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大学生读大学掏空了家庭,毕业后却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怎么解决心理问题?


一些农村大学生毕业之后仍需“啃老”,这是造成他们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至于是不是找到合适的工作,是每一个大学生都要面临的问题,和城乡无关。

对于普通农家的孩子,大学毕业以后要面临如下压力:

1.需要在大城市安家。

但是高昂的房价让他们倍感压力,即使不买房,也需要支付昂贵的租金,而此时学生已经大学毕业,已经失去了“啃老”的“合法性”,虽然很多人依然啃老,这给他们的心理带来很大的压力,导致他们很长时间不敢随意更换工作,因为一旦更换工作有可能房租都交不上了。我曾经就读的省城房价从六七千涨到了两万四五,大学生的入行门槛却没有上涨多少。因此,有同学本科毕业以后工作几年在省城买了房,但一些同学读到了博士却买不起房了,所以有朋友调侃道,“博士之所以穷,并不是因为学历太高,而是因为买房太晚”。相比一些城市“自带房产”的同学,一些农村学生更拘谨,他们因害怕失去工作而不敢从事更有挑战性和风险性的工作,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他们缺乏创新能力,只是他们安家的成本太大了。

2.需要养老。

即便农村孩子寒窗苦读进入城市工作,养老也会成为他们的心理问题。一些孩子的父母已经年迈,需要子女的照顾,但是这些毕业的孩子在城市安不下家,或者奋斗多年只有一个一室一厅的小家,自己尚无立锥之地,更何况他们的父母。常年漂泊在外的愧疚感让他们的心理压力倍增。还有一些老人希望孩子早结婚生子,这也给孩子造成了心理压力。不过对于从农村进入城市的大学生来讲也不要过于内疚,因为你们的付出和在学业上取得的成绩已经能让父母骄傲了。但是如果父母确实因为年迈体弱需要赡养,则请考虑离家近一点的工作,尽量创造和父母在一起的机会。因为有些东西,例如父母的关爱一旦失去,将是永远无法弥补的。

3.需要换到合适的工作。

农村出身的大学生如果工作不合适,也会感到比较大的心理压力。我感觉这个时候需要换到自己合适的工作:要不薪资足够让自己克服不愉快的感觉,并愿意付出努力;要不工作足够激发兴趣和价值,让自己有成就感;当然二者兼有则更好了。更换工作需要提前问自己想做什么,有什么愿景,然后判断一下所进入的行业有没有可能达到自己的愿景。更换工作之后也要尽快调整状态,勤恳踏实,在新工作岗位上立足。

对于很多农村家庭来讲,培养一个大学生十分不易,我们应该趁年轻有所作为,回报父母并让他们继续为我们骄傲。


西村小白


目前来说农村的大学生就业确实比城市出去的大学生就业难,其中这个里面有自身的原因,也有客观的原因。我自己也是农村出去的大学生,毕业之后在国企上班,但是上了一年就不干了,现在回到农村自己做点小生意,还是比较满足的。

其实说现在大学生找工作还是能够找到的,但是找到自己喜欢的,还要和专业相关的确实有点难的,农村的大学生和城市的还是不能比的,毕竟城里的可以 依靠关系,或者家里有钱的自己来做老板都是可以的,而且农村出去的大学生确实和城市的有差距的,这个我在上班的时候也是经常和一些人聊过的,不是说你的学习能力或者是工作能力有差距,而是思想的问题,这个也不是能够说明白的,思想的问题就会反应到你做事上面。

还有现在一些农村的大学生眼高手低,比城市的更严重,在城市里大学生很常见,而家里的压力也没有大,以前我在上海上班的时候也是遇到过的,一个月拿着几千块的工资开着几百万的车。但是农村的就不一样了,现在很多农村大学生对工作的要求太高了,很多都想进国企事业单位,靠公务员等等,我们家旁边一个女大学生毕业几年了,一直在家考公务员,考了很多次就是考不上。自己也不愿意出去,父母也是不让他出去,就说一定要吃皇粮,不管是公务员还是事业单位。还有一些就是对于一些工作看不上,很多人都想着进大公司,殊不知很多大公司都只要名牌大学毕业的。一些普通的大学生人家看都不会看的。还有一些对于工资要求太高了,比如一些人一毕业就说要什么七八千的上万的工资,你有什么本事要这么高的工资,等自己要有这个能力的时候再去要高的待遇。还有 一个现象就是现在很多大学生毕业一两年可能换了好几份工作,总是说没有适合的,要么是工资低,要么是自己不愿意干。

