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建设难度最大的隧道,保持通风的设备电费一年就需要934.4万


中国有一条高速公路因为地势险峻,被称作“天梯高速”、“云端上的高速公路”,那就是雅西高速公路,被国外专家公认为全世界自然环境最恶劣、工程难度最大、科技含量最高的山区高速公路之一。作为我国公路中的“逆天工程”,而其中的大相岭泥巴山隧道施工难度之大,堪称人类历史之最!

泥巴山隧道位于青藏高原和四川盆地交汇处;龙门山断裂带边缘,是雅西高速关键控制性工程;四川省已建成的第二长的公路隧道。

泥巴山隧道全长超过10公里,是我国西部复杂山区高难度公路隧道的典型工程。隧道穿越17条大断层,埋深超过1000米的路段达5公里,最大埋深达1650米,通风斜井长1500米,地下风机房6000平方米,其规模均为国内之最。

大相岭泥巴山隧道分为左右两线,左线长9962米,右线长10007米,该隧道也是目前西南地区在建最长、埋深全国最大的复杂地质隧道。

泥巴山隧道处于龙门山活动断裂带边缘,自然地理条件恶劣,地下水丰富,除瓦斯外,集高压涌突水、大变形、断层、岩爆等地质灾害于一身,施工难度非常大。

为了让这条特长的隧道保持通风顺畅,雅西高速公路公司给隧道配上了四根“呼吸管”直通山顶外,其中最长的一根足足1500米。

隧道采用“三区段四斜井”的方式,即把隧道分成三部分,在两端2.5公里处分别修两座斜井负责进风和排风。斜井也就是从隧道内顶端修一条管道直通山顶,风从进风斜井灌进隧道,循环一圈后,从送风斜井排出。

为保障隧道运营安全,设计通风设备装机功率达6400KW,仅电费每年就需要934.4万元,耗能巨大。目前国内外对于特长隧道的运营节能主要通过减少机械通风时间、降低服务水平来实现,急需寻找到真正解决通风节能的技术方法。

2011年12月24日,大相岭泥巴山隧道左线成功安全贯通,至此,这条长达10公里的隧道正式双向贯通,这也意味着,雅西高速公路雅安境内路段已经成功实现全线连通。

穿越多座山岭,跨过多条河流,雅西高速公路带给出行者的是便捷、是一路美景。而对于穿上高科技外衣的大相岭泥巴山隧道本身来说,已经不仅仅是一道风景,更是将一路风景串联的大通道,是为我国特长隧道技术进行探索的先行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