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次於樂山大佛的四川第二大佛你知道嗎?通高36.7米 頭長8.74米


大佛寺山門書題“大佛禪寺”,以石刻大佛命名,位於榮縣城郊1公里處的東山,始建於唐代。

大佛寺氣勢雄偉、衣紋流暢、慈眉善目、神韻飄然,是古代藝術家和勞動人民匠心獨運的上乘之作,是中國石刻遺存之藝術瑰寶,素有“樂山大佛雄,榮縣大佛美”之民間讚譽,榮縣大佛以其雋美而享譽神州。

大佛鑿刻完工後,即修有殿宇保護,根據《古今圖書集成》記載,時有“架殿十層,高四十七丈,闊十五丈”、“舊時寺門、抵今溪岸”。可見當時的恢宏氣勢,其後幾毀幾修,現存的殿宇為清代嘉慶、道光年間所建。

大佛依山崖鑿成,刻在高約40米、寬約16米、深14米的敞口敞頂大龕內,頭與山巔齊平,通高36.67米,頭長8.74米,肩寬12.67米,體寬14.6米,膝高12米,腳寬3.5米,

就高度而言,僅次於樂山大佛,號稱四川第二大佛,是全國第二大石刻佛像,世界第三大石刻佛像。

該佛像造型優美,比例勻稱,和服袒胸,雙足踏在座前的兩朵仰覆的蓮花之上,善跏趺在金剛座上,坐南面北,氣勢雄偉,是一尊摩崖石刻佛裝彌勒造像,俗稱榮縣大佛。

大佛頭飾螺髻,臉面略方而豐腴,雙眉間有白毫,鼻高唇厚,兩耳方長,雙手平放膝上,右手撫膝,左手手心向上,掌中有摩尼珠。

大佛的頭頂上方有一道石條卷拱護罩,上刻“大開覺路”四字;崖頂上還有磚閣一座,遠看像在戴在大佛頭頂上的寶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