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讀者》:一次國產綜藝有尊嚴的勝利

文 | 柯蛙

我們經常會說電影是一個國家文化的窗口。我沒有統計過,但不用統計也知道,綜藝節目的播放量要遠遠遠遠大於電影。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從綜藝節目中更能看出這個網絡時代下大眾的精神面貌,以及折射出整個時代的病理。

我之前說過當下綜藝節目的本質都是“餵豬思維”,屬於娛樂狂歡下的人人孤獨。

當然也有例外,也有不餵豬的,比如《一席》、《圓桌派》、《十三邀》......也算上《曉說》。

今天再來介紹一個國產好綜藝------

《朗讀者》

《朗讀者》:一次國產綜藝有尊嚴的勝利

前兩天,《朗讀者》第二季以豆瓣9.2分的成績收官了。

歷來節目都是第一季分最高,《中國好聲音》第一季7.8分,第二季6.3分,第三季5.7分,第四季播放量不行了,第五季版權到期直接換了個名字。

《朗讀者》:一次國產綜藝有尊嚴的勝利

但是《朗讀者》是反著來的,第一季8.5分,第二季9.2分,很明顯,從這能看出一個節目的生命力。

生命力永遠只能來自於內核的價值觀,而那些今天國外買個版權,明天換個名字,這些偷樑換柱的把戲,就只能靠花招博取眼球和流量,賺取廉價的淚水和狂熱。

《朗讀者》無疑站在這些節目的對立面。

這是一個形態很複雜的節目。

從嘉賓選擇來看,沒有行業區分,涉及領域極廣,人文、藝術、科學,商業等等。

他們也許知名度不高,年齡不一,但他們有一個共同點------這是一群與時代強關聯的人。

《朗讀者》:一次國產綜藝有尊嚴的勝利

歷來訪談節目嘉賓多有兩類,各界明星,商業大佬。

說白了,追逐的都是“名”與“利”,大家也都希望從這兩類人身上,來獲取經驗與捷徑。

但《朗讀者》中,出現了很多畫風不和諧的人。他們的存在,才能看出一個社會價值觀的多元化,才給出了人生意義該指向何處的答案。

《朗讀者》:一次國產綜藝有尊嚴的勝利

另外,這是一個“訪談+朗讀+室外朗讀亭”的節目。

訪談可以看成是解讀,先解讀再朗讀,先解讀人,再朗讀文字。

董卿無疑是極好的訪談者,除了能把控氛圍控制情緒外,更因為她能共情,她具有能把話題撐大,而不是讓它變得狹隘的能力。

比如在對談羅大佑時。

《朗讀者》:一次國產綜藝有尊嚴的勝利

羅大佑說自己在做醫生和搞音樂之間徘徊了整整十年。

這時該董卿發問,她沒問醫生和音樂之間的選擇有沒有遺憾?也沒問音樂比醫生好在哪裡?

而是說:“做醫生和做音樂之間有關聯嗎?”

這就是一個好的問題,於是她也得到了一個更好的答案。

羅大佑答:“都是面對生命。醫生是用一種無情的態度,在挽救一些有情的生命。但是做音樂,你不斷的寫曲,不斷地創作,其實是在描述一個無情的世界。”

《朗讀者》:一次國產綜藝有尊嚴的勝利

除了訪談,更打動我的是朗讀亭裡的內容。

朗讀亭中能做到的,是再好的主持人的最高境界也到達不了的------讓受訪者旁若無人,直接面對自己。

看到朗讀亭中形形色色的人,你才會發現,生活中那些一閃而過的每一個人,都是一部恢弘的史詩。

他們會在這個私密的空間內,說出心底最深的秘密,卸下所有防備的交出自己。

《朗讀者》:一次國產綜藝有尊嚴的勝利

他們獻給死去的父親、已故的母親、獻給各奔東西的兄弟姐妹、獻給千里之外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獻給未出生的孩子、獻給已出生的孩子,獻給五年後的自己、獻給此刻的自己......

