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千年来,武则天墓为何从未被盗?

用户64978319109


连武则天的洞都找不到,还敢出来搬山卸岭,简直是让人笑话!武则天头枕梁山,双峰似乳、门户大开,喜迎天下盗墓贼,可这帮土夫子使尽浑身解数,武则天连喘都不曾一喘,何也?

学艺不精乎?还是武则天的墓不按规矩出牌?以至于那些土夫子的分金定位之法,有力使不出来?

从武则天躺进乾陵的一刻,梁山就没消停过。第一个光顾乾陵的,便是唐末造反大军领袖黄巢。这位盐贩子率领 60万大军攻进长安,痛痛快快地烧杀抢掠一番后,突然发现自己无事可干了。

于是乎,调出 40 万士兵,跑到梁山西侧开始挖掘。不久,就把半座梁山铲平了,留下了 40 米深的“黄巢沟”。但是,乾陵就像是根本没有入口一样,后来,唐王朝军队集结向长安发起反攻,黄巢这才心不甘情不愿地空手而逃。

在黄巢之后,盗墓圣手温涛、炸墓狂人孙连仲都率领精锐部队来到梁山,无一例外,都以失败告终。

看来,这些史书上留下姓名的英雄,无意都不对女皇的口味儿。女皇喜欢的是面首,别的不说,咱们看看孙连仲那鸟样,武则天怎么能喜欢这样的货色?

武则天是一个善于用时间打败一切的人。她14岁入宫,先是用 18年时间当上了皇后,然后又用 35 年时间当上了皇帝。死后又用了1200 年的时间,证明了自己陵墓的坚固以及其魅力的不朽。

对于武则天,就连铁骨铮铮郭沫若都对其钦佩不已,以至于他在临死前还在念叨着镐开武则天墓!马勒戈壁的,臭不要脸。连个洞都找不到的窝囊废,有什么资格上武后?

讲真,武则天出身低微,本不喜帝王家,生前乃是无奈,死后自当有自己的选择权。对于那些心怀不轨的、位居高贵的,必然是嗤之以鼻。

由此看来,那几个农民能找到墓道口,简直是天意,更是武后的选择。


山鬼祗树


中国历史上三座神秘的陵墓之一(秦始皇的骊山墓不敢挖、武则天的乾陵挖不动、成吉思汗的陵墓找不到),这里就说出了武则天的乾陵并非从未被盗,只是挖不动,真的是刀砍不动、炮也轰不碎,据记载,盗过乾陵的人有名有姓的人就有17人了。这里就说说其中有名的人有哪些盗过乾陵且没有成功。

(乾陵)

一:自称书生黄巢

黄巢起义军是第一个盗乾陵的,他们攻入长安之后,有人告诉他们乾陵有很多宝藏,于是黄巢带了40万士兵,个个拿着铁锹、锄头前去,可是他们把整个梁山铲了一半也没有找到乾陵的入口,直到唐朝军队反击才撤走了挖墓的士兵,空手而回,后来有人看过之后说黄巢还自称是书生,乾陵本就是坐北朝南的,黄巢并没有挖到乾陵,而是挖到了离乾陵有三百米远的堆放碎石的地方。

二:帝王陵的克星温韬

温韬似乎热衷于盗掘帝王陵,一般的陵墓他看不上,唐朝的帝王陵被他盗了17座了,面对乾陵,他决定试一试,温韬带领了几万人前去挖掘乾陵,可是温韬三次上山都遭遇狂风暴雨,每次当他们开始挖就下雨,一停手就天晴,温韬看这情形,认为是天意,便断了挖乾陵的念头。

三:民国将军孙连仲

孙连仲完全是学东陵大盗孙殿英的,他看孙殿英盗了如此多的财宝却没有受处分,于是自己把目光转向了乾隆,这也是乾隆被盗以来遭受的最大的破坏,因为他们哪里会用铁锹啊,都是直接大炮轰炸,要知道这可是现代化的整编师,当墓道被炸开后,孙连仲命人进入,可是当他们进去之后一股浓烟冒出,前七位士兵都吐血身亡了,孙连仲也就再没有动过这种念头了。

其实乾陵建立在梁山,而梁山是一座自然形成的石灰岩质的山峰,本就地质坚硬,再加上武则天修建陵墓时,是盛唐时期,国力、财力、人力都是空前的,也就可以建造出更好的陵墓。所以说并不是没人盗过,而是盗不动。

