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岁深圳再出发:奋进新时代,走在最前列!(文末有彩蛋)

40年沧桑巨变

40载沧海桑田

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

今天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8周年

38岁深圳再出发:奋进新时代,走在最前列!(文末有彩蛋)

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牢记使命,砥砺前行。40年来,改革开放,春风化雨,改变了中国,影响世界惠及世界。作为首批经济特区之一,深圳也走出了一条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路,书写了一部可歌可泣的改革开放史。

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

奋进新时代,走在最前列。新时代,要展现新作为干出新业绩,最根本的还是要靠改革开放。

要在构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上走在全国前列。

经济特区不仅要继续办下去,而且要办得更好、办出水平。经济特区要成为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改革开放的试验平台、改革开放的开拓者、改革开放的实干家。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与对广东、深圳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一脉相承,赋予了新时代经济特区新的战略定位,宣示了深圳改革开放迎来又一个明媚的春天。

改革开放再出发,开创工作新局面。打造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新标杆,形成更高层次改革开放新格局。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深圳,以敢为天下先的锐气,勇当尖兵、再创新局,以“走在最前列”标准,拿出特区新担当、勇担特区新使命、体现特区新作为、作出特区新贡献,继续擦亮经济特区这块“金字招牌”,以三步走的战略步骤,勇当冲向“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尖兵”。

38岁深圳再出发:奋进新时代,走在最前列!(文末有彩蛋)

加快经济发展“三大变革”

在构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上走在最前列

一份优秀的“中期成绩单”,体现出深圳质量型增长特征更加凸显。上半年,深圳经济保持稳中有进、稳中向好。

初步核算并经广东省统计局核定,深圳全市上半年生产总值11009.3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8.0%。主要经济指标表现良好,先进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分别增长10.7%和9.9%,分别快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3.3个和2.5个百分点;财政金融形势良好,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997.91亿元,增长8.2%;各行业新增企业增速均超过20%……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

年初召开的深圳市委六届九次全会,确立了率先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区、奋力向竞争力影响力卓著的创新引领型全球城市迈进的工作目标。

“要把走在最前列、勇当尖兵作为不懈追求。”近期召开的市委六届十次全会上,市委书记王伟中旗帜鲜明地提出,要把“率先突破、做得更好”作为目标要求,以新担当新作为不断开创深圳工作新局面。这是踏上新征程、肩负新使命的深圳经济特区,为未来30年擘画的新愿景。

回顾38年前,深圳经济特区初建,靠改革开放“杀出一条血路”。今天,深圳仍然要坚定不移走改革开放之路,方能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时代。

“面对新使命新要求,我们决不能满足于交合格答卷,而是必须旗帜鲜明交出优异答卷。”王伟中强调,“决不能按部就班、甘于平庸,而是必须旗帜鲜明走在最前列、勇当尖兵!”

深圳市委清晰研判深圳自身资源禀赋与全球发展大势,响亮提出以经济密度论英雄、以发展效益论英雄、以环境质量论英雄。

只争朝夕创新局,改革开放再出发。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深圳改革实招频出,落子如飞。

紧握加大营商环境改革力度的“牛鼻子”,深圳今年全面发力9大类、52项重点改革任务。“营商环境改革20条”“实体经济降成本28条”等系列改革政策纷至沓来;发布300项“不见面审批”事项,实现“办事零跑腿”;发布300项“全城通办”事项,实现“企业办事不出区、市民办事不出街”。

“深圳90”改革措施实施,将建设项目审批时限压缩三分之二;加快推进“30证合一”,继续在商事登记制度改革上实现突破;出台深化住房制度改革意见,积极启动“二次房改”;出台加快高新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决定,更好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加快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今年,深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攻坚将取得决定性成果。3月,深圳启动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进程。按照相关规划,到2020年深圳将达成第一步发展目标,届时,全市经济、社会与环境可持续发展质量将达国内领先水平。

标准先行,质量第一。

今年,深圳将出台全市“标准+”战略实施方案,推动打造与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标准体系,使“深圳出品”成为高质量、高品质、高信誉的代名词。

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持续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深圳正抓紧制定实施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实施办法和绿色发展绩效评价体系,研究推广盐田区GEP核算机制,强化绿色发展激励和责任追究,用最严制度保障绿色发展。

