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24小食,只能想到蛋挞和肉脯的都是观光客

澳门24小食,只能想到蛋挞和肉脯的都是观光客

KLOOK有一位非常爱吃的旅行体验师 @酥饼 ,为了吃她曾一个人跑到南疆去,并写了一篇「向天再借五个胃都吃不够的南疆,我劝你还是别点开」。最近同样是为了吃,酥饼特意跑了一趟澳门,最后据说是好吃到回来已经摸不到腰了。

澳门24小食,只能想到蛋挞和肉脯的都是观光客

相比起被高昂租金逼到走投无路的香港小店,澳门可能还算比较好运,至今仍能保留许多老铺,因此来到澳门,千万要往小街巷里钻,去找找澳门人的日常:

比如卖云吞面的面家、制蚝油的蚝油庄、手作杏仁饼的饼铺···大街小巷里都是卧虎藏龙,保不齐哪个不起眼的小档口就是几十年的老铺,或是米芝莲推荐。

澳门24小食,只能想到蛋挞和肉脯的都是观光客

01 / 六记粥面

沙梨头仁慕巷1号D地下(内港29号码头对面)

粥粉面饭,四大天王!这里的面,指的是广东的竹升面,和这种面用的是鸭蛋,使用传统的方式和好面团后,最关键在于压面时的力度。

澳门24小食,只能想到蛋挞和肉脯的都是观光客

用毛竹碾压面团,用人体弹跳的重力让面团受力均匀才能压出好面。澳门人的生活节奏慢,舍得在食物上花功夫,能做出质素高的竹升面,不奇怪。

澳门24小食,只能想到蛋挞和肉脯的都是观光客

六记的老板就是一名竹升面艺术家,1945年开业至今,十年如一日地坐在竹杆上䟴面。他们家的虾籽捞面,面条弹牙有韧劲、不黏牙,猪油虾籽香喷喷,没有碱水味,吃上一口能幸福地笑出猪声。

澳门24小食,只能想到蛋挞和肉脯的都是观光客

既然叫六记粥面,这里的水蟹粥必然很靓,除了有不少食家力荐,更被米芝莲推荐。

他们家的水蟹粥看起来没什么味道,但尝一口就可见真章,水蟹的鲜甜和蟹膏特有的香味完全融入到粥里,米烂如绵,糊口挂喉。就为了这一口,不少人专门开车过来打包回去做宵夜。

澳门24小食,只能想到蛋挞和肉脯的都是观光客

作为一间小小的粥面店,六记的粥底、竹升面、云吞、云吞皮、汤、鲮鱼球到酱料都坚持自家制作,用心做才会有人用心吃。

02 / 南屏雅叙

新马路十月初五街85-85A号地下

创立于1966年的南屏雅叙,名字清新脱俗,是澳门第一家有冷气的茶餐厅。

澳门24小食,只能想到蛋挞和肉脯的都是观光客

翠绿色的马赛克瓷砖、垫在餐桌玻璃下面的菜单、木制的卡座、拼桌的阿公阿婆,一切都还是六十年代的样子,连服务员也大都是阿姨级别的年龄。

一起拼桌的阿公和阿婆吃着蛋治喝着茶,大声讨论着哪家菜市场的蔬菜新鲜,咬着牙签走出去,一天都过的心满意足,活脱脱就是澳门的旧时光。

澳门24小食,只能想到蛋挞和肉脯的都是观光客

南屏雅叙的叉蛋治号称是澳门最好吃的蛋治,两片软软的面包中间夹着四只鸡蛋做成的炒蛋,又厚又软的质感,让人想起了棉被子,夹着的炒蛋微微湿润,蛋汁丰富,又香又滑,巧巧味。

澳门24小食,只能想到蛋挞和肉脯的都是观光客

03 / 新英记咖啡面食

沙梨头惠爱街2B-2C雅佳大厦地下

这是一家很低调的茶记,虽然上了2018米芝莲街头小吃推荐,却依然少有人知道。从最初的大牌档发展成如今的店铺,只有阿公阿婆两个人在经营,一个做饭一个收钱,一个洗菜一个擦桌。