对于农村出去的大学生,还是脚踏实地的为好,我们没有关系没有背景那么只有靠自己,也不要想着一步登天的事。不管做什么,先要把事做好,不管你是工作还是创业,只要坚持把事做好,把一件事做精,那么自然就会有钱了。不要一开始就想着一个月要好几万。世界上没有这么好的事。大学毕业了也要多去学习,多花点时间在工作上,如果有多余的时间,可以想着学习一点东西,或者是找点副业来做。比如我现在就在网上做点兼职,一个月赚的钱比上班的工资多多了,也没有时间去想着别的了,让自己充实就不会有那么多的想法了。

根据题主的意思是应该是工资不高,急需钱,那么你现在要做的事就是把现在的工作做好,然后可以找点副业来做,补贴家用。对于现在的大学生出去摆摊干什么肯定也是放不下去面子的,那么就可以考虑在网上做,自媒体这行就可以考虑啊。我一个同学每天下班了有时间了就去跑滴滴,有时候要放得下面子,大学生现在真的不值钱。不要让面子害了你一辈子。


张家界小伍


这是一个好问题。现如今,不少来自农村的大学生读了几年大学,真本事没学到,但学费、生活费倒切切实实花掉了十几万,父母为了供他上大学,省吃俭用,勒紧裤带,真心不容易。有不少家庭还欠了债。问题是,大学毕业了,有不少学生找不到收入和发展前途让自己及家庭满意的工作。觉得心里堵得慌,咋整呢。

首先,要解决这些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一定要做到:眼可以高,但手不能低

工作的合适与不合适是相对的。如果把标准设定的太高,收入要高、干活要轻松、上班地点要近、工作环境要好、工作氛围要活泼、不要加班、不要出差,如果都这么去设定,这个工作机会估计不一定能与刚毕业的农村大学生匹配了。现在做什么都要努力、踏实才行。

农村大学生毕业了首先要考虑的其实应该是先养活自己,并能赚钱支持家庭。如果因为自己读书,导致家庭负债的。我觉得就要想办法尽快把债务还掉。从大环境看,中国经济发展还是不错,找份工作还是容易做到的。不要觉得自己是个大学生,就应该要怎么样的。地球不会围绕你转的,因为你不是太阳。

其次,要捋顺这些大学生家长的心理问题,一定要做到:孩子毕业了,就应该放手了

作为家长,要做的就是和孩子做“切割”,鼓励孩子自力更生。不能大学毕业了,还一切包办。当然,能帮的可以帮,但前提是孩子自己要争气。家长不可能管孩子一辈子。

作为家长,也不要太好面子。觉得自己的孩子大学毕业,就一定要找份所谓“体面”的工作。能找到更好,找不到自己觉得体面的。那就从其他工作先干起来。每一代人都有他的时代定位,成长只能靠自己的。

第三,大学需要有所作为,一定要做到:学生来了,学费交了,不能让他空着手走了

作为学校,一方面要提高教学质量。说句实在话,现在的教育主管部门,对高校就业工作抓得还是很紧的。只有让学生学到真本事,毕业生才有竞争力。放眼那些就业不错的高校,都是抓教学比较认真的。大学还是要为学生服务的,不能培养出适销对路的人才,大学就是失职。

说到底,每种角色的主体,从自己我做起,尽力做的好一些,问题也就少了。

声明:本文为浙江传媒学院教授、易拓客商学院院长、祥哥教研室头条号主李新祥博士原创并拥有全部版权,独家发表于今日头条-悟空问答,其他媒体如无本人授权擅自发布,均属抄袭。

祥哥教研室


“农村大学生读大学掏空了家庭,毕业后却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怎么解决心理问题?”这样的现象想必在农村比比皆是,尤其是在农村,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思想更为严重,把希望寄托在子女身上,就是希望子女能够多读点书,读好书,这样之后进到社会工作,不至于收入低,不至于做很辛苦的活,这是很多农村家庭中父母的想法,所以,宁愿拼尽全力,倾家荡产让自己的孩子可以多读书,接受高等教育,因为孩子读书,家里的积蓄也是花的差不多了;

但是如果孩子毕业以后,没有自己所预想的,那么不用考虑生计的问题,反而是需要为了找一份合适的工作去奔波,读了那么多书,花了那么多钱好像都是白费的?!千万不要有这样的心里想法,需要调节一下自己,摆正心态,首先,多读书肯定是没错的,至于难找工作,更何况是一份合适的工作就更难了,要相信水到渠成,不管结果有多坏,千万不要失去相信自己的信心,这样就很糟糕!

关于上述内容,有任何观点,欢迎评论区畅所欲言!