“作为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深圳通过政府创新和市场创新的有机结合,创新体制机制,打造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必将创新供给、创造经济新动力,为构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提供有力保障,从而产生积极和深远的影响。”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李义平如是评价。

推动营商环境跻身全球前列、供给体系质量大幅跃升、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全面形成、区域协调发展格局更加巩固。深圳,加快构建体制机制创新的重要先行地。

38岁深圳再出发:奋进新时代,走在最前列!(文末有彩蛋)

瞄准高端高新向上突围

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上走在最前列

走在最前列、勇当尖兵。

改革开放40年尤其是进入新时代以来,深圳经济特区在着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上,始终保持卓识远见、超前眼光,始终主动作为、赢得先机。

在深圳,战略性新兴产业挑起了“大梁”,就是鲜明的例证。近年来,为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深圳主动谋划,抢占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制高点,着力培育新经济新动能,努力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跨越式攀升。

市委六届十次全会明确提出,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上率先突破、做得更好,形成具有世界级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要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作为重中之重。

从优必选机器人的走红,到柔宇柔性显示技术的市场突破,再到大疆无人机走出国门……作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深圳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呈现集约成长、生机盎然的景象,一个个制造业的“先进集群”正在这里崛起。

“新”字当头更见后劲。深圳市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内,全市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达4146.04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8.3%,高于GDP增速,占全市GDP比重近四成。

“深圳要率先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市长陈如桂表示,要在高科技、引领型产业发展上下功夫,在前沿技术上求突破。

改革开放以来,深圳经过不懈努力,构建起“四个为主”的现代产业体系,即全市产业以高新技术、金融、物流、文化“四大支柱”产业为主,经济增量以新兴产业为主,工业以先进制造业为主,三产以现代服务业为主,成为国内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最大、集聚性最强的城市之一。

科技创新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战略支撑,作为一座创新型的城市,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过程中,深圳始终坚持把创新作为城市发展的主导战略,以创新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这些年,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成为全国的一面旗帜,要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做好新时代的深圳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注入了强大动力。

“要始终把创新作为城市发展主导战略。”王伟中强调,要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全过程创新生态链,依法实施最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打造可持续发展的全球创新创意之都。

深圳市委高度重视,为持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市委六届十次全会审议通过了了《关于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加快高新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更好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明确提出实施七大工程,分三阶段实现科技创新主要目标,到2035年跻身世界创新型城市先进行列。

《决定》对如何把高新技术产业旗帜举得更高进行“破题”,明确加快高新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更好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的时间表、施工图、任务书,使深圳“在‘四个走在全国前列’上走在最前列,勇当尖兵、再创新局,率先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区”成为全市上下的共同意志、共同目标、共同行动。

今年上半年,肿瘤化学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鹏城实验室、第三代半导体研究院等重大科研机构纷纷建立,深圳湾硅谷科技创新中心成立,新增市级以上创新载体73家……

首期50亿元天使投资引到基金投入运营,获批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创建市,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补偿基金启动运行,深化科技评审制度改革,在全国率先实施国内外同行专家主审制……

国之重器的深圳国家基因库,多项指标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华大基因自主研发的基因测序仪,打破国外垄断,推动基因科技走入寻常百姓家;柔宇科技研发厚度仅0.01毫米、全球最薄彩色柔性显示屏;比亚迪电动车穿梭在世界200多个城市;大疆创新不断推陈出新的民用无人机;世界首款人工智能手机芯片……

“创新血液”源源不断的输入,为城市注入新的活力,也激励后来者,加入迎接未来的行列。

良好的市场和政策环境,推动深圳加快产业链再造和价值链提升,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更趋完善。

目前,按照建设全国首批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的要求,深圳全面梳理了全市进口重要设备和关键零部件情况,实施芯片、医疗器械等12项核心重点技术攻关。对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耐得住性子、舍得投入。今年市财政科技资金翻了一番,新增经费都投向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上半年,全市新引进和新增全职院士9名、总数达到38名,新认定高层次人才1301人。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动深圳制造向深圳创造、深圳速度向深圳质量、深圳产品向深圳品牌转变。深圳,正向着打造全球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重要聚集区加速迈进。

38岁深圳再出发:奋进新时代,走在最前列!(文末有彩蛋)

携手周边城市共建大湾区“核心引擎”