這裡沒有油膩的抑揚頓挫,沒有力求標準的普通話,沒有婉轉的氣口和裝作深沉的表情,只有按捺不住的眼淚和噴湧而出的真情。

本質上,這才是朗讀的真諦。

《朗讀者》:一次國產綜藝有尊嚴的勝利

就像阿布拉莫維奇的作品“五分鐘對視”一樣,它的意義在於,我們會因此驚奇地發現------

在這個羞於表達愛、羞於深情、剛硬如鐵的生活中,我們從來沒有抵達過他人,甚至也從來沒有抵達過自己。

而“朗讀亭”就是這麼一場的大型行為藝術。

說到這,我們回到這個節目的創辦人:董卿。

對於經常在節目中涕淚縱橫的董卿來說,大概會給人留下愛煽情的印象。

《朗讀者》:一次國產綜藝有尊嚴的勝利

歷來我對煽情有著深惡痛絕的厭煩,我總覺得煽情是一個主持人對自己的寬容和懦弱,就像它也是一個寫作者對自己的寬容和懦弱一樣。

道理很簡單,因為煽情永遠無法抵達深情,而真情也從來都不需要煽動,它們之間有著相隔萬里的距離。

不過在這次的《朗讀者》中,似乎並沒有看到董卿氾濫的情感,更多的是一種收大於放的狀態。

《朗讀者》:一次國產綜藝有尊嚴的勝利

當然這都只是臺上的董卿,臺下的董卿被人知之甚少。

出生於上海的知識分子家庭,從小受到嚴苛家教,證明自己,成了她一直以來揮之不去的全部動力。

如果用一個詞董卿形容的話,那就是工作狂。

在她眼中,工作是一個比命更重要的東西,是幸福感的主要來源。

對她而言,努力不是刻意,而是慣性。

為了《朗讀者》,在機房剪片子到凌晨是常事,經常是一熬熬一宿,一坐十幾個小時,畫面精確到每一幀,臺詞精確到每一個氣口。

《朗讀者》:一次國產綜藝有尊嚴的勝利

《朗讀者》屬於董卿全程負責,對於這麼一檔需要調動極大資源的節目來說,壓力是方方面面的。

人員、資金、嘉賓的時間調配、內容的精良度......都是在盛名之下需要揹負的巨大壓力。

但這些隨著《朗讀者》第二季的落幕,也早已被董卿由壓力轉化成了成果和經驗。

董卿說辦《朗讀者》的初衷是她在其中找到了意義。

在娛樂節目同質化嚴重的今天,需要一個節目去真正的關注文化,關注文化背後的人。

《朗讀者》:一次國產綜藝有尊嚴的勝利

那些各行各業的人的際遇與經驗,他們對待生命的執著,對於青春、勇氣、陪伴、遇見......等這些人生基礎議題的見識,是這檔節目背後的原動力。

也正是這些才是它值得花費心血的原因。

《朗讀者》:一次國產綜藝有尊嚴的勝利

《朗讀者》之於董卿,一種“找到了”的幸運。

從2002年開始,董卿從上海東方衛視轉到中央電視臺,便在北京紮根了十六年。

從之前的默默無聞到後來的央視一姐,董卿看起來走得很順利。

她在2005年就主持了春晚,到2018年退出,她一共主持了十三屆。

但慢慢的她也疲倦了,高負荷的工作,讓她在2014年暫別央視,赴美留學。

再後來,就有了我們還有印象的《中國詩詞大會》。

而到了《朗讀者》,董卿的身份也來了個大轉變,從主持人的名號之前,又加上了一個製作人。

應該來說,這也是董卿做的效果最好的一個節目,它既有央視廟堂之高的人文關懷,又接了普羅大眾的地氣。

而這麼多年來,董卿本人也和她主持過的節目一樣,越是生長,越是茂盛和鮮豔。

《朗讀者》:一次國產綜藝有尊嚴的勝利

回到綜藝節目來說,我們會發現,任何節目,花裡胡哨的形式只是表象,拼到最後的,一定是價值觀和見識的對撞。

而毫無疑問,《朗讀者》的勝利,就是“價值觀和見識”對標“噱頭和流量思維”的一次有尊嚴的全面勝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