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谁是一座孤岛

没有谁是一座孤岛

没有谁是一座孤岛

约翰·多恩(英国)

没有谁是一座孤岛

在大海里独踞

每个人都像一块小小的泥土

连接成整个陆地

如果有一块泥土被海水冲刷

欧洲就会失去一角

这如同一座山岬

也如同一座庄园

无论是你的还是你朋友的

无论谁死了

都是我的一部分在死去

因为我包含在人类这个概念里

因此

不要问丧钟为谁而鸣

丧钟为你而鸣

没有谁是一座孤岛

谁不是食物链上的蚱蜢呢?


食物链亦称“营养链”。这种摄食关系,一般包括3—5个环节:一个植物, 一个以植物为食料的动物和一个或更多的肉食动物。食物链不同环节的生物。其数量相对恒定,以保持自然平衡。

食物链一词是英国动物生态学家埃尔顿于1927年首次提出的,简而言之,各种生物通过一系列吃与被吃的关系,把这种生物与那种生物紧密地联系起来,当然也包括人类本身。

2014年上映的韩国电影《食物链》,在表面情色的格调中,叙述了爱情婚姻的食物链,爱情让人变得卑微,直至低贱,轮回于这个链接的最底层。影片里的女人,漂亮的丑的,都为了钱挣扎拼搏,认真的生活,依旧逃不出男权的羁绊。

诸如近期的疫苗问题,愈演愈烈,除了得益于各种自媒体的发达,推波助澜,更加纠结在社会食物链中各色人等的信任匮乏,不堪一击。本就脆弱的互信,货币物质的刺激功不可没,遭此重创,愈加坠入怀疑一切的深渊。

没有谁是一座孤岛

人这种动物最有意思,自己常常给自己讲道理,然后至少不会马上言行一致。譬如幼教大班的课本,言及食物链,关联了中国俗语“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的想当然。并且说明兔子经常吃了有毒的草,鹰吃了大量的兔子,同样积累了一定的有毒物。结果竟是破坏了环境。

有点诡异的是,这个有毒的草极有可能,十之八九是人类趋利自己种下的,当然那个飞禽走兽也没有摆脱人类的饕餮,人类狞笑着,忘记了自己从爬到走的辛苦。暂时摒弃任何因果循环,远离道德价值说教,可能也是如此结果。

共享单车的出现肯定有我们所难理解的经济利益,在交通不及的地方,便捷了许多人的出行上班自不待言。目前投放的单车,被侵占毁坏呈几何级别上升,其中人为因素占了大多数。结果是有人率性追求自己的方便,变成了别人的不方便。

那些广场、公交、高铁、飞机等等公共场所肆意撒泼的“坏”老人与“熊”孩子,其实身边都有不以为然的血缘亲属,他们的纵容,从一开始就出发了。有时候并不是“熊”孩子长大了,而是这背后亲情的惯性抵消了公共秩序的守恒。

没有谁是一座孤岛

从学校门口的接孩子人群一如既往的乱扔垃圾,乱停乱放电动车汽车,带着孩子闯红灯等等,以及从幼儿园开始的物质博弈。孩子们静静地瞧着我们在做的这一切,根深蒂固的汲取超过了课堂给与他的所有。这朵花的绽放,家庭学校社会都是其中的因。

生而为人,适逢物欲狂欢,卑微至食物链的末端,终究无可奈何,商业大佬们谁的原罪不是充满草芥们的互相倾轧,而用烧香拜佛捐款善事,平抑胸中的忏悔。有时候,尘埃中的个人并不能改变社会几何,亟待能做的就是严以律己。

或许你扔垃圾的姿势,你乱闯红灯的神态自若,你高铁取票进站等等排队的耐心,你驾车经过斑马线的速度,你停车位置与人行道、消防通道等禁停处的距离,以及你对待那些看起来岗位很低人的态度...皆会成为无数只共振蝴蝶的羽翅。

高高低低,每个人都在这食物链中,只是祈望心境平和,举起各色各样的石头毫不犹豫砸向恶的时候,没有回首的毅然决然。

没有谁是一座孤岛

【绘画:方力钧 ( 中 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