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上走在最前列

一桥架三地,碧海变通途。

伶仃洋上,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整装待“通”。这个集三地之力、融三地之智、便三地之民的“超级工程”,极大地缩短了港珠澳三地间距离,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代表性工程,是连接湾区东西两岸的重要枢纽。

大学是城市的灵魂。

神仙湖畔,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开学在即。校长徐扬生欣喜地看到,香港中文大学这颗种子,已然在深圳“土壤”中结出了丰硕成果。虽然本科招生工作仅开展5年,但港中大(深圳)已连续3年成为广东省内院校中录取分数最高的大学,生源质量节节攀升。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高等教育创新合作之外,建设“广州-深圳-香港-澳门”科技创新走廊、打造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9月23日将开通广深港高铁香港段,今年底开通莲塘/香园围口岸,未来大湾区建成“一小时城轨交通圈”……

作为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国家战略,在中国发展迈入新时代的宏大背景下,《深化粤港澳合作 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签署一年多来,大湾区建设的美好愿景正在一步步变成现实。

开创融合新格局,探索发展新路径。

构建高层对话机制,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在深挂牌,在落马洲河套地区规划3.8平方公里共建深港科技创新特别合作区,“深港创新圈”项目资金实现“一地申请、跨境使用”,率先试行港澳人士免办就业证等便利措施……

改革开放40年尤其是进入新时代以来,深港合作驶入“快车道”,合作的领域不断扩大,合作的吸引力不断增强,合作的层次不断深化。

资源共享,合作共赢。

“深圳要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要机遇,努力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王伟中强调,粤港澳大湾区是新时代我国深化改革开放的重大战略举措,深圳要携手周边城市,共建大湾区“核心引擎”和“一带一路”战略支点。

把大湾区建设作为改革开放的“二次创业”!

为加快建设富有活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做出经济特区新贡献!

依托香港、服务内地、面向世界。

作为大湾区的重要城市,深圳加快把前海建成粤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区。投资便利化、贸易便利化、金融开放创新、事中事后监管、法治创新、人才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出台支持前海开发开放若干措施,推动前海总体发展规划修编,深化自贸片区投资和贸易便利化改革,落实前海深化深港金融合作政策,探索开展金融综合监管试点,建设粤港澳青年创业区……

系列改革开放举措和实招,加速推进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前海蛇口自贸片区开发开放和建设发展提速提效。上半年先后封顶的华润T1、卓越T1 两栋300米高办公楼再次刷新前海天际线新高度,前海基金小镇已具备入驻使用条件。

前海管理局有关负责人表示,1-8月份,前海在建施工项目已近80个,部分项目按计划实现了里程碑节点目标,新注册港资企业1828家,7项改革入选全国自贸区改革试点经验。

依托国家技术转移南方中心等平台,推动港澳重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升级改造现有口岸,推动实行更加便利通关举措;落实国家有关政策措施,便利港澳居民在深发展;探索和加强三地在科技创新、现代服务业、青年创新创业、特色金融、文化创意、智慧城市等领域合作,更好落实国家“一国两制”基本方针,坚守“一国”之本,善用“两制”之利,深化深港澳更紧密更务实合作,促进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为深港澳三地人民谋福祉。

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专题会议圆满举办,国际客运通航城市达到40个,“朋友圈”扩大到遍布全球55个国家(地区)的85个国际友城,加快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完善企业“走出去”服务支持体系,加强盐田中欧班列建设,推动中国·越南(深圳—海防)经贸合作区、中白物流园运营……

以全球为坐标,在世界谋开放。

积极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率先形成海陆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构建开放层次更高、辐射作用更强的全面开放高地,加快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开放的深圳,与世界没有距离。

38岁深圳再出发:奋进新时代,走在最前列!(文末有彩蛋)

来了就是深圳人

在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上走在最前列

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白鹭展翅、游人如织。

夏日的深圳湾畔,宛如一幅充满诗情画意的山水画。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绿水青山就是最普惠的民生。

几年前因水质恶化成为市民吐槽热点的深圳湾,如今已成为深圳的一张生态名片,是观察深圳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的一面镜子。

仅仅在2017年一年,深圳就投入200多亿元,新增污水管网2009公里,同时全面推行市、区、街道、社区四级河长制,共有754名领导干部担任河长。为有力配合“河长制”,促进“河长治”,民间河长应运而生,共产生702名志愿者河长、10万名“河小二”。这一年,深圳消除黑臭水体53条。

