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讀者》:藝術生命力有多久

在《朗讀者》的幾期欄目中,我關注到了這樣兩個人:惠英紅、許鞍華。他們都是藝人,並且都是香港非常成功的藝人。惠英紅兩次奪得香港電影金像獎影后,許鞍華更是六次拿下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導演,這是電影導演領域絕無僅有的。並且,有意思的是,這兩個人的藝術生命力都很長,而且在如此長的藝術生命中都登上藝術的巔峰。

《朗讀者》:藝術生命力有多久

《朗讀者》:藝術生命力有多久

一般而言,香港的藝人,尤其是香港早期的藝人,藝術生命力相較於大陸藝人要長很多,是什麼原因呢?我們這裡試探討一下。

惠英紅出生在一個貧窮的家庭,當時家剛遷居香港時,沒有地方住,住在人家樓梯的下面,還隨著母親去討過飯,而且,她還有過十年敲著小鼓賣口香糖、筷子的經歷,這是別的演員很少經歷過的苦難,而且,惠英紅沒有真正意義上上過學,是靠父親的教授,還有她的自學奠定的文化基礎,是張徹導演發現了她,給了她演員的機會。並且,在惠英紅有些名氣後,在簽約邵氏公司時,並沒有最在意薪水,她能一直走到今天,還站在藝術的舞臺上,是她曾經的苦難,以及懂得珍惜來之不易的機會,好好對待每一個角色的結果,可以說,這是她藝術生涯如此綿長的原因。

而許鞍華,瞭解她的人,都知道她是走了一個和惠英紅截然不同的路子,她去國外系統的學過電影的,回國後又與胡金銓導演合作過一段時間,而後開啟了自己的電影導演生涯,她一生沒結過婚,她放棄了一些生活,專注於電影本身。而且,從許鞍華的電影命題中就可以看出來,她對於底層人的生活、情感的關注和展現,成為了她電影主題的常態,無論是《天水圍的日與夜》、《桃姐》還是《姨媽的後現代生活》、《明月幾時有》,許鞍華一直以她專注、敏銳的目光,去關注下層人,或者底層人的生活、親情、愛情,用最樸實的鏡頭去展現生命最鮮活、最感動的瞬間。

《朗讀者》:藝術生命力有多久

《朗讀者》:藝術生命力有多久

可能真正經歷困難,真正關注苦難、關注生活本身,才讓藝術家們的生命永遠年輕。不是有那麼一句話嗎?藝術源於生活,高於生活。而只有深深的紮根在生活的土壤裡,才會開出來一個個風姿卓越、各不相同的藝術果實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