澳门24小食,只能想到蛋挞和肉脯的都是观光客

在猪扒包已经成为澳门的一块招牌的今天,这对老夫妻却依然坚持做鱼扒包,澳门独一份。打好的鲮鱼饼放进锅里反复煎炸两次,放在一边散散热气,再用炭炉烤面包,现如今想找到这种真正的炭炉面包,已经是很难的事情了。

澳门24小食,只能想到蛋挞和肉脯的都是观光客

做好的鱼扒包,鱼扒Q弹十足,一点也没有猪扒包的油腻,炭烤的面包自带一种独特的香味让人真的无法抗拒。

澳门24小食,只能想到蛋挞和肉脯的都是观光客
澳门24小食,只能想到蛋挞和肉脯的都是观光客

他们家的瓦煲咖啡也值得推荐,小厨房里专门有一个壶用来煲咖啡,把咖啡粉倒进瓦煲中,兑水用火慢慢煮,让咖啡粉的香味在瓦煲中尽情地释放出来。

澳门24小食,只能想到蛋挞和肉脯的都是观光客

瓦褒的制作材料决定了它具有加热慢、散热慢、保温好的特点,所以用时间和心意煮成的咖啡喝起来香滑,浓郁,再加上一点糖,有点焦糖的香味儿。

澳门24小食,只能想到蛋挞和肉脯的都是观光客

04 / 梓記牛什

新马路营地街市综合大楼3楼3255号

梓記牛什的咖喱牛杂面是我在澳门吃的最难忘的一碗面了,现在一提起,味道都好像还在舌尖。

澳门24小食,只能想到蛋挞和肉脯的都是观光客

梓記是在营地街菜市场里的一个档口,蔡澜说“香港有九龙城,澳门就有营地街市”,在他心里,营地街经济实惠又传统的味道才是澳门的味道。

澳门24小食,只能想到蛋挞和肉脯的都是观光客

梓記牛什,在20世纪40年代的时候就已经在澳门享负盛名,几十年来梓記就凭着始终如一的坚持,重新定义一碗好牛什。

在澳门有句古话:“吃面先饮啖汤”,意思就是定义一碗面的基本,首先就是汤底是否浓郁。本澳其他的牛什店一般采用的都是咖喱汤底。而梓記选用的则是经过熬制牛大骨十余个小时得出的精华汤底。

澳门24小食,只能想到蛋挞和肉脯的都是观光客

牛什炖得酥烂软糯,入口有卤香味,筋肉分明,牛腩很嫩,牛筋有粘粘的胶质。牛舌牛肚牛肠也好吃的,萝卜煮的一戳即碎,很入味,而吃到这样一碗面只要27MOP,在澳门可以说很暖心又暖胃了。

澳门24小食,只能想到蛋挞和肉脯的都是观光客

05 / 明记牛杂美食

新马路文化会馆正对面炉石塘巷路口

如果你走在澳门街头,听见chok,chok,chok的声音,闻到空气中弥漫的阵阵咖喱香,那你百步之内有一家咖喱牛杂店准没跑了。

澳门24小食,只能想到蛋挞和肉脯的都是观光客

如果恰巧是在晚上,你发现了有一个不明组织在聚众排队吃牛杂,那八成是明记牛杂没错。这家号称30年以上历史的老字号是澳门人心目中最棒的路边摊牛杂。

澳门24小食,只能想到蛋挞和肉脯的都是观光客

牛杂曾经是下栏菜(低档次的边角碎料和内脏,叫下栏菜),放在以前,是穷人补充营养和力气的便宜肉类。在六七十年代,慢慢演变成街头小吃,到了现在,已经成为了饕客心中的艺术品。

事实上,牛杂比一般美食,需要花费更多的人力心力来烹调。在讲求快捷方便的社会,很少人愿意清理污秽的内脏,花费时间精力去煮一碗美味牛杂。所以吃到一碗美味的牛杂实属难得。