“来了就是深圳人,来了就做志愿者。”

这座诞生了内地第一个义工组织的城市,如今已成为一座拥有注册志愿者超过158万人的爱心之城,“红马甲”活跃在共建共治的各条战线。

从我为改革建言,到居民议事会,深圳市民被赋予越来越多的“话事权”。

自2015年起,市、区两级财政每年给每个社区拨付200万元的专项经费,用于解决社区的民生微实事,从项目的选择到实施效果的监督,社区居民都是评委和裁判。三年多来,全市民生微实事财政资金累计投入30余亿元,在全市600多个社区实施3万多个项目,从速化解了一大批民生痛点难点。

作为一座人口严重倒挂的超大城市、移民之城,深圳将共建共治共享的重点放在基层、放在党建。

2015年以来,深圳先后出台了《关于推进社区党建标准化建设的意见》《关于推进城市基层党建“标准+”模式的意见》《中国共产党深圳市社区委员会工作规则(试行)》,构建党建共同体,不断强化社区党委在基层治理中的战斗堡垒作用。

日前,《中国共产党深圳市街道工作委员会工作规则(试行)》等5部深圳史上首批党内法规正式出台实施。法规聚焦街道、社区、社会组织等基层党建和作风建设。作为全国7个党内法规制定试点城市之一,深圳是出台法规数量最多、基层党建领域法规覆盖最全面、体系最完整的城市之一。

“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长远之策、根本之策。”市委办公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对于提高我们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意义重大。

共建共治共享,法治是保障。

进入新时代,深圳旗帜鲜明提出建设法治中国示范城市,出台实施了加快建设一流法治城市的“1+6”方案,着力把国家赋予前海深港合作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示范区建设任务扩大到全市,在法治轨道上统筹社会力量、平衡社会利益、调节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以良法促发展、保善治,让法治的阳光照耀、温暖每一个人。

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市民群众最受益。

2012年至2017年,深圳市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如芝麻开花节节高,市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4万元增至5.29万元,千人学位由104个增至117个,千人床位由2.65张增至3.52张,110接报总警情量持续下降。今年的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集中力量补齐民生短板,加快提升民生事业发展水平,教育、医疗财政支出分别增长25%和23%。

建设全球区域文化中心城市、全国高等教育高地、全国重要医疗中心和法治中国示范城市。深圳,朝着最安全稳定 、最公平公正、法治环境最好的城市之一,昂首阔步,加速迈进。

38岁深圳再出发:奋进新时代,走在最前列!(文末有彩蛋)

38岁深圳再出发:奋进新时代,走在最前列!(文末有彩蛋)

不断巩固党在特区各项事业中的领导核心地位,让鲜红的党旗在特区高高飘扬,是深圳过去取得辉煌成就的根本经验,是深圳新时代走在最前列、新征程勇当尖兵的根本保证,是深圳努力打造向世界彰显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纯洁性“精彩样本”的根本动力。

走在最前列、勇当尖兵。

按照中央和省、市部署,深圳在打好“三大攻坚战”上全面发力。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深圳始终以“第一梯队”的锐气,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区,确保到2020年基本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高质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到2035年,建成可持续发展的全球创新创意之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建成代表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国家经济特区,成为竞争力影响力卓著的创新引领型全球城市。

新时代再出发,新征程再奋进。

深圳是广东的深圳、全国的深圳。办得越好、发展得越快,对全国全省贡献越大。进入新时代,要发挥核心引擎功能、强化引领带动作用,深圳的使命更重、责任更大、要求更高。

俱怀逸兴壮思飞。

奋楫争先、破浪前行。

奋力走好新时代长征路,深圳以新担当争做驶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光辉彼岸的尖兵,以新作为开启新征程,以新业绩续写改革发展的新篇章,旗帜鲜明地走在最前列、勇当尖兵,努力打造向世界展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最佳示范”,向党和人民交出优异答卷!

过生日怎么少得了生日贺卡!

叮咚

深圳38岁生日定制贺卡上线啦!

快打开链接

http://static.scms.sztv.com.cn/ymq_h5/2018hd/sz_38/index.html?t=2027&from=groupmessage&isappinstalled=0

定制属于你的专属贺卡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