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卫固沙林场“全球500佳环境奖”的诞生

腾格里浩瀚如海沙滔起伏,西北风推波助澜催赶着流沙向南迁移,在沙海的东南前沿,被奔腾而来的黄河劈头截住,形成越积越高的陡峭沙坡,已有180多米高的大沙岭与一河之隔的香山遥遥相对,两岸壁立,一水中流。由于大沙坡位于腾格里的东南最前沿,所以由此得名“沙坡头”。

上世纪50年代开始,伴随着包兰铁路的开通,中卫固沙林场就与沙漠开始了较量,创造了闻名世界的固沙治沙模式。鉴于其在领域内的重大贡献,1994年,中卫固沙林场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授予“全球500佳环境奖”,时为场长的张克智前往伦敦参加了颁奖仪式。

中卫固沙林场“全球500佳环境奖”的诞生

因铁路而生的中卫固沙林场

当你乘上西行的包兰铁路穿越腾格里沙漠的时候,窗外的风景无边。

车窗外是一条宽宽的绿色林带,树林外是随沙丘起伏、高低错落的一片片麦草方格沙障,各种灌木、半灌木和草本植物在老旧的黑色草方格中坚韧地生长着,新的草方格正向着沙漠深处延伸。远处连绵不断的沙丘泛着金黄。

然而,仅仅是半个多世纪之前,这样的风景是人们不敢想象的。

“建国前,腾格里沙漠的前锋已抵达中卫县城西的沙渠桥外。沙坡头则被称为‘魔鬼的城堡’,沙尘肆虐,良田被埋没,人们不得不奔走他乡。”张克智刚来中卫时,常听老一辈治沙人提起沙坡头以前的情况。

上世纪50年代中期,中国修建从包头到兰州的铁路干线。铁路穿越沙坡头的高大流动沙丘,从中卫到甘塘之间的沙漠铁路总长度55公里。随着第一条沙漠铁路的修建,拉开了人类向沙漠开战的序幕。1956年3月中卫固沙林场成立。

治沙工程是艰巨的、长期的。今天的成绩浸透着中卫固沙林场几代人的心血和汗水。在建场初期,因自然环境异常恶劣,植物固沙无法进行,高立式栅栏、沥青加水玻璃、片石、粘土和水泥等固沙手段都未能奏效。经过艰苦的探索、试验,治沙人以当地丰富的麦秸为材料,终于创造出了“麦草方格”固沙法,终于让流沙止步。

蜚声世界的防沙模式

1984年,张克智成为中卫固沙林场的第三任场长。到那时,经过几代治沙人20多年的努力,包兰铁路已基本摆脱了流沙的威胁,沙子上道的情况改善了很多。在张克智的讲述中,治沙成绩每一次小小的进步都凝结着治沙人巨大的付出。

从1958年开始,中卫固沙林场每年组织数千名农民群众进行大规模固沙施工。他们冒着严寒、酷暑和风沙扎设棋盘式麦草方格,栽植各种耐旱植物;上世纪60年代中期,为了兴修水利,林场场部从中卫县城附近移到了沙漠边缘,在半流动沙丘地带开发水浇地2000多公顷,还建立了面积为40公顷的实验果园,进行沙漠的开发和利用研究。到了70年代初期,中卫固沙林场又修建了4级电力扬水工程,把黄河水引上了100多米高的流动沙岭;用机械和人力移走了数千座沙丘;在铁路两侧修建水平畦田2000多公顷;把杨树、柳树、槐树和东北地区的樟子松等落叶松或常绿乔木引上了沙丘……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到上世纪90年代初,在腾格里前沿建起了卵石防火带、灌溉造林带、草障植物带、前沿阻沙带、风沙育草带,形成了“五带一体”的治沙防护体系。

随之而来的是令人欣喜的社会和生态效益。

1984年国家环保局在沙坡头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具有荒漠生态特征的自然保护区。

1985年,中卫固沙林场的科技人员运用沙坡头治沙模式,与中卫县人民一起修成了迎水桥至闫地拉图的沙漠公路。

1986年沙坡头旅游区建成。

1993年兰州铁路局给林场拨专款50多万元,兴建起30公顷沙生植物园。

……

中卫固沙林场首创的“麦草方格沙障”技术,由于解决了改造沙漠的一个全球性难题,荣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这项技术首先在甘肃、新疆、青海、内蒙古及东北地区得到推广,已被广泛地应用于沙地、戈壁和沙漠的治理。中卫固沙林场的治沙经验和模式,也得到了国际社会的一致赞赏。近年来,已有日本、美国、埃及、印度、阿根廷、荷兰等众多国家和地区的数百名专家学者,前来参观考察和举办国际沙漠化治理学习班。美国《地理》杂志还选用一帧沙坡头的彩照作为封面,向全世界介绍中国治沙勇士的惊人业绩。

“全球500佳环境奖”

张克智介绍,上世纪80年代以来,受全球气候温室效应、土地沙化的影响,我国土地荒漠化形势严峻,沙坡头铁路治沙防护体系也面临植被退化加快、灌溉设施设备老化。这一时期,加之石营(石嘴山-营盘水)公路从固沙防护带穿过,客货流加大,国家重点工程“西气东输”管道工程、沙坡头水利枢纽等工程相继开工建设,人为活动因素使原有的部分林带遭到破坏,进而对“五带一体”治沙防护体系效能有所影响。

为了增强沙坡头治沙防护体系的稳固性,提高其防风固沙护路能力,“十一五”期间,固沙林场以“提高防护效能、增加科技含量、绿化美化均衡兼顾”为原则,在解决植被退化、树种引进、造林技术攻关、护林防火等方面大胆实践,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那时想了很多办法,在各方面下功夫。比如为了解决治沙防护体系内植被退化问题,林场组织技术人员先后到甘肃、内蒙古、北京、河南等地进行考察,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将林区内生长不良的杨树平地锯伐,采用劈接方法用三倍体毛白杨嫁接,更新了灌溉林带内生长不良的杨树。还新引进适合在沙漠地区生长的植物沙冬青、东疆沙拐枣、白桑、蒙古扁桃、五角枫等植物品种,扩大了林木的种植结构,提高了防护林带的成活率。”张克智回忆。

为了表彰对环境保护作出杰出贡献的组织和个人,1987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设置了全球500佳环境奖奖项。1994年,中卫固沙林场获此殊荣,这是中国当年唯一入选的单位,受到联合国副秘书长兼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伊丽莎白·多德斯韦尔女士的高度赞扬。

“除了激动就是激动,几代治沙人的努力得到了世界的见证。”张克智回忆起当时在伦敦领奖时的情景,依旧心潮澎湃。

人进沙退。上世纪90年代初,沙坡头因沙迁徙的2000多户农民陆续返回故土,他们在固定的流沙上陆续栽植上枸杞、葡萄、苹果、桃子、沙漠水稻,之后各种工厂多了起来……这里又成了稻谷飘香、人民安居乐业之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