爱农帮


说实话,对于工作问题,真的关键在于自己。其实有的大学生大学毕业都很迷茫,有的并不清楚自己要干什么,或者自己能干什么,或者是高估了自己。

题主提出的这个问题就是属于高估自己,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我很纳闷什么样的工作才是合适的呢?

头条里,我们曾听杜子建大哥说他一个月赚100万很容易,确实他赚得很容易,也许大家都很羡慕他。大家可别忘了杜哥他是初二就被开除,在北京摆过地摊的,他吃了那么多苦,从来没见他说过工作不合适。他是靠勤奋+用脑子去思考+慢慢积累经验,才成为杜总和今日头条大V。

所以我认为年轻人先要明白自己的人生目标,然后再找工作,如果觉得工作不适合,那也要先工作,养活自己,积累经验,才可以有资格去换新的适合的工作。

人的思想都是靠积累经验才可以提升的,加油吧年轻人。

也许有的人认为我是老师,工资低没资格谈这些,我告诉你吧,虽然我身患重病,但依然有学校邀请我去上课,哪怕是去传授一节课的经验,这可以说明我们积累了经验,经验让我们比其他人更加容易被用人单位青睐。

加油吧,努力工作,认真思考,吃苦耐劳,必有出路!


宾哥数学


在农村这是一个比较现实的矛盾

农村一直就有这种矛盾,从我上学开始就有,以前比现在还复杂。


我先说说我和我妹吧,我大学毕业在省城上班快20年了,我老家在临沂农村,一个很贫困的村子,到现在还是泥巴路。

那是农村流行打工,我们村的一部分去青岛码头扛麻袋卸船,一部分去招远砖厂制砖,一部分在青岛给人家送煤球。都是累活,但每到几个月就能给家里寄钱,每次邮局来村里送钱,村大喇叭就喊老张,你儿子寄来500元,老李你孩子寄来1000元。。。。。。没到这时,我父亲脸就很难看,就不想叫我上学了,最激烈的一次父亲把我的课本都给烧了,让我去打工去,我死活不去,这时候父亲断绝了我的经济来源,好在我母亲支持我,偷偷从家里拿一代小麦用自行车托着去县城给我换口粮,就这样初中毕业,高中毕业。高考回家之后就去地里干活了。

某天,忘记那天了,邮寄员第一次用大队书记的大喇叭喊我父亲去领东西,当然,领的不是钱,这个邮件是我们村里第一次有的,是大学录取通知书,而且还是985、211工程大学,我成了我们村第一个大学生。那几天父母可高兴坏了。

后来大学毕业,通过应聘到省城国企上班,后来买房,娶妻,生一儿一女,现在接父母一起住,不让父母再种地了。

在我的带动下,我妹也上了大学,目前在北京上班,买房,结婚,生子。

看了我的亲身经历,你觉得还矛盾吗?

上大学,努力找工作,照顾好父母,这还有什么心理可解决的。


龙拍天下


农村大学生读大学掏空了家庭,毕业后却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怎么解决心理问题?是大学生该解决心理问题还是父母付出辛苦,梦想打碎该由大学生解决心理问题。大学生已步入成年,无论你考得什么专业什么学校毕业有没有好工作那都是你自己的事,父母已进全力也付出了他们该付出的。这时的父母年龄已大,身体日况欲下已不是原来的青壮年。他们需要慢下来调整一下修养一回,可这时大学生毕业在回来啃他们那简直是在啃骨髓。因为他们已经没了经济血肉,做为大学生成年的你是不是奋力打起精神。为父母拼一回,父母不要你钱不要你力只要你能在社会上站稳脚跟能有自己的好生活。



敖汉人的生活


确实,这也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向往美好生活是每个人由衷的愿景,虽然这些年农村环境有所改变,然而,作为普通的农村孩子要想改变自己的命运,读书是个最重要的途径。不过,从现实上看,正因为农村问题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解决,大学生毕业后要回到农村,也往往会被人看不起。同时,也没有太多的就业机会,也缺少更好的发展空间,所以大多数大学生选择背景离乡,到大都市寻找发展机会。然而,在家千般好,出门一时难。且不说陌生的文化背景,单是户口问题,也给农村大学生带来了一定的限制。况且,现在大学基本上也算是普及教育了,不说城市,即便是在农村,几乎家家户户都有大学生了。一般性的大学生,在城市里基本上不具备任何优势的。在短时间内想找到一个理想的工作,也是比较艰难的了。

