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反杀”事件,有一个问题很关键,孰是孰非,勿盲目跟风

昆山"反杀"事件,有一个问题很关键,孰是孰非,勿盲目跟风

最近这段时间,网络与媒体忙坏了,接二连三的猛料事件网络上炒得沸沸扬扬。这个时候,高铁"霸座"总算送了一口气了:嘿嘿,我就要奔溃的时候,嘀嘀帮了我的忙!真对霸座男的风向一下子吹到了嘀嘀;嘀嘀事件刚好炒热,昆山"反杀"事件又来抢了嘀嘀的风头,估计,现在的嘀嘀,心里在窃喜了吧。

昆山“反杀”事件,有一个问题很关键,孰是孰非,勿盲目跟风

反杀事情,是引起了全社会的轰动;该案件迅速在网络上、法律界产生了激烈的争论,争论的焦点就是:电动车司机是否防卫过当、是否无罪?

广大的网民几乎一边倒地支持电动车司机属于正当防卫而没有过错。而实际上,本案的实质或关键点在于:宝马男在砍电动车男的过程中,掉在地上的刀,是宝马男在继续施暴的过程中因失手把砍刀掉地上了、还是宝马男立即清醒了并意识到了事态的严重性,正在放弃作案而有意把刀摔在地上,而准备停止实施暴力了?

如果属于前者,电动车司机为了避免自己被伤害而自卫,那么,他的行为就完全构成正当防卫的要素,属于正当防卫。

如果属于后者,显然就是防卫过当。这个过程,从情理上来说,我们可以做以下推敲:宝马男,在一阵发疯后,立即清醒地意识到,再继续下去就会发生命案了:"天啦,我在干什么?"宝马男感觉事态严重,果断地丢弃作案工具,准备停止作案。而作为电动车男,此刻有一种复仇心理,感觉机会来了,果断地捡起地上的砍刀:"想砍死我,老子先砍了你!"

真实情况究竟是前者还是后者,得等公安机关调查出结果来。因此,若我们一味地支持电动车司机,从法律上来说,是不公平的。网络上的激烈辩论,支持电动车司机为正当防卫成为了主流,对于我们每个网民来说,理性地看问题、分析问题,等到司法机关的最终调查结果再作定论,不盲目跟风,才是明智的选择。

另外,小编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死者车上带管制刀具,本身就属于违法行为,而且,首先实施了危机生命的暴力行为;第二、人在生死关头的瞬间,基本没有正常的反应时间,且很难做到保持冷静、判明是非的可能性!因此,即使电动车男有轻微的防卫过当,我觉得,为震慑犯罪、打击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支持见义勇为,也应该对电动车男免于刑事处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