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包拯年薪是多少?折算成人民幣是多少?著實讓人羨慕!

到月底了,又該發工資了,那咱今天就聊聊工資的事兒。

中華歷史上下五千年,如果要說哪朝哪代的工資最高,北宋絕對獨佔鰲頭。

北宋有一個大官叫包拯,民間更習慣叫他包青天,因不畏權貴,執法如山,成為古往今來知名度最高的官員,直至今日他依然是民間最具號召力的代表公平與正義之化身,影響力更是遍及海內外華人世界。

北宋包拯年薪是多少?折算成人民幣是多少?著實讓人羨慕!

咱今天不聊包拯斷案的事兒,聊聊他一年能拿多少工資。

看過《包青天》這部電視劇的人都知道,包拯每次自報名號的時候,總要說這麼一句話,“龍圖閣大學士,開封府尹包拯。”

其實包拯坐鎮開封府的時候,至少有三個頭銜,分別是龍圖閣直學士、尚書省右司郎中、權知開封府事。別看這“龍圖閣直學士”好像是個虛頭巴腦的名號,其實非常實惠啊。

北宋的時候公務員的工資該怎麼發?當然不能隨心所欲,朝廷搞了一個專門針對公務員薪水的法規《嘉佑祿令》,這《嘉佑祿令》白紙黑字地寫著:龍圖閣直學士,每年有1656貫的貨幣收入,還有10匹綾、34匹絹、2匹羅和100兩綿的實物收入。

北宋包拯年薪是多少?折算成人民幣是多少?著實讓人羨慕!

說完包拯頭上第一頂帽子給他帶來的實惠,再說說第二頂帽子,即權知開封府事,也就是省會城市的一把手。據《宋史·職官志》記載,開封府一把手每月有30石月糧,其中包括15石米、15石麥。此外每月還有20捆(每捆13斤)柴禾、40捆乾草、1500貫“公使錢”。

這米、麥、柴、禾都好理解,但這公使錢是幹嘛的?相當於迎來送往的招待費?筆者對此確無研究,有研究的朋友可以在評論區交流。

作為權知開封府事,包拯每個月還有一筆收入,即每月有100貫的添支,每年冬天又發給15秤(每秤15斤)的木炭。

這還不算完,作為外任藩府的高級地方官,北宋朝廷還劃給包拯職田20傾,20傾可就是2000畝的土地啊,朝廷給他2000畝地,當然不是讓他自己種的,允許他出租土地收租,並且無須納糧。說的再直白點吧,就是不用交稅,直接免稅!

北宋包拯年薪是多少?折算成人民幣是多少?著實讓人羨慕!

這2000畝土地能帶來多少收入?咱們按照最下限來推算,即使每畝地每年收租一石米,這每年也有2000石米的進項,並且這2000石米是免稅的,不用交個人所得稅!

不能再羅列了,由於篇幅所限,不能再這麼詳細地敘述下去了,乾脆給大家來一個總結得了,總計包拯一年各項收入,銅錢20856貫、大米2180石、小麥180石、綾10匹、絹34匹、羅2匹、綿100兩、木炭15秤、禾240捆柴、乾草480捆。

看看吧,這又是貨幣,又是實物的,真是琳琅滿目,品種豐富,竟然連乾草都有了,這北宋朝廷對公務員隊伍可真是充滿了溫暖的關懷啊。

北宋包拯年薪是多少?折算成人民幣是多少?著實讓人羨慕!

可能有的朋友在想了,別看數目挺唬人,還的結合當時的物價水平來看才有意義,民國時期還有人用自行車馱著好幾麻袋貨幣去買火柴呢。能想到這一層的,都是明白人。

咱看看當時的物價,還得剖史料。宋真宗熙寧二年,開封米價400文一石,麥價300文一石。宋仁宗嘉佑四年,官定綾價1600文一匹。宋真宗鹹平年間,開封每匹絹最低1200文。

宋徽宗宣和年間,每匹羅定價4000文。宋仁宗天聖七年,官府規定每兩綿不得超過85文。宋真宗時某年冬天,官府出售木炭,每秤售價100文。宋仁宗後期,官府收購柴禾,每捆定價50文。宋仁宗寶元二年,開封乾草最低19文一捆。

北宋包拯年薪是多少?折算成人民幣是多少?著實讓人羨慕!

通過上述數據,我們得知北宋時期的物價水平不高。同時,咱知道了這些數據,還能把包拯的收入換算成貨幣了,這樣就能更準確地計算包拯的收入了。

通過計算得知,包拯每年的各項實物收入都換成錢,加起來大致是1022貫,加上20856貫貨幣收入,總共是21878貫,據現在所掌握的史料,這應該是包拯年薪的全部了。

那包拯這水平放在當今是什麼水平?為了讓大家有更直觀的印象,咱就再換算一下。當時400文銅錢購買力大致相當於如今250元的購買力,那包拯這21878貫銅錢可就是1367萬元的購買力啊!

1300多萬啊,一年的收入就能在北京買好幾套房,著實羨煞旁人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