【羽评历史,欢迎右上角关注】


羽评郡主


乾陵位于陕西咸阳乾县梁山之上,是

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的合葬墓。

事实上,尚不能断言乾陵未遭盗掘,但就目前的考古调查、勘探、部分发掘而言,乾陵没有发现具有实质破坏力的盗洞,墓道完整。因此,推测其为唐十八陵中唯一未被盗掘

乾陵主墓虽未被盗掘,但1300余年来,历朝历代的乱民盗寇却从未停止对地宫遗珍的觊觎。据史载和传说,规模性的盗墓团伙就有17余个。

唐末黄巢之乱,黄巢大军动用大量人力盗掘乾陵,不想迟迟未找到墓口,最终悻悻而归。 五代时,后梁崇州节度使温韬组织军队发掘其统治境内的诸唐帝陵,大肆盗掘陪葬珍宝,唯乾陵岿然不动。 民国盗墓成风,当时国民党军官孙连仲使用炸药妄图炸开乾陵,依旧未果。

建国后,乾陵还是迎来了被唤醒的日子。1958年,当地人开山取石,意外发现了地宫墓道,这引起了各级文物单位的高度重视,遂成立专门委员会着手对乾陵进行专项考古与遗址保护。

关于乾陵未被盗掘的原因则是历史偶然性与必然性的统一。

人们口口相传的“天神保佑”“风云大作”对于部分古人或有些许震慑作用,但对于舍命的大盗惯犯而言,或许只是笑料而已。


乾陵作为唐陵中唯一未被盗掘之墓,和以下诸多原因不无相关。 国运稳定时期,统治者一般会派陵卫驻守看管,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绝了规模性盗墓团伙的作案;而那些昼伏夜出的小团伙活动,囿于人力装备,往往难成气候。

乾陵本身选址奇佳,地宫固若金汤。乾陵是古代依山为陵的典范。乾陵修建时期正值盛唐,国力雄盛,浩大工事自不在话下。乾陵前后历经二十余年修建,所投入人力物力不可想象。乾陵的坚固程度从墓道便可见一斑。上世纪六十年代对地宫墓道的发掘表明,墓道全长63.1米,均宽3.9米。石条由南往北顺坡层叠扣砌,共39层,平面裸露410块,39层约用石条8000块。石条之间用燕尾形细腰铁栓板拉固,上下之间凿洞用铁棍贯穿,以熔化锡铁汁灌注,与石条融为一体。

建国后,乾陵的保存完好离不开文物工作者的努力。自乾陵地宫大门发现后,郭沫若-吴晗等人多次要求发掘陵墓。


所幸周总理以及大多数考古专家一致坚持暂不发掘乾陵。 今天看来,对于乾陵不发掘的决策无疑是理性而科学的。试想,当时的文保技术、资源条件如何能够支撑如此规格的考古活动,不过能短暂满足人们的猎宝心理罢了。


百戏俑


以山而陵

唐代的诸多帝陵是按照长孙皇后的建议,以山为陵,由此也可见李世民对长孙皇后的爱。所谓以山为陵就是把山的内部掏一个洞来修建陵墓。而凿山为墓之前就有了,比如中山靖王刘胜(刘备的祖宗)的墓。而帝王陵以山为陵的建制还是自李世民开始的。


良好的防盗性能

以山为陵有一个好处就是防盗性能好,特别是如果你不知道这里有陵墓的话,像是中山靖王墓就没有被盗,如果不是上个世纪军事项目施工的时候意外发现都不会现世。而里面出土了整套金缕玉衣、长信宫灯等等珍贵文物。

而乾陵这些帝陵的位置还是知道的,但是还是有防盗的功能,只要不知道墓道在哪里,还是不知道怎么进入到里面去盗取宝物。而乾陵的墓道就一直没有被发现,所以盗墓贼就一直没有得逞。



所以乾陵有这种先天的防盗条件,又因为其墓道一直没有被找到,所以一直完整保存了下来没有被盗。不过现在也意外发现了其墓道的位置,这样用现代科技严密把手,更不可能被盗了。


淡看天上月


武则天的陵墓叫乾陵,这个墓非常有意思,从开始就故事不断。

据说,这个墓还是唐朝风水CP、共做推背图的李淳风跟袁天罡共同勘定的。

说话武则天的丈夫唐高宗体弱多病,到了后面,更是久治不愈眼见就要挂了,武则天着急陵墓的事情,可派了很多人都没有找到合适的地方。

这时候,有人向她推荐了袁天罡。

武则天把袁天罡叫来,给了他七枚金钱,让他出去寻访陵址,找到之后,按北斗七星的位置将金钱填下,然后回来报告,不得告诉别人。

派出了袁天罡之后,武则天又找来了李淳风,给了他一支碧玉凤簪,让他寻访墓址,找到后,把这个碧玉凤簪插到地上,做为标志,然后回来报告,也不得告诉别人。

两人分别去了,一个月之后,回来报告,都说已经找到绝佳的风水宝地了。袁天罡说自己埋了一枚金钱,李淳风说自己插了凤簪。

那谁找的地方更好呢?