澳门24小食,只能想到蛋挞和肉脯的都是观光客

明记每晚六点出摊,从出摊开始排队的人就没少过,咔嚓咔嚓的剪刀声也没停过。看着老板把煮好的牛杂从热腾腾的锅中捞出,再用专门的剪刀娴熟地把牛杂剪成小块,这个短暂的等待过程让人的心跳和剪刀一样快。

澳门24小食,只能想到蛋挞和肉脯的都是观光客

和其它地方的牛杂比较起来,明记的牛杂更入味,卤味更香。吃的时候一定要软的、粉的、滑的、爽的,各种部位的杂都来一点,牛膀多几块,蒜蓉辣椒酱双倍。吃完嘴巴粘粘的,应该是牛筋、牛腩的胶质精华融入了牛杂汤里。啊~舍不得擦嘴巴。

澳门24小食,只能想到蛋挞和肉脯的都是观光客

06 / 冯记猪脚姜

花王堂区飞能便度街街市熟食档(近三盏灯)

在澳门,除了新马路附近及官也街外,三盏灯也是个极富情怀的美食圣地。由于历史原因,这里汇聚了许多东南亚美食,成为澳门著名的东南亚美食区,雅馨缅甸餐厅等20多家东南亚美食小店基本上都在这片。

澳门24小食,只能想到蛋挞和肉脯的都是观光客

但澳门本地居民来这里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它的平实与“街坊味道”,无论是瓜果菜蔬、肉食鱼鲜,还是衣履鞋袜、饰物精品,通通价格亲民。所以即使几十年过去,老旧的街区依旧拥有迷人的烟火气。

澳门24小食,只能想到蛋挞和肉脯的都是观光客

冯记猪脚姜就是三盏灯市场边上的一家档口,虽然猪脚姜是广东美食,但在澳门很有名,周围的街坊邻居都会过来打包一碗带走,满满一碗才45mop,有猪脚、猪耳朵、大肠、鸡蛋等等,用料很丰富。

澳门24小食,只能想到蛋挞和肉脯的都是观光客

由于档口很小,所以猪脚姜所有的精华都浓缩在那一口小锅里,站在两米外都能看见锅里翻滚的老汤。

汤底由黑醋、白醋和甜醋小火慢炖,不添加任何水分,慢慢熬制而成,猪脚炖得软烂入味,汤汁浓稠,姜醋味十足,满满的胶原蛋白,难怪是女人坐月子时候的补品,不过作为让人忍不住多吃几口的小吃也太罪恶了吧~

澳门24小食,只能想到蛋挞和肉脯的都是观光客

07 / 安德鲁饼店

路环市中心挞沙街1号

现在在澳门能吃到安德鲁蛋挞的地方多了,但始终是路环小渔村那家老店的味道最好。

澳门24小食,只能想到蛋挞和肉脯的都是观光客

酥饼坐了13站公交车去路环,刚下车还隔着一条马路就被刚出炉的蛋挞香气牵着鼻子走。老店很小,一面墙是烤箱,一面墙是冰柜和货架,除了蛋挞还有各式面包和甜品,每样看起来其实都不输蛋挞。

澳门24小食,只能想到蛋挞和肉脯的都是观光客

我去的时候人很少,很幸运等到了刚出炉的蛋挞,新鲜出炉的蛋挞,保持着最完美的热度和松软,一层一层又一层裹起来的酥皮承托那颤抖的、胀胖的、饱满的、活活地晃荡,但又永远险险不敢泄漏的黄油蛋汁,凝成微凸的小丘。每一摇动都诱惑着人张开嘴咬下去。

澳门24小食,只能想到蛋挞和肉脯的都是观光客

第一口的蛋挞滋味最香甜,咬下去,酥皮松化,好担心下一口会掉渣渣,挞心滑溜,蛋浆鲜甜,几乎入口即化。尽管舌头被烫着,还是心满意足地露出微笑。那一刻的幸福,就像在最后一分钟赶到了公司,打完卡。

澳门24小食,只能想到蛋挞和肉脯的都是观光客

08 / 洪馨椰子

新马路果栏街14号

洪馨椰子是澳门仅存的两家百年椰子老店,所在的果栏街曾是澳门最风光的街道之一,直到现在还有一些老字号屹立不倒,虽然和大三巴一街之隔,却闹钟取静。跟本地路人说要去吃椰子雪糕,他们都知道指的是这家。

