甌江鄉愁|那些散落在甌江畔的鄉愁——雙搶

戳上面的藍字關注我們哦!

瓯江乡愁|那些散落在瓯江畔的乡愁——双抢
瓯江乡愁|那些散落在瓯江畔的乡愁——双抢

雙搶

我的家鄉碧湖,甌江大溪貫穿碧湖平原,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通濟堰位於平原上游,水利發達,土地肥沃,是麗水的產糧基地,素有“處州糧倉”之稱。家家戶戶都種著很多的水稻,那時我們家就種著五畝多的水稻。

瓯江乡愁|那些散落在瓯江畔的乡愁——双抢

七月下旬,正是一年中最熱的時候。此時早稻成熟,必須及時收割;晚稻播種,必須及時插秧。如果不能在八月上旬的立秋節氣前完成,遲一天插秧,就晚十天收割,到時晚稻還沒有成熟,就下霜了,輕則減產,重則絕收。這二十來天時間,必須爭分奪秒,搶收搶種,俗稱“雙搶”。

瓯江乡愁|那些散落在瓯江畔的乡愁——双抢瓯江乡愁|那些散落在瓯江畔的乡愁——双抢

到了雙搶的時候,家家戶戶都忙的不得了,老少齊上陣。因為我們家是外來遷入的,相對來說親戚就比較少,父親也沒有兄弟,再加上母親身體也不是很好,所以我們家奇缺勞動力,這時只能請“割稻客”幫忙割稻。這些“割稻客”大部分來自大山深處,他們那裡這個時節沒有稻子可收,相對來說農活比較輕鬆,所以他們就三五成群地來我們平原地區割稻,賺點家用。這些人力氣都很大,全身被太陽曬得黝黑,因為是按田地來算錢的,所以他們幹活都很賣勁,因此飯量也很大。我記得我家隔壁有個男孩曾經和我們說:“這些人吃飯太會吃了,都把我家快給吃窮了。”不吃,哪來的力氣幹活啊!

瓯江乡愁|那些散落在瓯江畔的乡愁——双抢

這時奶奶也會從城裡姑媽家回來幫忙母親在家裡燒飯,我就幫忙父親一起曬稻子。雖然地裡的割稻不要管了,可曬稻子也是個苦差使。那時因為家家戶戶要曬稻子,村裡的曬穀場也不多,我們就會每年到村裡的初中租塊操場曬稻子,因為放假了,教室也空的,也可以找到存放稻穀的地方。早上6點左右,我就和父親把頭天傍晚收割回來的稻穀曬出去,這時天氣還比較涼爽,所以相對還比較輕鬆。等吃了早飯,我們就要把稻穀上的一些稻葉用竹掃帚掃乾淨,然後父親就到田裡去了,我就坐在陰涼處等會功夫就要用竹杷把稻穀梳理幾下,因為稻穀多,都曬得很厚,只有這樣才能更快地晾乾。到了11點左右,父親就會拉著滿滿一手拉車的稻穀回來了,這時必須把曬在地裡的稻穀收起來,把這些剛割下來的稻穀曬出去。這時的太陽已經是火辣辣的,但沒有辦法。不一下,全身就溼透了,又熱又癢,我想沒有曬過稻穀的人是不可能體會到這種感覺的。中午的時候在家休息一下,有時又開始打雷要下雨了,這時家家戶戶都飛奔出去搶收曬在地裡的稻穀了。那種場景真的是很壯觀,有時運氣好,剛剛把稻穀收好,天就下起了瓢潑大雨;有時沒有收好,天就下起雨來了。那時真恨不得生個九頭六臂的。

瓯江乡愁|那些散落在瓯江畔的乡愁——双抢瓯江乡愁|那些散落在瓯江畔的乡愁——双抢

割完了稻穀,還要抓緊時間把晚稻插下去。要插稻就必須要有水,因為是夏天河道里的水本來就很少了,家家戶戶都必須把水田灌滿水,所以每年村子裡都會發生因為灌水而引起的打架事件。灌水是要排隊的,有時輪到都是深夜了。我最喜歡和父親一起去灌水了,清清的甌江大溪的河水沿著水渠流到水田裡去,我們小孩就在水渠了嬉水,這種清涼真的很有趣。灌滿了水就要請村裡有手扶拖拉機的人犁田,很多人一定很奇怪,拖拉機怎麼可以犁田,其實就是把拖拉機的頭拆下再裝上犁田的裝置就可以了。插秧我是幫不上忙了,通常是舅舅們來幫忙,等一家插好了再一起幫另外一家插。我就和母親一起去拔秧苗,同樣也是很辛苦。

瓯江乡愁|那些散落在瓯江畔的乡愁——双抢
瓯江乡愁|那些散落在瓯江畔的乡愁——双抢

我記得那時我也才十一二歲,想想現在10來歲的孩子能幫父母親幹些什麼呢?後來父親到城裡開車,我們家也就沒有種水稻了,我自然也從這些農活中解放出來了。這幾年農村了“雙搶”的情景已經基本看不見了,一是很多人到城裡打工,田地都荒廢了,二是在村裡的人也從單一的種植水稻轉成種植蔬菜水果了,這樣效益更高,三是現在水稻收割有收割機,插秧有插秧機了,實現了種植現代化了。雖然那時很苦很累,但也有很多快樂,比如賣了稻穀後可以買大西瓜吃,買花裙子穿……

瓯江乡愁|那些散落在瓯江畔的乡愁——双抢
瓯江乡愁|那些散落在瓯江畔的乡愁——双抢瓯江乡愁|那些散落在瓯江畔的乡愁——双抢
瓯江乡愁|那些散落在瓯江畔的乡愁——双抢瓯江乡愁|那些散落在瓯江畔的乡愁——双抢

掃碼,一起遊遍蓮都美景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我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