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0多年歷史的油潑麵,碼菜碗巔油淋面,舉筷不忍三攪拌


油潑面,陝西的特色小吃,又叫拉麵、拽面、抻面、楨條面、香棍面等,據說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油潑面最早在西安案板街,炭市街一帶經營,後來在西安很普遍了。

百年運城油潑面,壯漢揉麵三身汗。醒擀拽扯蕩白練,嘭嘭啪啪摔案板。

調料鋪底配滷蛋,碼菜碗巔油淋面。舉筷不忍三攪拌,筋到爽滑不覺咽。

代表關中特色的油潑面,則一如關中人的平實厚道顯得深藏不露。油潑面是在周代“禮面”的基礎上發展演變而來,秦漢時代稱之為“湯餅”,屬於“煮餅”類中的一種,隋唐時代叫“長命面”,意為下入鍋內久煮不斷。

宋元時代又改稱為“水滑面”。據元代韓奕所著《易牙遺意》記載:“水滑面:用十分白麵揉搜成劑。一斤作十數塊。放在水中,候其面性發得十分滿足,逐塊抽拽,下湯煮熟。抽拽得闊薄乃好。”

清代朝廷大臣薛寶辰在其著作《素食說略》中記載更為詳細:“其以水和麵,入鹽、鹼、清油揉勻,復以溼布,俟其融和,扯為細條。煮之,名為楨面。”

“作法以陝西朝邑、同州為最佳”,朝邑就是今日的大荔,同州是今渭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