澳门24小食,只能想到蛋挞和肉脯的都是观光客

澳门人相信椰子能给婚嫁带来喜气,正所谓“有爷有子”,寓意着新郎官入门达成三代同堂。

洪馨已经有百年历史了,是家庭作坊,所以每一步都是老板亲力亲为,坚持使用马来西亚椰子做传统手工雪糕,然后装在老式的杯子里卖,没有添加没有商标也没有广告,全靠三代人的手艺赢得的口碑。

酥饼去的时候阿公正在给大门挂锁,看见我走到门口,阿婆让阿公把门帘又卷了上去,给我拿了一盒雪糕,然后再把门帘放下来,本来想凉爽一下却被阿公阿婆给暖到了。

澳门24小食,只能想到蛋挞和肉脯的都是观光客

雪糕是每天手工现做的,挖起来软绵绵的,没有神乎其神的好吃,就是把椰子本椰转化到了冰淇淋的口感,每一口都是浓浓的椰子味儿,果实的口感更重,完全没有奶油的甜腻,只要吃一口就会爱上这股天然的味道!

澳门24小食,只能想到蛋挞和肉脯的都是观光客

09 / 杏香园雪糕甜品屋

清平直街13号

蔡澜先生说,不管吃多少东西,总要有一个胃是留给甜品的,说着这句话的时候他就走到了杏香园门口。

澳门24小食,只能想到蛋挞和肉脯的都是观光客

澳门的老店就是这样,小小的一间,很家常,很良心,只管坐下来细细品味就好。杏香园的装修港味十足,食材都是店里的阿公阿婆人工剥壳,酥饼进去的时候刚好看见阿婆坐在桌子边剥杏仁。

澳门24小食,只能想到蛋挞和肉脯的都是观光客

店里的糖水有很多种,分为12大类,总共60多款,讲真,看完菜单每款都想吃。但招牌是蛋白椰汁杏仁茶和马蹄莎。手工磨的马蹄莎浓度很高,细腻绵柔,入口即化,还可以加雪糕、芒果或者龙眼。

酥饼最爱马蹄莎里面的白果,煮的软硬刚好,咬开后才会有点糯糯的感觉,而且带着淡淡的清香。不管吃多少东西,慢悠悠吃完一碗凉凉的马蹄莎都觉得舒畅。

澳门24小食,只能想到蛋挞和肉脯的都是观光客澳门24小食,只能想到蛋挞和肉脯的都是观光客

以上!

当你决定要去探索一座城市的时候,总有非常多的理由,而「为了吃」大概是最充分的理由之一了。

澳门的生活节奏很慢,坐在茶餐厅里不知不觉就跟着阿公阿婆翻报纸的速度慢了下来,每天都在和时间赛跑的你,不妨找个周末来澳门,暂时忘掉工作、生活的烦恼,此时此刻只专注在一碗云吞面、一个鱼扒包、一杯瓦煲咖啡···

当然,除了吃,你还可以找到很多去澳门的理由,比如笨猪跳?绝无冷场的演出?仮面超人特展?来KLOOK APP找到更多理由吧!

KLOOK活动!今日0元体验

参加方式只需要在本篇文章下留言参与话题讨论即可,我们将在留言中随机挑选1位免费体验KLOOK官网上的活动次日公布获奖名单(活动优惠码有1年的有效兑换期)。

本期讨论话题为

你推荐的澳门美食是...?

活动奖品范围囊括整个KLOOK官网上的所有产品,2000多个国家及地区的四万余种目的地玩法与服务!本期赠送的活动是...

澳门塔精美茶点伴天际美景(原价 167元) 一边吃一边被楼上玩笨猪跳突然跳下来的身影吓到,也算是很有澳门特色的活动了。

澳门24小食,只能想到蛋挞和肉脯的都是观光客

KLOOK客路旅行出品 | 作者 酥饼

“跟着我们玩点不一样的”

澳门24小食,只能想到蛋挞和肉脯的都是观光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