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只知道樂山大佛是因爲大而聞名,但很少人真正知道大佛的祕密!


樂山大佛的雄偉早已世人皆知,他比號稱世界第一大佛的帕米昂大佛還要高出18米,是世界上現存的一座石刻佛像。但是在大佛身上也有許多的秘密,你知道嗎?

樂山大佛有非常巧妙的排水系統。樂山大佛的兩耳和頭顱後面,具有一套設計巧妙,隱而不見的排水系統,對保護大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使佛像不至為雨水侵蝕。

清代詩人王士禎有詠樂山大佛詩“泉從古佛髻中流”。在大佛頭部的18層螺髻中,第4層、第9層和第18層各有一條橫向排水溝,正胸有向左側也有水溝與右臂後側水溝相連。

兩耳背後靠山崖處,有洞穴左右相通;胸部背側兩端各有一洞,但互未鑿通,這些水溝和洞穴,組成了科學的排水、隔溼和通風系統,防止了大佛的侵蝕性風化。

衣領和衣紋皺摺也有排水溝,正胸有向左側分解表水溝,與右臂後側水溝相連。正是這些水溝和洞穴,組成了科學的排水、隔溼和通風系統,千百年來對保護大佛,防止侵蝕性風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不僅僅是大佛的頭部,但或許你還不知道,在這個千年不倒的佛家傳奇的身上,還有很多未解之謎。1962年,連續三年的自然災害席捲四川,餓死的人不計其數,當時人窮,人死了就拿草蓆子一卷,扔進江中。

大佛坐落在三江的下游,每天都有成群餓死的屍體順江而下飄過大佛,幾萬饑民的屍體漂浮至此,場面慘不忍睹。

大佛不忍看見如此多的人死在自己眼前,一夜之間大佛閉上了他的雙眼,默默流淚。然而到了1963年,災情不見好轉,餓死的人繼續增加,大佛無力拯救蒼生,淚水連連。

大佛究竟是因何閉眼,有人說是風化,但有人反對,若是風化,那麼最開始的應該是凸出的部位,比如鼻子、嘴巴,而不應該是眼睛。科學人員幾經調查,也都沒有得到答案。

因佛像閉眼是不祥,眼睛又重新修鑿。國家動用了4千萬對大佛進行清洗,但是依舊沒能抹去大佛眼角的淚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