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细节解密》之三十五:董卓为什么会派刘表主政荆州

大锤为大家推出全新系列《三国演义细节解密》,在每周一晚

,大锤都会为你揭秘三国,希望各位读者老爷多多支持!本期第三十五回!

咱们的三国演义细节解密,到上一期白波军之谜为止,一共用了十四章回的篇幅,为列位读者听友,详细讲述了东汉王朝权威的垮台,以及董卓、关东诸侯、吕布以及李傕郭汜等人围绕洛阳和长安地区展开的一系列争夺大战。

在这大约七八年的争夺之中,把东汉王朝最为雄厚的核心统治区彻底破坏掉了,东汉王朝的权威也荡然无存。从本期开始,大锤要把眼光从东汉王朝的核心地区暂时移开,跟着大家一道回顾一下,就在长安洛阳连番征战的这七八年间,其他东汉王朝统治区域又发生了哪些变局。

本期,大锤要说的,就是曾经一骑[jì]定荆州的一代潇洒哥,刘表。

《三国演义细节解密》之三十五:董卓为什么会派刘表主政荆州

刘表字景升,出身汉朝宗室,理论上属于西汉鲁恭王刘余之后。古典小说《三国演义》在介绍刘表出场时是这样说的:刘表幼好结纳,与名士七人为友,时号“江夏八俊”。历史上的刘表确实是“八俊”之一,这个名号不是说刘表长相英俊,而是说刘表属于当时的潮流人物。

小说《三国演义》在描述刘表为八俊之一时,曾经简单介绍了“八俊”中另外七个人,这七个人常常在后世读者阅读此节时被忽略。其实,这七个人都是大大有名的人物,比如有一个人叫做张俭,就是后来清末戊戌六君子之一的谭嗣同在绝命诗里提到的“望门投止思张俭”,另外一个叫做范滂,这都属于在中国历史上留下过专属成语的著名人士。

《三国演义细节解密》之三十五:董卓为什么会派刘表主政荆州

“八俊”在中国历史上留下的印记,就是反对东汉后期的宦官专权,以及遭受了后来的“党锢[gù] 之祸”。青年时代的刘表就参与了反对宦官专权的斗争,并且因此也没少吃瓜烙。

当然,历史上的刘表也确实很英俊,正史《后汉书》说刘表“身长八尺余,姿貌温伟”,按照汉尺长度换算,刘表身高有185公分以上。而且按照当时东汉对名士的评判标准,好长相也是条件之一,刘表“姿貌温伟”,也属于帅哥流派。

刘表受过良好的教育,他17岁时开始跟随经学家王畅学习,深受儒家思想影响,才学水平也很高。而且根据一些资料记载,刘表的书法很牛,一方面是家传,一方面刘表自己也是“笔力深厚”。三国时代著名的书法家钟繇[yáo]、胡昭都学过刘表的书法。

《三国演义细节解密》之三十五:董卓为什么会派刘表主政荆州

简单来说,年轻时代的刘表,就是一个高富帅,有才艺、有学识,而且嫉恶如仇、带领东汉太学生抨击朝政、议论时事,坚决与宦官斗争,属于东汉末年风靡一时的意见领袖、文艺青年。

当然,因为这个风头,刘表也是吃了不少苦头。公元176年的第二次党锢之祸,刘表理所当然地成了宦官集团的重点打击对象,幸亏刘表得到内幕消息比较早,在抓捕他的诏书到来之前,刘表已经弃官跑路了。

此后大约经过了八年的逃亡生活,到了公元184年何进就任东汉朝廷的大将军,宽恕了一部分党锢之祸的受害者,刘表作为当年的名士、意见领袖,才被何进拉了一把,当上了大将军府的上计吏,后来又成为北军中候,属于何进阵营里的职业技术性官僚,但是并没有受到特别的重用,也不再有昔日操控舆论点评朝政的风头无量了。毕竟大将军何进是外戚出身,人家有自己的人马,当时何进又与士大夫阵营结盟,手下出身世家大族的人才很多,刘表只是其中之一。