武则天就问是什么地方啊,都说是梁山。

但是寻龙容易,点穴难,都是梁山,但埋在哪就有讲究啦。武则天派人前去查看,一看愣住了,只见玉簪正插在金钱的钱眼中。

两人找到了同一个地方。

当然,这两人私下有没有交流不知道了。但乾陵就此定下了。

这个地方有什么好呢?看外形,有的人说像女人的身体,而墓口恰像生理卫生不能讲的那一课里画的男人看了会脸红的东西。

这是墓的制造。到了唐末,开始有人来挖乾陵了。第一个来的是打进长安的起义军领袖黄巢,黄巢派了数十万大军挖了个把月,也没有挖到墓门。直男找不到入口,悲剧啊。

最后只留下了一道沟,还叫黄巢沟,以纪念他失败的摸金生涯。

黄巢之后,又来了一位高手,他叫温韬,是当地的节度使。趁着天下大乱,他把唐朝的帝陵挖了一个遍。但挖到乾陵时,突然出现怪事,一挖就狂雷闪电,风雨大作。吓得温韬以为乾陵有神仙保佑,再也不敢挖了。

而到了民国,当时的孙连仲还用炸药去炸,但一炸开,就有黑烟冒出,当时就死了七名士兵,这一下,谁也不敢去了。

到了后面,也没有人知道乾陵的口子在哪里。直到新中国后,因为修路,炸山取石,突然发现了石条,这才让乾陵露出了真面目,现在去发掘非常容易,墓口在哪,里面有多少宝贝都探得一清二楚。

比如里面可能有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当时郭沫若在发掘完明朝的定陵后,就想着把武则天的这个墓发掘一下。就是想看看这里面有没有兰亭序。他认为兰亭序不是行书,而是楷书。但是,周总理否决了这个建议,并提出帝陵不发掘的方针。

到了现在,还有一些呼声要求发掘武则天的乾陵,别的不说,发掘后,搞个博物馆,收门票就够当地发笔横财吧。

最后说一下,为什么乾陵千年盗不开。主要还是以山为陵,很难找。而且里面有大量的石条填住墓口,石条之间用铸铁加固。所以就算知道地方,用炸药也别想轻易炸开。


脑洞历史观


女皇武则天和唐高宗李治合葬墓乾陵位于陕西省乾县(西安西北方向60公里处),墓葬沿用了唐太宗李世民昭陵依山为陵的修陵方式。通俗地说,依山为陵就是在山腰挖出墓道,修建墓室。乾陵所在的梁山主峰海拔近1080米,山体为石灰岩。

在陕西唐代十八个皇帝陵墓中,乾陵是唯一没有被盗的帝王陵。但是历史上打乾陵主意的盗墓贼却不在少数。

而乾陵之所没有被盗成,最根本的原因是乾陵墓道口实在太隐秘,太坚固了。

我还是梳理一下这方面的历史记录。

传说唐代末年,黄巢率领十几万人马,下势盗掘乾陵,但是因为弄错了方向而没有成功。乾陵的西面石马道村现在还有一条沟,当地群众称之为黄巢沟,据说就是当年黄巢队伍留下的。

《旧五代史·温韬传》中记载:“韬在镇七年,唐诸陵在其境内者悉发掘之,惟乾陵风雨不可发。”这句话的意思是,温韬在做耀州节度使的时候,把关中北山一带的唐代帝陵挨个给挖了,但是挖乾陵的时候因为风雨大作,而没有挖成。

民国时期孙连仲也率领人马挖掘乾陵,还是没有成功。

传说归传说,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一千多年来,想盗掘乾陵的人为数不少。至于温韬、黄巢之类盗掘时出现怪异天象,自是没有科学依据,大概因为老百姓太尊重武则天了,从情感上不愿意接受人们对武则天的不敬,就是在今天,当地人还把乾陵叫做“姑婆陵”,可见百姓对女皇的敬仰。