当然难找到合适的工作,并不代表只是无用论。这些年因为大学生不再是天之骄子,甚至大学生没有中学生赚得多,很多时候都变成农村家庭心头的疼了。我想,从整体上来看,读书无论在个人视野上还是修身养性上一定比没有上过大学的强。这也是之前很多没有读过书的企业掌门人为什么过后要回潮上学的原因了。当然那还是在特定的时代里给予他们较多的机会。现在的社会,更是强调知识的重要性了。不上大学就更难找到合适的生存位置了,城市里的工作岗位很多在第一条就设定为大学生,所以这个身份也是一块走向自己理想的敲门砖了。

同时我感觉大学生还是要摆正自己的心态。物以稀为贵,现在大学生不在是天之骄子,仅仅是一个学历的象征,含金量是很低的了。所以,不要以为自己读过大学就一定要比别人高出一筹。当我们把这个学历仅仅认定为一个谋生的资格证书,就像建筑工有建筑工的证书一样,也许心理就会好过些了。千万不要好高骛远,先找份工作满足自己生存的基础,刚出校门的学生,没有太多的筹码和企业去交换的,等自己的各方面能力上去有挑工作的权利了,再来解决自尊心和自我实现的问题。以前学技能还要有三年学徒期,给自己一个以时间换空间的缓冲机会,到什么山唱什么歌吧。


鹈鹕心理


作为从农村走出来的学生,看到这个问题,真的是感同身受。

和那些念完初中就外出打工的同龄人相比,从重视教育的家庭走出来,能够读大学,我们无疑是幸运的。但看到那些早早外出打工的人都已婚配,每月还有不错收入的时候,心里落差真的会很大。特别是我们教育的代价是整个家庭的付出,而毕业后的我们又无法满足家人的期待,由此产生的焦虑、自责,恐怕不止我一个人体会过。

毕业前的那段时间,我甚至不敢给家里打电话,最怕父母会说“工作找的怎么样了”、“某某家的孩子去哪哪工作了”之类的话,严重的焦虑造成了失眠、做噩梦等问题。

直到有一次,我妈对我说:“工作不好找,你也别着急,慢慢找。”

其实我想说的是,父母掏空家里让我们上大学,也许并不是图什么回报,他们更多的是希望我们能从那个落后的地方走出来,能够摆脱他们他们体会过的那种贫困。

但他们也明白社会残酷,也知道就业形势严峻,也理解如果不能立刻找到合适的工作,可以慢慢打拼。

对多数的父母来说,他们可能会在外人面前说自己的孩子有多优秀,但回到家里,他们仍愿意孩子能慢慢摸索自己该走的路。

如果你现在有能力报答他们,不妨多多报答;如果你现在还在摸索,不妨在你有额外精力和能力的是尽可能给他们帮助;如果真的在经济方面自顾不暇,不妨多给他们打打电话,聊聊天。

在外久了,相信很多人都会对父母报喜不报忧,同样的,相信也有很多父母自己顶着生活压力支持在外奋斗的孩子。与其焦虑,不如沉下心来想想自己到底该做什么,我们的父母方面没有被贫困打倒,我们也不该被焦虑打倒。


白树叶


我是来自农村的研究生一枚,从读大学到读研究生一共七年的时间,用妈妈的话讲,我没有花家里多少钱,反而补贴家里不少于三万的资金。妈妈总是讲供个大学生花不了多少钱,甚至我读大学的时候,家里还翻新了房子,原来的老房子推掉,盖起来二层的小楼,我给妈妈开玩笑说你俩还是个隐藏的小土豪。

其实我知道这些都是父母省吃俭用省出来的,家里薄田七八亩,每年的庄稼他俩侍弄的都是村里最好的,在经济开放水平还不及现在的时候,只有靠土地挣钱,爸爸妈妈就种植卖钱最多但干活也是最多的棉花来增加收入,所以我颇能够理解勤劳能够家有余庆,到现在还对我影响深远。

读大学时候,我四年拿了18000元奖学金,1000元助学金,自己兼职做一些家教,基本生活费就保证了,等到考上研究生,读的是公费研究生,学费不用自己拿,生活费每个月补贴一部分,这时候我已经有了教师资格证,代课的课时费就高了很多,在自己花销之外,可以给父母买些东西,给他们些钱补贴家用,他们说给我存着,父母就是这么无私,永远想着孩子。

我想说的是来自农村的学生,大多数知道父母的不易,在学习上会更努力,也会尽量的减轻家里的负担,如果因为自己的读书给给家庭带来那么种的负担,多数是家庭教育根本上出了问题,请一定要摆正姿态,社会不是你父母,不会围着你转,工作也不是你家的,没有完全的适应不适应,喜欢不喜欢,在外工作谁还没有一些委屈或者不爽,建议找一份工作,先养活自己,减轻家里的负担,再图发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