛玉便笑着点破了宝琴“这会子又扯谎说没带来”…… ……
由黛玉的爱情,看其思想高度和心理成熟度,可跟宝钗在同一水平?

黛玉与那世故人情,书上提及的并不多,但管中窥豹,一斑足矣!黛玉对人情人性的把握,实实不在宝钗之下!

最近看红楼,越发觉得:宝钗跟黛玉,一直都是平行成长的,两人思想的高度,和心理的成熟度,一直都在同一水平!两人的处境,各有困窘,两人都在为各自的目标,艰难的争取,在贾府的篱墙下,两人都经历了各自成长的挫折和烦恼,两人与对方的和解,其实也就是与自己的和解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