上世纪50年代末,当地群众作业时却无意中发现了乾陵墓道口。后来,有人提议发掘乾陵,而被否定。以后,乾陵恐怕难有打开的可能。

综合考量,一千多年来,乾陵没有被盗掘,根本原因还是乾陵太坚固了。乾陵依山而建,墓室地宫隐藏在山体之中。要找到墓道口相当于老虎吃天无处下爪。谁要把整个梁山挖开显然不大可能。

再就是乾陵修建时,武则天已经充分考虑了防盗因素。她知道曹操当年的告诫:“自古及今,未有不掘之墓”。在给唐高宗李治修建陵墓的时候,武则天定是从选址,设计等都做了防盗准备。到她归葬,乾陵加盖之后,地宫的大门就永远地闭上了。

(插图为武则天和唐高宗李治合葬的乾陵,原创图文)


文踪旅迹


武则天的墓你可盗不了,因为武则天的墓是用铁水浇灌了得,武则天就是怕后人盗她的墓,才留下圣命用铁水浇灌她的墓。你在有能力一块大铁你怎样闹的开,武则天墓里面可能宝贝放的不少。
历代无数不法之徒都想盗武则天的墓,可惜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没有打开墓门。


小财神博士688


有人盗过,只是没成功罢了

最早打乾陵主意的,应该是反唐称帝的朱泚,因为太坚固了,挖而又止。接下来就是节度使温韬,他将唐代帝王陵都盗掘了,唯独乾陵没有盗成功。靠近乾陵时出现了极为反常的天象,狂风骤雨、电闪雷鸣,怕遭报应的温韬被吓跑了。

以上描述来自史书,但史书上的记载着实有些超出我们的认知,“狂风骤雨”“龙卷妖风”等等现象都出现在了史书之中,而古人对这些又非常忌惮,至此,很多人都半途而废


为何如此?还要从建造墓地开始说起

贵为君王的武则天,死后下葬的陵墓,肯定也是担心后世的盗墓贼。因此,武则天早早就请了两位当世高人来帮其选墓址!


这两位高人便是李淳风袁天罡


据说当时李淳风先去考察,经过81天终于选定了一块地,并在那里放上一块铜钱。紧接着袁天罡再去,他花了49天选好了,就在那里插上一支钗子。可非常巧的是,钗子正好插在铜钱中间方孔里。既然二人的看法一致,最后墓址就定下来了!

后来武则天开始动工,经过23年的修建,终于完工。武则天的乾陵位于山西梁山上,三峰耸立,北峰最高,南二峰较低,东西对峙,异常坚固!


再说一个盗乾陵的趣事

乾陵遭遇最大的一次挖掘,是在民国时期,当时的国民党将军孙连仲下的手,他想学孙殿英挖慈禧墓盗取宝物,据说孙连仲带领了40万军队前来,跟孙殿英一样,以军事演习为幌子,封锁了乾隆周围数里。

正当孙连仲用炸药轰炸时,不知从何处冒出一股黑烟,盘旋冲出来,形成龙卷风的样子,顿时阴风怒号,红日隐遁,天地间一片混沌,忽起飞沙走石,如妖魔临时,天地煞然,有七个士兵离陵墓最近,顿时狂徒鲜血,声音都没发出来,立刻身亡。

后来有风水先生说,武则天一生特能熬,她用18年当上皇后,再用35年当上皇帝,死后就得用一千多年证明自己陵墓的坚固,她不希望被人打扰,所以后人挖不动她。正如这位风水先生所说,武则天的陵墓,应该是最难挖掘的了。

种种事迹经过古人和史书的传播,越发传神,而那座深邃的乾陵也愈发神秘!



御藏阁:一个文化,藏者的聚集地,还等什么,赶紧加入我们吧!


御藏阁文化


说到历史上比较出名的几个女子,一般都是提到武则天、吕后、孝庄皇后等人。他们生前建功立业,死后当然想安安稳稳,为了这个目的他们都建造机关重重的墓穴。

Δ陵墓

然而一山更比一山高,总有盗墓贼想方设法的去盗墓。然而上千年过去了,武则天的墓从未被盗。究竟为何?

