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建立的是「漢」,非蜀國,從哪裡開始盛傳劉備爲蜀的

其實三國蜀國,是漢國,而非蜀,那為什麼普遍都叫劉備在四川建立的政權叫“蜀”。蜀國的國號是漢,後世為了區分朝代把劉備建立的王朝稱之為蜀漢。

劉備建立的是“漢”,非蜀國,從哪裡開始盛傳劉備為蜀的

劉備是三國時期蜀國的皇帝,因為他是漢帝的宗親,所以也叫“蜀漢”。他自立為帝時,當時的最後一位漢朝皇帝漢獻帝名義還在,三國分立以後,漢朝滅亡。所以劉備不算漢朝皇帝。漢朝最後一位皇帝是劉協,不是劉禪。

劉備建立的是“漢”,非蜀國,從哪裡開始盛傳劉備為蜀的

劉協禪讓於曹丕,曹奐禪讓於司馬炎,雖然都是被迫的,但是禪讓是真的,而從正統角度來說,劉備的蜀並非正統,甚至連吳國都不承認蜀是漢。而晉不承認東漢和曹魏,才是否定了合法性。而蜀漢和孫吳政權是被司馬家所滅,所以不被晉承認。

劉備建立的是“漢”,非蜀國,從哪裡開始盛傳劉備為蜀的

而漢朝的合法繼承者,就是魏國,因為禪讓,使魏朝是正統。所以不可能承認劉備的漢是正統,但總的有個名字區分。乾脆根據地名稱國,於是有了蜀國的名字。一般劉備都是自稱漢,同時代的別國則稱蜀漢以區分前代東漢。三國歸晉後,稱蜀國以示割據而非正統地位。史學界的正統王朝是:東漢—曹魏—西晉。如果承認蜀漢是繼承東漢的漢國號,則法理上不佔據優勢。

劉備建立的是“漢”,非蜀國,從哪裡開始盛傳劉備為蜀的

蜀漢未佔據國都,史書視為地方政權,不能繼承漢朝法統。而當時敵對勢力為了瓦解劉備稱帝的合法性,為自己的合法性找理由就不稱劉漢為漢,而為蜀。所以當時蜀是貶稱,後來大家叫蜀叫習慣了,貶不貶的也就無所謂了。劉備陣營都是自稱漢室正統。而孫曹兩邊是不會認可的,應為他們都自稱漢臣,所以稱呼劉備一方為蜀,大多以地域劃分。

劉備建立的是“漢”,非蜀國,從哪裡開始盛傳劉備為蜀的

劉備自己還是稱自己是漢!只是因為沒有統一中國,是割據政權,所以後入稱之為蜀漢,稱孫權建立的吳國為孫吳,稱曹丕建立的魏國為曹魏。本來是叫漢,吳,魏的。只是後人為了區分後來才加的。之所以後入叫劉備建立的漢,是蜀漢,大概是為了和劉邦和劉秀建立的漢區別!還有就是因為是割據政權,所在地在蜀地,所以才這樣叫的!

劉備建立的是“漢”,非蜀國,從哪裡開始盛傳劉備為蜀的

而其史料開始稱劉備建立的政權為蜀,根源還要從三國志來的。劉備勢力被歸類到蜀這個大類。但是陳壽寫蜀的時候不是定國號為蜀而是指的蜀這個地區。因為看三國志就會發現,蜀的第一篇不是劉備而是劉焉。只不過後來人順口叫做魏蜀吳,大家就以訛傳訛以為是蜀國了。

而劉備就是靠漢室名聲起家的,怎麼也不可能給自己搞個蜀國,三國不叫魏蜀吳,正確的國號就是魏漢吳,但差不多與三國同期還有另一個漢,這個漢更早更正統更強大,劉備的那個漢自然得退讓。說漢國容易讓人誤解是後漢。

中國所有王朝都是單字王朝,東漢,西漢,西晉,東晉,南唐,北周之類的都是後人為了區分開來起的名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