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有一大貪官,爲何皇帝要給其修築廟宇,並列入清朝的忠義名臣

在古代每個朝代都有貪官,也有清官,今天小編就和大家說一下康熙盛世期間的大貪官——朱國治,很多人會反駁我,朱治國為人清廉,最後還是因為勸降吳三桂撤藩,被吳三桂殘忍殺害。這完全就是以為忠臣的表現,怎麼能是貪官呢?那我們就一起看看這個朱國治是一個貪官還是清官。

大清有一大貪官,為何皇帝要給其修築廟宇,並列入清朝的忠義名臣

在歷史記載中朱國治是一個清官,充滿了正能量,但是實際上他是一個大貪官。大家都知道朱國治被康熙封為雲南巡撫,這沒有什麼爭議,康熙正因為封朱國治位巡撫,就是因為雖然天下是滿人坐鎮,但是很大程度是依靠漢人做成的天下,而且由於各個地區的權利越來越大,康熙想如何削弱地方的勢力,從而鞏固中央權利。就在這時,朱國治站出來上奏撤藩,雖然康熙沒有同意,但是這種膽量和勇氣是值得欣賞的。雖然最後康熙同意撤番,這才派遣朱國治作為雲南巡撫去監視吳三桂的一舉一動,其實這次朱國治去是阿諛奉承吳三國去了。這樣好再吳三桂的地盤更加隨心所欲的搜刮民脂民膏。被當地百姓稱謂“朱白地”意思就是吃人不吐骨頭。可想而知朱國治貪到什麼程度。朱國治為了自己能夠青雲直上,編造了許多花名冊,清政府就按照這些名單上的人逮捕入獄,很多都是無辜的人,卻被朱國治說成反清復明的逆黨。有些財主為了不被逮捕入獄,從而花了很多錢,這些錢都歸朱國治所有,整個花名冊下來涉案人員達到了1.3萬人次,朱國治可以說是為了自己的利益犧牲了太多的人。

大清有一大貪官,為何皇帝要給其修築廟宇,並列入清朝的忠義名臣

就在康熙封其為雲南巡撫時,他的貪慾更是變本加厲,甚至,見面禮都明碼標價了,多了肯定是高興,如果見面禮不夠,那你就等著吃苦頭吧,大理知府是一位忠良臣子,所以上交不起這麼貴重的見面禮,被朱國治逼得沒辦法,最後還是吳三桂替其繳納了見面禮。可是最後,也是吳三桂吧這個朱國治送上了黃泉路。康熙十二年的時候,吳三桂起兵造反,這時,康熙正發愁派誰去勸降吳三桂時,就想到這個口才極好的朱國治。

大清有一大貪官,為何皇帝要給其修築廟宇,並列入清朝的忠義名臣

朱國治聽到以後,知道自己這次去肯定是凶多吉少,更是全力去勸降,現在斷了自己的後路,殘忍吧自己的妻子兩個孩子全部殺害,隨後獨自去勸降吳三桂,但是已經叛亂的吳三桂才不會投降,直接殺了朱國治。民間聽到朱國治被殺,真是大快人心,只有這一次,朱國治的死是為了國家,並非個人,最後康熙撤番成功,還認為朱國治是一等一的忠臣並且為其修廟祭拜,還列入了清朝的“忠義名臣”之列。不過朱治國到底是不是清官,每個人又不同的看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