《三国演义细节解密》之三十五:董卓为什么会派刘表主政荆州

真正让刘表迎来人生最重要转折点的,是董卓。听过之前三国演义细节解密董卓之死章回的读者听友,肯定能够了解,董卓是一个有粗浅政治经验的军头,他的西凉武人集团一直缺政治人才,因此老董用人就两条,有名气的人他愿意用,有技术特长的他也愿意用。

刘表这种有点名气、又有点技术特长,刚刚好符合老董的需求,而且刘表虽然是汉室宗亲,却是远亲,没什么自己的背景和个人势力,因此更好操控。所以,到了公元190年,荆州传来消息,当地有一个大炸弹要爆炸,这时候把持东汉朝政的董卓,就想到了刘表。

荆州的这个要爆炸的炸弹是什么呢?就是关东诸侯联合讨伐董卓的准备期间,其中依附于袁术的长沙太守孙坚,起兵北上攻打董卓,在路上,孙坚把同样准备出兵讨董的荆州刺史王睿给杀了。本来荆州自从公元184年黄巾起义以来,就叛乱不断,境内四处冒烟。这荆州刺史又死了,下面更是一团乱麻,地方豪族纷纷作乱,荆州的统治秩序要彻底崩坏了。

《三国演义细节解密》之三十五:董卓为什么会派刘表主政荆州

对于当时董卓把持的东汉朝廷来说,荆州的这个乱局反而是一个机会。大锤在此前的三国演义细节解密章回里面说过,董卓被士大夫集团背叛过一次,董卓当初为了拉拢士大夫集团,封出去了一大批名士担任当地方刺史太守等实权职务,比如袁绍等人,结果到了任职的地方,这些名士就公开扯旗拉队伍讨伐董卓。这一回荆州地方长官有了空缺,董卓明显吸取了教训,他派出了刘表前去担任荆州刺史。

除了上面大锤提到的刘表个人的一些优势之外,董卓显然看中了刘表的宗室身份。毕竟这时关东诸侯跟董卓是敌对关系,荆州也在关东诸侯势力笼罩之下,如果董卓派一个凉州武人集团的手下过去(比如李傕),估计李傕还没到荆州呢在路上就得被关东诸侯给杀了,而且还杀的是名正言顺:关东诸侯就是专杀董卓集团嘛。

《三国演义细节解密》之三十五:董卓为什么会派刘表主政荆州

但是董卓派刘表这么一个皇室刘家宗亲空降荆州,关东诸侯是不好找明面理由直接干掉刘表的,毕竟,关东诸侯的旗号是讨太师董家,而不是讨皇室刘家,他们这时候也不敢公开讨皇室刘家,况且刘表毕竟是过气的“八俊”名士,又在何进手下当过差,跟关东诸侯多少算是有那么一点点交情。

而且,在董卓看来,刘表又是一个没什么执政地方经验、缺乏家族背景同时又有一定能力的技术型官僚,董卓提拔刘表并委以荆州重任,是比较好控制的。毕竟如果再派一个根基雄厚、执政经验丰富的名士过去,荆州地盘大人口多,备不住分分钟又制造出一个反对董卓的袁绍2.0出来。

另一方面,如果刘表真能空降成功,董卓等于是在关东诸侯身后埋了一个钉子;反过来即便刘表空降失败,刘表不过是一个中层官僚,也不是董卓的亲信,死了也没啥可惜的。

《三国演义细节解密》之三十五:董卓为什么会派刘表主政荆州

应该说,公元190年董卓调刘表空降荆州,这个算盘打得是非常精的,可以看出当时的老董在经过之前以快治国的政治大挫折之后,玩弄政治的段数提高了不少,不愧是凉州武人集团里唯一的政治入门者。

公元190年冬,已经年过48岁的刘表,孤身一人,揣着朝廷的一纸命令,踏上了前往荆州的赴任之路。在当时的东汉末年,人的平均寿命也就是25、6岁,已经接近50岁的刘表,在当时人眼中,就是一个半截入土的老家伙。

《三国演义细节解密》之三十五:董卓为什么会派刘表主政荆州

恰恰就是这么看起来一个曾经辉煌过、如今日暮穷途的人,即将在荆州九郡掀起滔天巨浪。这是因为,当时的人们包括董卓在内,在评估刘表时,都漏算了一个巨大的要素。这个漏算是什么呢?下一期三国演义细节解密,大锤为您揭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