武则天在登基以后,就开始为自己死后做打算。她知道自己前无古人,从来没有女人做皇帝。自己死后不知道会有多少人要骂自己,甚至都有可能去挖自己的坟墓。有一段时间每天都是忧心忡忡,究竟要把自己的墓穴定在哪里。

Δ昭陵

于是武则天早早的请了两个世外高人,为自己选定墓穴。一位是李淳风,另一位是袁天罡。两人曾经合作书写《推背图》,预测到了唐朝未来两千年中主要事件。其中大多数事件,在日后都已灵验。她们也被武则天拜托,帮助她寻找墓穴。

李淳风先行一步前去寻找,找了八十一天,并在上面放上了一枚铜钱。 接着袁天罡苦苦寻找四十九天,在上面插了一只簪子。非常巧合的事发生了,簪子正好从铜钱孔插入。既然两人的看法一致,就将墓穴选定这个位置。选好了位置,还需要一位出名的设计师。

阎立德这位建筑大师,不仅帮助武则天修建昭陵。在此之前还修建唐高祖山陵,以及长城的部分楼宇。是唐代顶尖的建筑大师之一。

Δ昭陵


阎立德将昭陵修建好后,还找来当时有名的盗墓贼,来完善反盗墓措施。经过了一系列测试,全部符合武则天的要求,她才在死后安心下葬。

然而几千年来并不是没有人去盗墓,事实上次数应该非常多。其中规模最大的一次,甚至发动了三四十万人,然而这些人最后全部空手而归。可见昭陵安全系数之高,古人防盗措施之完备,不得不让人佩服。


史之策


乾陵脚踏渭河,头枕梁山,从东西方向远眺,整个陵寝就像一女体横卧在八百里秦川的渭北平原上,它是关中十八陵中风水地势最好的,也是一千多年以来关中十八陵里唯一没有被成功盗掘的帝陵。

生前处心积虑成为了千古第一女皇,令无数须眉在她的权杖下低头折腰。死后苦心孤诣用1300多年来证明她的不可侵犯,乾陵还是保持着它的坚固和永久的魅力。



乾陵建于陕西省乾县北6公里海拔1047米的梁山主峰,山体属自然形成的石灰岩质。当时唐代最著名的风水堪舆师袁天罡和李淳风同时替高宗和武则天相中了这块风水宝地,还传为一时佳话,武则天就把梁山选为自己和高宗百年之后的“万年寿城”。

高宗死后,将他的灵柩和祭器陪葬物埋入地宫后用巨型石板封闭宫口,又在石缝间灌注铁水,武则天死后重新打开地宫,将其葬入后,又用巨石堵门灌以铁水加固。乾陵是以整个石灰岩山体的主峰作为玄宫,墓道完整,而不从墓道掘入,想从山体侧面或另凿新洞进入是相当困难的。



二圣当朝时,不管是大唐还是大周,国家正处在鼎盛时期,财力雄厚,乾陵修健时间长达23年,高宗生前就有遗命将所爱之物统统随葬乾陵,武则天下葬时陪葬品更是不计其数。

正因为这样的原因,历史上一千多年以来这梁山坟头上的盗墓者的身影就从来没有断过,谁都觊觎陵墓中的陪葬宝物。史载有名有姓的盗墓贼据称就有17人,大规模发掘又有三次。

名气规模最大的一次是唐末黄巢起义时,据说他动用40万人马,挖出一条深40米史称“黄巢沟”,从现代考古学来讲实质是一“探沟”,所幸黄巢等人不懂陵墓的结构特点,挖错了方向,乾陵逃过一劫。



以前还有一种说法,黄巢因发掘乾陵受阻,为了泄愤,竟然将分布在神道两侧的一共61座石像统统砍去脑袋,造成如今石像缺损。据后来考古研究其实是在明代嘉靖年间,陕西关中地区发生强烈的地震,头颈部是石像最脆弱的部分,发生了断裂,再有一些残存完整的也在明末清初的战乱中毁坏了。

另据《旧五代史~温韬传》记载,五代时耀州刺史,军阀温韬把他所在管辖区的唐陵挖了个遍,可在挖乾陵时总是风雨大作,古人迷信,也就放弃了发掘。

直到民国时,将领孙连仲也想学孙殿英掘开慈禧墓那样发掘乾陵,以军事演习为幌子,炸开墓道旁三层岩石,突然有黑烟冒出,尘土飞扬,几个士兵当场倒毙,其它人都不敢再动手,只能作罢。估计这种说法只是传说而已,实质还是没有找到有效的墓道口,无从下手。

这些盗墓未遂事件更加增添了乾陵的神秘感,所以不是乾陵一千多年以来没有被人盗掘,而是不断有人惦记着它,只是乾陵实在是修得太坚固或许再得到点此地风水的庇护,一次次无功而返。


甚至新中国成立后,郭沫若先生还申请过发掘乾陵,只是因为北京定陵的前车之鉴没有被政府批准,乾陵还是让它保持既有的神秘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